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文明     
最近,易中天在“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上做了一篇命题作文,回应的是《从经济复兴到文明复兴》的大题目。这篇作文的中心观点是: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历史传统,所以才能把自己的文明延续几千年——这是我们“有”的;同时,我们还有“缺”的——现代意识,科学传统,民主精神,法治传统。他提出了一个极富建设性的“说法”:“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历史传统和现代意识进行对接。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在“中国梦”的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中国道路从来连接着“中国梦”。“中国梦”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刺激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交流》2007,(1):41-42
近来,国内理论界有人正在热讨中国要不要也来一场“文艺复兴运动”,或者是要来何种样式的“文艺复兴运动”等等。其实,走向未来的中国企业,才更需要一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运动”(这里没有叫“文艺”)。这种文化复兴的基本特征,至少是:中国的企业应更加将其自身的发展,定位于自身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上,历经岁月磨砺所生成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现代文明高度融合之后,所形成的文化创新运动中;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硬实力兴起的过程,更是文化软实力兴旺的过程。当前,经济与文化的亲密互动,文化需求的海量增长,科技时代无比宽广的文化舞台,国际金融危机中蕴藏的文化生机和转机,预示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成长的周期。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已经处于井喷式复兴的前夜。准确把握形势新变化,认清文化发展新方位,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对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代复兴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协天地》2012,(12):54-54
谈儒学复兴,首先是儒学的定位问题,其实质是中国文化走什么道路,向何处去的问题;争论的中心是现代中国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还是要改弦更张,走西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的实践,中国摸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美国高盛公司顾问乔舒亚库珀默雷称之为“北京共识”,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这一中国模式首先使占世界贫困人口70%的人脱贫,这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多了一种选择。2013年美国《外交》双月刊1-2号发表文章:《中共的生命力-后民主时代在中国开启》。文章认为,中国模式终结西方民主“唯一合法性”。现在我们所期望的是当代中国也能够创造出新的超越西方现代的文化模式:其一是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使当代中国文化具有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其二是为世界的多元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模式概念,二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三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揭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庄重宣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一次设定的宏伟历史航标。改革的内核在于革故鼎新,本质在于自我革命。邓小平指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党领导人民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第二次伟大革命,将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和革命,一样需要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赵朝峰 《求索》2023,(1):31-39
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纵线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纵轴审视,现代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的双重视域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新的现代化之路,既切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体现了中国特色,又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海阔 《理论月刊》2008,(8):32-35
中国现代性的文化精髓使之能够成为人类现代价值的一部分;而儒家文化与媒介文化的相似性,使之获得了在世界传播的特性。中国现代性的传媒复兴之路,应当借助政府、传媒资本和知识分子等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晓鹏 《前进》2014,(10):51-5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四书之厚重,承载着祖国千年的文明演义,延伸着炎黄子嗣们永不停歇的“中国梦”。何谓“梦”?何为“中国梦”?习近平主席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凝聚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这个中国梦,蕴含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这个中国梦,更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自信。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道路探索与理想形态,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文明批判、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探索和共产主义文明构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主体逻辑、道路确证、价值旨归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行了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现代化探索,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逻辑、实践道路和理想形态日渐丰盈,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重绘了马克思主义文明图谱,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思人类文明与现代化问题的宏大使命与时代担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文明蒙尘”“被动卷入”“照搬照抄”逐步迈入了“伟大复兴”“主动探索”“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中国文明叙事、理论进程与实践参照,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绘就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12.
张楠 《传承》2013,(1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而民族复兴既是中国梦的目标追求,又是其动力导向和评价标准。对民族复兴的把握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实现中国梦要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重视价值观教育,注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以及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更有利于“中国梦”从梦想到现实。  相似文献   

13.
价值自信通常被理解为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或认同,是一种战无不胜的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灵魂支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愿望,它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生命以及对世界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沉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对人的发展精神领域的深刻反思,诠释了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表达了自己追求梦想的价值自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强大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4.
张楠 《传承》2013,(12):92-9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而民族复兴既是中国梦的目标追求,又是其动力导向和评价标准。对民族复兴的把握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实现中国梦要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重视价值观教育,注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以及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更有利于“中国梦”从梦想到现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节选自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廖进 《群众》2013,(6):33-34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他又系统阐发了“中国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世界上率先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人民论坛》2013,(16):18-19
(以论坛演讲先后排序)主题一和文化的时代价值演讲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演讲题目:《中国人的精神为什么不和谐》●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演讲题目:《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和合文明的复兴》●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贾磊磊  相似文献   

20.
林毅夫 《传承》2012,(7):88-91
我们将从经济的发展是否代表着文化的复兴,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国文化是否可承载中国的现代化等问题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文化复兴的问题,并论证二十一世纪多极增长的世界格局里,将可能是各个不同文化体系的国家一起发展,共同繁荣,相互辉映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