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精神与和谐——基于精神动力学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精神动力学的层面考察,社会主义精神应该是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反相成,是以社会整体发展和文明全面进步为价值本位,目标是追求和谐。社会主义精神包含的元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追求社会财富公正占有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力倡民主与平等;发达生产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只有不断追求总体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精神,并且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代替总体的、不和谐的资本主义精神,完成文明历史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牢固树立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吸收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永远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朱厚敏 《求索》2023,(2):46-54
社会主义中国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其参照系之一是西方现代性文明。西方现代性文明是经由西方率先开启的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首个现代性文明,但“先发”并不意味着“唯一”,文明自身的历史运动规律与范式多样性赋予了现代性文明以多样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合理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的辩证法思考问题、制定方案、推动发展,从而规避西方现代性之觞,实现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依托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存在,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偏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后发性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全新的现代性文明,离不开西式现代性文明的参与和建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性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立足中国自身具体实际形成的现代化道路,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性文明,是现代性文明的中国样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整体图景涵盖中国和世界两个维度,其中国维度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所囊括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之综合,其世界维度表现为构建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  相似文献   

4.
对历史方位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前提。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成就;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胡锦涛进一步强调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乡风文明是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近年来,兖州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素质、和谐、创建“三大工程”为抓手,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乡风文明”这一主题,突出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文明乡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以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主旨的绿色浪潮席卷全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明理念——绿色文明理念。绿色文明理念不仅对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否定,而且也给社会主义文明提出了新的启示。绿色文明理念究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外在补充因素还是它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21世纪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解决。本文的意旨在于阐明作为绿色文明理念核心的绿色意识在21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绿色意识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论断。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实施生态文明新策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新方式,提出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思想、新策略是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石洁 《人大论坛》2006,(6):13-13
为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促进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5月16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了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创一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相似文献   

9.
韩文乾 《传承》2013,(1):14-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和决策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7,(10):31-31,34
今年以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紧紧抓住筹办奥运这一重要历史机遇.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重点。大力实施“五大文明行动”,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营造一流的人文奥运环境.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新的提升,较好地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了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刊评论员 《群众》2012,(12):28-2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布局就是路径,布局就是指向。有力实施“五位一体”战略,中国必定会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公共文明理论的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探讨,积极探索利用奥运机遇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努力寻求加强奥运软环境建设的理论支持,由中国伦理学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北京伦理学会协办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活动,  相似文献   

13.
龙兴海 《湖湘论坛》2010,23(4):34-36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在现阶段的体现与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体现人民利益要求的现实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目标的提出与确立,有广泛的党内共识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进一步的科学阐释与宣传,易于变为全体国民的共识,内化为国民的精神信仰和实践理性;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目标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联结起来予以宣传实施,能够占领世界精神文化高地,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世界影响,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结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构建和谐共进的企业发展环境,推进公司改革发展进程,公司党委对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做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单位党委高度重视,深入宣传,以“五个结合”,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让“知荣辱、树新风”成为广大职工的实际行动;要求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全体共产党员以身作射。做“知荣辱、树新风”的表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党的十七大报告则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海南从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开始,近十年的生态省建设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医疗、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人口236.69万人,占总人口的71.4%。  相似文献   

17.
以文明公民学校为阵地,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营造文明乡风,关键在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沾益县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作为落实乡风文明的主要内容来抓,依托支部党校、农民技校和党员活动中心,通过开办“三位一体”的文明公民学校这一主阵地,抓好群众的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基本保证,也必将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1、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总概括。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2、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把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并列为三大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它开辟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新境界,必将把整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7,(5):37-38
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和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深人开展“文明市民示范月”、“公民道德实践日”和道德评议等活动,积极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