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特色"的道路和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这一"特色"的道路和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实践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坚定不移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核心人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脉相承的思想路线,面向世界的开放眼光,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等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又是一系列概念演变的逻辑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考察其概念演变的过程,可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产生的逻辑必然性,可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是全面发展的文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和建设实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定位,对于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一概拒绝构建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统一是内在的、有机的统一,统一的基础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高度统一,是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军事法官的职务责任是我国立法机关为军事法官设置的非遵行不可的权利和自由的边界,是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对其理论的研究,应把内涵、目的、构成、特征等作为起点。内涵是指军事法官在军事审判活动和赋予的其他活动中所承办的事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法律在军事领域的实现;实现军事司法价值的均衡;完成军事司法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它由职务责任主体、职务行为和责任三部分构成。内容包括一般职务责任和特殊职务责任。显示出行为主体单一性、职务行为内容的特定性、责任后果的多样性、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