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前些时上海6个地铁站试行分道安检(即大包必过安检,小包抽检)新政,有记者赴试点站作实地探访后报道说,多数人理解、赞同.个别也有不解、抱怨的。不解、抱怨什么?主要是携带大包者嫌麻烦,不约而同的话叫:“就怕是白检查,白辛苦。我看查来查去,没有查出一个坏人嘛。”这,是否有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之嫌呢?据《浦东时报》的通讯介绍,去年1月初至9月底,在沪轨交车站进站安检已查获各类违禁物品2.5万余件,岂可说“白检查、白辛苦”?而且,去年一年,本市轨交站点已查获400余名各类案犯,其中包括116名全国公安网络追逃人员,岂可说“没查出坏人”?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掉书袋的人,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学问大家,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仅仅有一种绝活,人们会称赞你心灵手巧,称呼你是能手巧匠,却不一定认为你很智慧。  相似文献   

3.
臣子 《治安》2003,(2):38-42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影。伴随着现代化疾进的步伐,摄影成像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如机关、机场、银行、商场、路桥等重要场所都有监控录像,将人们的一举一动记录在“案”。好人留下的是他们从容不迫的身影,而坏人则抹不掉他们可憎的面孔和可耻的行径。  相似文献   

4.
不知是坏人越来越笨了,还是钱越来越难弄了。反正从眼下的治安形势看,坏人有点急眼了。耍横斗狠、拦路劫财,这些古时候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使的蛮招,竟一下子都被人鼓捣起来,用得贼溜。飞车抢夺、持械抢劫,也就是眼前人们挂在嘴边说得着实邪乎的“两抢”。按说,社会演化到现今,有了新观念,有了新科技,攫财的道儿恐怕也越来越宽。耍拳动脚的活儿眼瞧着失传了,可竟不知何故一下子红火起来,就像吃惯了生猛海鲜的人们冷不丁喜欢上了农家菜一样,拦也拦不住。可能还是有人觉得祖上传的老办法使着顺手,不用动脑子,秃子头顶上的虱子明…  相似文献   

5.
杨起林 《前进》2001,(6):47-47
“为政者多,知政者少”,这恐怕是不争的历史经验之论。“为政”者未必真正“知政”。就是说,在其位者未必善谋其政。从历史看,也确实如此。然而,“为政”者却必须“知政”。只有“知政”才能“为政”,“有知”方可“有为”。否则,何以谈“为政”呢 ?“为政”乃万端中之首端,大事中之大事,关系国之命运,民之祸福。大到朝代更替、政权倾复,小到一地治乱、事业兴衰,无不与为政者没有干系。所以,“为政”之事不是谁都可以为所欲为的。   “为政”者如何才能善于“知政”呢 ?以愚之见,举烦择要而言,善“知政者”,必先善于“知…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2,(2):20-23
很多人都会有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的梦想,我们的健康也需要自己的“家庭医生”来守卫。 日前,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做客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参与上海“两会”期间“微访谈”,与网友就上海医改中的热点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不少人对“家庭医生制服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咱们中国,是很有些“陪读”传统的。古时候有“陪太子读书”之说,“太子”而无学童陪伴左右,那书就读不好;又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说,耐不住寂寞的什么公子,如果没有“红袖”在身边晃来晃去,书也读不利索。然则“太子”有了学童,也未必能把书读好;公子加上“红袖”,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9.
你的“做人”未必“尽如人意”,你的“做事”也未必“事事遂心”,但你一定会充实、从容,潇潇洒洒,自自然然。世事本就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做人”“做事”,你便都无愧了。  相似文献   

10.
“酒好不怕巷子深”在一段时期可谓至理名言。然而当今社会,商品如潮涌一般席卷市场,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任何一种商品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质量好有信誉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巷子”也绝不能很深。如果巷子幽深莫测,让人千呼万唤寻不出,千趟万趟找不着,恐怕就是上等的好酒,天长日久,也会为人们所冷落乃至遗忘。 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好酒”处于深一点的巷子里也不会影响销路,因为酒家未必有如林的对手,  相似文献   

11.
古有谚语:学艺为糊口。这里的学艺自然是指拥有某种技艺的人,类似“术业有专攻”中的“专”。于今天而言,也就是某种职业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是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佐人 《现代领导》2008,(10):33-33
宋代的邵伯温写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谈到司马光,司马光曾问康节道:“某,何如人?”答曰:“君实(司马光的号)脚踏实地人也。”后来宋朝有个宝谟阁学士刘甲,也常对人说:“吾无他长,唯脚踏实地。”由此看来,古人是把脚踏实地看做一条事业成功的很重要的长处。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与文化情结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程念祺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已不断见诸各种报刊。对“人文精神”这样的大问题,各人有不同的见解,是不足为怪的;各抒己见,这也是为学之道。问题一时难以廓清,尽可以慢慢来;话有时讲得刻薄一些,只要还是在讨论问题,未必...  相似文献   

14.
也谈“《资本论》成了连环画”周克庸张儒昌先生在《(资本论)成了连环画……》(载《人民日报》3月22日大地文学副刊)一文中,对某出版社将要出版图画本《资本论》之事进行了尖刻的抨击。愚以为,张先生的话未必在理,"《资本论》成了连环画"未必就要不得。张先生...  相似文献   

15.
檀国柱 《台声》2011,(4):94-95
决定采访刘丰煜源于本刊常务理事、台商阎承礼的一个电话,电话中阎总说:“小胖”人很实在,做事很稳重,技术很好,建议你们(台声)关注一下靠技术在大陆打拼的台商。随后,在采访前的资料搜集中,笔者发现,刘丰煜在汽车服务行业拥有很好的口碑,“京城汽车美容第一人”“台湾著名汽车美容专家”“美国雷射釉台湾地区创始人”“小胖”等称号是大家认可他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一个人若欲生活得有头有面、有声有色,在众多人心目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三力”:一是人格力量,二是智慧力量,三是感情力量。仔细品味,此话还真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对一个为官者,此“三力”似乎更为重要。先说人格力量。“人格”者,道德品质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具体到为官者,首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官德。一个官是否有此官德,众百姓是最权威的试金石。两千余年前的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话意思是,一个官在为政中若将官德放在首位,即使…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22)
<正>我到过不少地方的农村,看见一些县、乡干部,拿着不高的工资,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大多数干部虽然未必优秀,也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还是不错的,起码不在"坏人"之列。有一次,几个老朋友在一起闲聊,不经意间聊起了一个话题:最怕什么。有人说怕生病,有人说怕失伴,有人说怕没钱,有人说怕雾霾……有一位朋友语惊四座":我怕自己是一个干部!"  相似文献   

18.
“能人”是近几年来使用频率极高的词,似乎非“能人”,经济就不能搞活,企业就不能盈利,但这又是一个很少有人下过准确定义的词。的确,“能人”一词极难定义。它所涵概的事物中,真可谓鱼龙混杂,好坏参半。在社会意识中,它既令某些人羡慕不已,又使一些人大不喜欢。“能人”一词既可指能量大、来头大、赢得起输得起的强人,又可指能干能捞,有才缺德,敢于胡来胡闹甚至作奸犯科之类的小人、坏人。  相似文献   

19.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一次,他写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觉得不满意,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朱子语类辑略》)欧阳修的这种“怕”显然与我们平常说的“怕”含义不同。坏人面前心虚胆怯、竞争之中畏缩不前……这类“怕”令人不敢恭维。而欧阳修怕的却是文章达不到水准,怕因此贻误后人,留下话柄。他这种“怕”显然不是胆小,而是对自己的文才有清醒…  相似文献   

20.
陈若水 《群众》2008,(6):77-77
不久前省委梁保华书记提出,江苏的干部不能做“刻舟求剑的楚人”。此言如“一石击破水中天”,江苏干部开始了发展心态的反思。本栏所发一组杂谈,算是在这场反思中和大家“聊聊天”,未必精当,更不必一一对号入座,但是“既作其间人,自解其间味”。欢迎来稿,共同切磋。来稿以千字左右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