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的,关键在于实现了一场人学范式革命从抽象人学转向了现实人学.这场范式革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逻辑起点上,从传统人学的"抽象的人"转向了"现实的人";在理论基础上,从传统人学的"唯心史观"转向了"唯物史观";在人的价值上,从传统人学的"人是目的"转向了"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在人的本质上,从传统人学的"抽象本质"转向了"现实本质";在目标取向上,从传统人学的抽象发展观转向了自由全面的现实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人学的总体图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就是终结了无视现实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人、并具有抽象思辨色彩的传统本体论哲学,把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确定为新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把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作为新哲学的主题,把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新哲学的价值目标。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予以宏观总体的把握,完整揭示和阐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研究方法、核心线索和理论框架,以深入厘清马克思所开辟的人学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就是终结了无视现实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人、并具有抽象思辨色彩的传统本体论哲学,把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确定为新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把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作为新哲学的主题,把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新哲学的价值目标.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予以宏观总体的把握,完整揭示和阐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研究方法、核心线索和理论框架,以深入厘清马克思所开辟的人学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发展观结合中国实际与现代化建设,阐述了关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问题。邓小平发展观蕴涵和渗透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和人学理念,它是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抓住邓小平发展观中致力于人的现实解放与发展这一核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理论开辟坦途。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研究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学问。要想弄清哲学,就必须对现实的人进行研究,马克思曾说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这一观点体现着实践唯物主义的光辉思想,本文拟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进行研究,着重研究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形成过程、深刻意蕴和伟大意义,并试图探讨对中国和世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理论阐发中国梦的核心“以人为本”;再次,阐述中国梦的主体以“现实的人”为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述中国梦的终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跨越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回归现实与现实趋向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较早明确提出人学辩证法的是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萨特所主张的“人学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及其人学辩证法毫无共同之处,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攻击是没有根据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来没有忘记人,它关于主客体的学说以及有关人学辩证法的思想是相当丰富的,对人的生存方式本性的哲学反思和辨证把握是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所以说,萨特的所谓“人学辨证法”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萨特对东欧机械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里面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并提出了人的存在与马克思辩证法这个重要问题,即所谓的人学辨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辨证法基础理论的关系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对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思想的关注和思考。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人学辩证法一词,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他的辩证法理论和其它著述中包含有深刻的的人学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于"存在论"的根基处发动了一场人学革命.在西方人学思想史上,实体本体论的僭妄已经成就了一种难以撼动的强大传统,西方传统人学因为本体论的错位而失去了深层的人学统帅根基,处于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悖论之中.费尔巴哈开启了感性直观本体论的新境界,但这只是实体本体论的内部颠覆与造反,是从理论人学的实体本体论阶段向实践人学的现代本体论阶段过渡的中介.实体本体论的彻底"崩塌"是在马克思开辟的"感性生活本体论"这一存在论的新境界中实现的."感性生活本体论"是一种新的理路和原则,它终结了实体本体论的强大传统,克服了实体本体论的困境与悖论,开辟了一条能够通达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命的存在论道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从人学这一独特视角解读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中,他从三个层面剖析了马克思的劳动理论。首先劳动是人的自我表现,其次劳动使人自己得到了发展,变成为人自身,最后劳动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和目的本身,也是一种享受。我们认为,在后现代语境下,弗洛姆的这种人学式解读为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崭新的视域,但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其仍然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大研究成果,但其发展至现代后陷入了理论困境,迫切需要找寻出路。而马克思人学源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并最终超越了它,是人本主义哲学摆脱困境的解药。马克思人学包含着深情的人文关怀,在其发展历程中,马克思注重探讨人的本质,强烈批判了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异化现象,在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的基础上,为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The rise of English capitalism is a very long historical course, during which the English revolution erupted in 1640 is a crux and critical point for the reflection on the rise of English capitalism. The British have been persistently seeking some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revolution and capitalism since the eruption of the British Revolution about three hundred years ago. The British people attained a set of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British Revolu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capitalism since the historical method of Marxism was introduced into Britai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terms of the hundreds of years exploration by the English, particularly the new left, holism becomes a basic view of reviewing the rise of English capitalism; the historical method of Marxism is a basic mean; the necessary breakthrough is that causes of the rise of capitalism are expanded from simple economic category to social category and 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connecting tradition with reality is the fundamental aim.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地阐释当代中国所发生的深刻历史变革,要求我们发扬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精神传统,保持现代性文明自身发展的生命张力,发挥国家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普遍权威,规约资本与劳动、文明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构建财产权保护与法治自由的制度体系,把握批判与建构的双重逻辑,保持历史与伦理的内在张力,这是推进中国道路的基础性工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以市场法则、资本逻辑与财产权表达的内在统一为核心内容的中国道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有生命力的哲学范式和阐释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成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并运用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实践。  相似文献   

14.
时间问题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伽达默尔吸收了西方时间观中关于充实的时间的思想,提炼出自己的瞬间概念。瞬间概念将流逝的时间因素转变为人的生命内涵,一方面为伽达默尔形成历史性观念奠定了思想基础,令伽达默尔得以阐述人的历史性连贯性与现实历史的非连贯性之间的张力关系,借助于历史性的连贯性建立现实历史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为新旧不同视域的融合提供了契机,令伽达默尔得以阐述现实历史中新时代与旧时代之间既断裂又融合的相互关系,表达自己侧重于连贯性而非断裂性的历史观。瞬间概念还同伽达默尔的历史间距、应用、效应史等观念水乳交融,为我们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总体思想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对象的统一中来规定和认识人性,所得出的是现实的人性,总体的人性,是随着历史发展和人的生存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人性。这种人性观认为,人性是自我的;人的需要就是人的自我性的证明。人性中的利己和利他的矛盾是人性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性的表现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取决于人生活的具体历史环境。马克思对人性的规定是人性观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关系范式",不以生产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脱离客观实际,陷入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法学幻想;新时期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范式"存在严重的逻辑混乱和内在矛盾;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式",应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为指导,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积极成果,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都能坚持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把握、运用党的建设规律,认真实践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科学总结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近代中国问题是资本全球空间扩张的结果,是对其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的验证。资本逻辑全球扩张开启世界历史的过程,也是它冲击落后国家 和民族的特权和等级逻辑、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贸易和战争是资本全球空间扩张的两大手段,战争可以为贸易开道,也会导致贸易停滞,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无论选取哪种手段,利润都是唯一目的。马克思、恩格斯起初用中国革命形容太平天国运动,后来将之仅看作起义,原因是只有顺应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全方位根本变革的运动才能称作革命,否则只是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在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和充分考虑中国独特境遇及中国人民战争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前景作出了科学预测。在他们看来,未来的中国必将走向一个更为进步的社会形态,且会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