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霜  杜维彦 《学理论》2012,(22):226-227
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行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邸灿 《学理论》2015,(3):251-252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提出了构建以微博、微信为主要平台的"微生活"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一新概念。通过发挥微博、微信"短、平、快"的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大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熊荣伍 《学理论》2010,(13):212-213
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利于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纪念活动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指向性,是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良性互动的有效形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蕴涵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独特方式。借助纪念活动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应着力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强化师生文化认同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用"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明确"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选择合理的路径深入推进"中国梦"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大学生追逐"中国梦"成为自觉的价值追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是重要之务、经常之务、长期之务。近年,西北师范大学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4)
教育部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当今时代发展变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新特点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设计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十分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探索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承载者民族兴衰重要责任的社会群体,理解其思想特点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从道德观、政治观、价值观、消费观四个方面来探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结合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变化因素,探寻积极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0)
在当前物质飞速发展,人们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落地生根回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梳理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可以分为老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目的三个方面。老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为道法自然、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观、人生观和修身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圣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映衬下,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暴露越来越多的弊端。如何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索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要想做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学生人格成长和身心全面发展需要之实际,尽可能有效地发挥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和保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此,提出对策如下: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6)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去。在此基础上,高校管理工作应综合运用多领域学科知识体系,充分结合大学生自身体现出的主体性,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和当代时代发展的特点融会贯通,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2)
大庆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是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庆石油工人在国家比较落后的时候、在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精神的高度评价。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责任,部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扭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大庆精神教育,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浅析“90后”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勇 《学理论》2011,(3):233-234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面对"90后"所处的新时代,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余慧芬 《学理论》2009,(29):184-185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入,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病,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侃侃 《学理论》2010,(16):264-265
当代大学生因经济多样性带来的思想复杂化、文化冲击性带来的政治模糊化和因个案影响性带来的心理抵触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带来了边际递减性,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大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学习、生活、工作三个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争取刚性与柔性并举,显性与隐性并重,才能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的首要问题。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并注重实效,善于利于网络资源,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崔世莹 《学理论》2011,(14):225-226
工作方法的艺术性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教育内容、过程、形式、方法和手段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角度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论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还是对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徐瑶  李朗 《学理论》2013,(15):386-38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呈现出"意见领袖"主导、向"用户时代"迈进、拟态环境特征显著等态势,并呈现普及性、日常性、便利性等特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研究,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能密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杨茜 《理论视野》2013,(9):74-76
紧贴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按照思想教育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时代特色,进一步改善教育方法和提升教育效果,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