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晓燕 《法制与社会》2012,(27):118-119
随着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社会对于公共事务的认知在在加强,对公共事务及社会事务的参与感也随之加强,民众要求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的意愿也越发迫切.司法权作为公共权力的一种,成为了社会公众对之进行监督的重要对象.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了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社会公众对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和关注的重要媒介.民事案件尤其是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媒体对案件的审理过程及审判结果有着极大的兴趣.媒体报道与民事审判就本质来讲,其价值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的实现,所以媒体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事审判,对审判过程的透明性及审判结果的公正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媒体审判自身具有的特定及运作方式,加之对大众媒体监督司法审判的立法缺失,实践中媒体在司法活动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审判公正与中立.本文从媒体报道与民事审判的关系及媒体审判的功能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司法活动和媒体表达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个面相。司法权可以裁处媒体的行为,媒体的刑事责任源于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冲突,民事责任源于言论自由与公民私权的矛盾。媒体可以监督司法权,媒体与司法的冲突表现为言论自由与独立公正审判的矛盾。媒体与司法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两者的合理要么维持原有社会秩序,要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任何权力的行使都需一定的监督,司法权作为公权力的一种,自然需要监督,媒体对司法审判的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媒体自身的原因,媒体监督的不正当行使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独立和公正,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实现司法审判与媒体监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张鸣飞 《法制与社会》2011,(28):137-137
新闻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利用媒介传播资源,对司法案件审理进行主观式的判断,是影响和妨碍司法公正的不良行为,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司法工作需要社会舆论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但是新闻司法监督绝不等同于新闻审判。本文从分析新闻审判的基本特点入手,着重研究新闻审判行为出现的原因,同时就如何有效防范新闻审判行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少年审判中践行能动司法不仅能够教育、感化和挽救少年,也是关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詹红荔在少年审判过程中,扩展庭前准备工作,庭中扎实做好判决活动,庭后发挥主动性拓展司法服务领域,形成了符合少年审判工作的"三三九不"能动司法工作实践。进一步学习和借鉴詹红荔的能动司法实践,能为少年审判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司法权区别于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最本质特点是强调法官依据法律独立审判,不受任何的干涉.公正审判的核心乃是强调法官中立,无论法官在职务内、外从事活动时,都必须保持对其独立性的信赖不受损害,法官应该承担比其他公务员更高标准的司法伦理.  相似文献   

7.
司法监督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目标的积极迈进,诉至人民法院的各类案件明显增加,人民法院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来自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监督对人民法院公正执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改革和完善对法院审判的监督机制,也成为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少人认为,要解决当前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问题,应该加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我国当前存在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的监督、检察院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等多种监督机制。各式各样的监督对法院审判到底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助于司法公正?对法院审判监督机制是否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正是任何国家司法制度所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在我国要求司法公正的呼声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回应。作为保障司法公正的举措之一,法院系统着力对法律已有规定的审判公开原则予以落实,以强化公民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作用。公民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是以外力医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权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9.
刘茜  苏坤明 《法律适用》2012,(12):18-21
一、舆论审判:过度的监督和危害(一)定义学界将这种舆论监督侵害司法权的现象形象地称之为"舆论审判",又叫"新闻审判"、"传媒审判"、"媒介审判"。它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作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事案件通过媒体的报导被我们所熟知,正如很多轰动一时的案件一样,很多正在发生的一些敏感的案件已经不仅仅是被法律界的专家所关注,更多的普通大众也通过传媒的推动关注着案件的动态,可以说,一方面,传媒对我们司法审判的公开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另一方面,随着传媒报导力量的扩大化,一些案件的审判受到传媒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近几年来,关于中国司法独立性的思考以及关于传媒报导在我国司法发展中的作用被人们广泛的讨论起来,本文正是从司法与传媒的关系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司法独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钱弘道  姜斌 《政法论坛》2013,(4):121-128
当前我国法院系统进行的司法公开化改革将司法公开的主旨定位为对法院的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地方法院在改革措施上将公众和司法权的主要关系局限为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通过两个模型可以说明公众、媒体与司法权的正向关系。第一个模型通过诉讼活动对当事人声誉的影响,分析司法公开如何通过"信号"机制提高法院判决执行力;第二个模型从"公众强制机制"出发,分析司法公开对于法院与行政机关在权力博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模型说明,在强调公众和媒体对法院活动进行监督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公众、传媒对司法权的强化作用,当前司法公开改革从理念到具体措施尚需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2.
论审判过程中的传媒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过程中传媒活动的特点是 ,一方面公开审判原则与舆论监督、言论出版自由等相一致 ,一方面传媒在该领域的活动极易伤及审判权这一国家权力的行使 ,也可能侵犯当事人的私法权益。另外 ,这一领域的传媒活动因受审判权的制约 ,其活动比较困难 ,也影响了监督作用的发挥 ,因此 ,须对该领域传媒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予以明确 ,以保障国家权力和公民宪法权利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行政审判中司法机关"参照"规章,一般被理解为行政审判中司法机关可以适用规章,也可以不适用规章.笔者认为"参照"应该理解为司法权选择适用规范性文件及条文这一司法权内在机理之外的二次选择,即需要从司法审查、行政法治、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等角度出发,再次对规章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14.
审判独立又称为"司法独立",在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相分离,司法系统内部的独立及法官独立审判。本文重点从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构建精英化的法官队伍以及改变法官考核制度等方面探讨法官独立审判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从以审判为中心的视角审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监察机关调查活动中的刑事调查部分,与刑事诉讼程序具有密切联系,为以审判为中心的视角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正当性基础。从以审判为中心在证据规则方面的要求考察监察机关调查活动中司法审判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调查活动的法律规制存在问题;以以审判为中心对诉讼职能的影响为工具,可以发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面临司法审查原则的贯彻、职务犯罪侦查权的配置、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辩护律师的参与等多方面的挑战;诉讼主体的权力配置,则体现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带来的深层次问题。国家监察制度的未来完善之路,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课题。  相似文献   

16.
钱锋 《人民司法》2012,(13):28-30
审判管理不仅是法院的一种管理活动,因其可量化、可比较等特征,也与司法政绩密切相关,可以认为审判管理理念是司法政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在审判管理活动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司法政绩观,加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刑事诉讼活动从实证上接近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活动,检察机关的公诉权从总体看属于混合型的法律监督,其监督性具体表现在审查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起诉、公诉变更、出庭支持公诉和刑事抗诉权等每一个环节。所以,公诉权也就成为了一种监督权。这种监督权可以和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形成兼容、交叉的权力结构。设计合理的法律监督权不会损害控辩平等和法院的审判权威。  相似文献   

18.
审判管理,就是人民法院通过组织、领导、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等方法,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司法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结合日照中院的审判管理实践,笔者认为,审判管理应着重在质效评估、质量监督、绩效考评、流程管理、层级管理、信息保障“六大体系”上下工夫、作文章。  相似文献   

19.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追求,法治是实现人类社会公正的最佳方式,而法院超然的地位,高度的司法权威,是法治的核心内容,法官作为司法公正的主体,对司法公正的实现,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平、公正、独立、中立等现代司法理念的确立,审判独立的话题越来越被提到更高的高度。根据现代的司法理念及我国现行的司法活动尤其是审判活动的实践,笔者拟就审判独立的科学内涵、监督保障等基本理论问题,联系我国审判独立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能真正的在我国实现审判独立的这一课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吴成才 《法制与社会》2012,(35):104-10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治的进步,社会舆论对司法实践活动和刑事量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给广大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制定刑事裁量时,既要坚持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又要兼顾舆论的社会影响,更要避免社会舆论的非理性观念对量刑的影响。在审判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把量刑的基本原则和社会舆论的因素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作出公正、公平的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