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失灵与中国经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河顺 《行政与法》2005,3(12):98-99
市场失灵假设是研究经济法产生、调整对象、体系等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中国的市场失灵问题必须结合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个过渡期的大的现实背景来理解,以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失灵假设为基础来构建中国经济法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经济法必须立足于转轨时期的现实国情,才能走出一条务实之路。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行政法定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学界和法学界一直存在有效论和无效论;管理论和控权论的争论。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信息不可能完全充分传递,完全自由竞争的状态是不存在的,从而市场也就不可能是完全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不健全、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就更有必然性。现在的问题不是完全否定和取消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是政府的干预应限于一个什么样的“度”和应如何进行干预,政府的干预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适当。过份干预甚至取代市场的作用,干预不到位或错误干预都…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运华 《河北法学》2002,20(2):39-44
任何科学都与人性有关 ,经济法与人的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经济法基于经济人的人性缺陷造成市场失灵而得以产生。道德人理念是经济法建构的人论基础 ,经济法的理念、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制度都是建立在道德人理念之上的。政府完全道德人假设明显不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 ,政府干预失败是政府完全道德人假设破灭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4.
产业准入管制和反垄断管制是我国应对外资并购的基本管制方法.反垄断管制应当服从准入管制.反垄断管制和产业政策管制的重点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要服从国家经济利益.2006年<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六章六十一条与2003年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二十六条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就准入管制而言,仍有外资准入的领域不科学、甄别外资的标准不科学、超国民待遇不合理等问题;就反垄断管制而言,相关市场和市场集中度的界定、域外管辖等问题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产业准入管制和反垄断管制是我国应对外资并购的基本管制方法。反垄断管制应当服从准入管制。反垄断管制和产业政策管制的重点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要服从国家经济利益。2006年《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六章六十一条与2003年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二十六条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就准入管制而言,仍有外资准入的领域不科学、甄别外资的标准不科学、超国民待遇不合理等问题;就反垄断管制而言,相关市场和市场集中度的界定、域外管辖等问题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刑法,自一九七九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在改革的浪潮中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从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和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多次修改补充来看,我国的现行刑罚体系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现实社会犯罪现象的情况,整个刑罚体系并未完全发挥最佳的整体效用。目前,根据社会实际和犯罪情况的变化,适时地修正有关刑事制裁措施,使我国刑罚体系的运转趋于优化确属必要。我们认为,完善我国刑罚体系,初步考虑是:一、废除已经过时的管制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管制刑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愈来愈少,且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管制刑已经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管制刑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可在修改刑法时予以撤销。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7.
金茹雪 《行政与法》2020,(4):101-111
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环境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实务中特殊侵权向一般侵权逃匿的做法屡见不鲜,亟待厘清环境管制标准和损害之间的关系。侵权责任的成立可以损害的满足度为切入点,借助动态系统论在过错程度之间形成弹性化的评价体系。当受保护法益为绝对权时,按照特殊侵权处理,证明排污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可,是否违反管制性规范不影响侵权责任的成立;当受保护法益为纯粹精神损害或纯粹经济损失时,必须以过错的满足度加以补偿,是否违反管制性规范成为侵权责任是否成立的关键因素,合规抗辩成立。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所遵循的是快感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而超我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由于犯罪人人格结构中三者的关系不能得到均衡和协调的发展,所以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超我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完全被抛弃,做出了本我所遵循的快感原则,满足自我要求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自1993年起对出租车进行数量管制,据相关文件以及特许方式的分析,数量管制的措施是不合法的,也不符合比例原则。然而,有关数量管制的不合法文件却未得到有效清理,且我国《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于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外,使得交管局在处理申请出租车经营许可时,其管制行为依然有"法"可依,即便该管制行为严重限制了公民的经济自由。鉴此,应该尽快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放开数量管制,对出租车行业实行严格的资质准入,以实现出租车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放松管制背景下公共基础设施的市场化和民营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基础设施以公共性为基本目的,其立项、投资、建设及投入使用等不能完全取决于市场机制;但它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不纯粹性,这为其市场化和民营化又提供了可能。中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经历了由国家全面负责向由国家和市场分担职责的转变,政府管制的发展是其中贯穿始终的线索。应在重新认识自然垄断并区分不同项目性质的基础上,放松管制,运用多种模式将市场机制和非政府资金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领域,避免政府管制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共事业政府管制的概念,并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方面解释了我国监管管制者的重要意义。在对我国现阶段公用事业领域监管管制者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通过加强法律约束、坚持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权利制约、司法审查等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更加有效的对公共事业领域的管制者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2.
管制刑的立法完善周金福管制刑是存是废,10年前在起草刑法时就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自刑法将其收录为主刑之一,争论才暂告平息。近几年,随着刑法的修改,管制刑的存废问题又提上了刑法学论坛。本文主张保留并完善管制刑。1.管制刑的存在,符合我国刑罚的目的。我国...  相似文献   

13.
管制刑之所以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不仅仅是因为管制刑所依存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更是因为在立法设置时即存在一些问题,如行刑主体设置不合理,违反后无实质的法律后果等,使得管制刑在司法实践中形同虚设。因而本文认为在不废除管制刑的前提下应当对其进行立法上的改造,废除人民群众的管制"协助监督权",并且增加违反有关管制的法律、法规的实质性处罚后果,从而使管制刑的适用更具有威慑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杨萌  郑志柱 《政法学刊》2010,27(2):48-52
出租车经营中存在的垄断问题,包括:出租车公司与交通主管部门之间存在政企同盟、出租车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形成垄断协议、自由资本对低效管制体制的冲击等。解决问题的路径除了现实主导的行政力量外,还可以有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法院的反垄断司法。  相似文献   

15.
廖凡 《比较法研究》2021,(1):167-179
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基本定位是对他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及其他制裁措施的反制。就否认和抵消他国相关国内法措施的域外适用效力而言,不可靠实体清单与欧盟阻断立法有相通之处,但运作逻辑不尽相同。本质上,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是要对外国实体施加压力并形成威慑,促使其在遵守外国政府的管制和制裁要求时,更加中立、慎重和克制。外国实体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后,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可以包括进出口管制、投资限制、入境/居留限制、风险警示、民事诉讼等。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赋予主管部门必要的自由裁量权,重在发挥威慑作用。同时,有关执法部门应特别注意遵照正当行政程序的要求,保障相关外国实体的申辩权和异议权。  相似文献   

16.
李洁  丁道勤 《法律科学》2009,27(1):132-141
目前我国电信管制领域的案件少有进入司法程序的,明显存在排斥司法介入的情形,主要原因在于电信管制机构非中立的管制者有意扩大管制范围,电信代理问题广泛存在,法院有意缩小司法管辖范围等。境外电信管制领域的司法介入早己存在,借助司法介入机制是各国电信管制机构维护、保证和提升管制能力的一种趋势。今后我国关键要建立真正独立的电信管制机构,并通过电信立法明确其法律地位和职权范围,破除电信代理问题,引入司法介入机制,提高法院在电信管制中的影响力,促使电信管制机构依法行政,维护电信市场公平竞争和电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特许经营是我国出租车行业的根本特征。面对拒载、罢运等现实问题,既有的矫正措施立足于特许经营体制的强化,忽略了市场竞争性的塑造。经营权特许的公司化倾向与管制措施的潜在引导形塑了出租车公司的行业优势地位,造成了出租车行业利益分配不均,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出租车行业的开放与发展应当立足于政府管制的变革,而非反垄断执法。我们应在重新认知出租车行业性质的基础上,变"管控"为"疏导",从放开行业准入、依法行政和改良管制政策等方面入手,提升市场的竞争性和透明度,构建激励性规制。  相似文献   

18.
管制与法律的互动:经济法理论研究的起点和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制(监管)与法律的互动不仅确立了政府管制(监管)在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而且直接导致管制(监管)研究将对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①这一命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论证:首先,管制与法律的密切联系决定了有关政府管制(监管)的研究是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地带;其次,作为国家干预重要方式的政府管制(监管)及其与法律之间的互动决定了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路径;再次,从管制与法律互动的角度,政府管制(监管)研究将对经济法有关国家适度干预的边界、经济法律的内在结构以及中国经济法体系框架构建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政治哲学史上关于人类自然状态的讨论极具意义,因为“有关人类初始时的实际状况是完美的还是不完美的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人类是要完全对其现实的不完美负责,还是那种不完美能由人类初始时的不完美所‘原宥’”。洛克的自然状态是一个完美社会,由于理性——自然法——的存在教导着全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为传播的卢梭的民主学说为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该学说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该学说的前提假设无法得到历史支持,然后是该学说在现实中引发的种种问题:有限的治理经验,政治操控了民主实践,公民沦为牵线木偶等.这些洞见在梅因的《大众政府》一书得到了详细的论证.尽管梅因所推崇的贵族制已经成为历史,但他批判民主的深刻洞见对当前民主转型的实践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