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夷岩茶缘     
茶文化使者2007年8月5日,左能典代带着70位日本民间茶道爱好者,到福建探访武夷岩茶和了解武夷茶文化。这是她第22次武夷之行,也是她在日本东京创办中日茶文化交流沙龙"武夷岩  相似文献   

2.
<正>"武夷岩茶以其优秀的品质和独特的韵味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在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茶产业又显得犹为脆弱,我感到,必须有茶文化为其支撑……""今年茶青价格下跌,茶叶存在部分压仓的现象,建议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早重视、早布置,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解决茶农的实际困难。"……一场关于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如何破解的会商,在武夷山止止茶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的人大代表之家热烈  相似文献   

3.
茶道行     
在滇西北,有条“茶马古道”,是当年马帮长年累月为百姓运送茶叶和生活必需品的高原山道。而今,在福建建瓯(古称建州),也有一条被当地百姓称作“绿色茶道”。每到采茶和制茶季节,这条茶道上来来往往跑的大多是运茶的车辆,仿佛连宽敞的水泥公路上都留下驱之不散的浓浓茶香。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茶叶最早的国家,许多名茶区往往也是风景区。其中之一就是生产鸟龙茶中珍品“岩茶”的武夷山。这个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内,平均海拔六百五十米以上,周围六十多公里的名山,还以其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生物资源而闻名。世所罕见的头上长角的蛙——崇安髭蟾,就生长在它的山溪里。武夷岩茶武夷茶既有红茶的甜醇,又有绿茶的清香。色香味别有风韻。武夷山的气温、湿度、日光、土壤都适  相似文献   

5.
唐代有位茶博士,名叫陆羽。他毕生研究、宣传茶道,有《茶经》一书传世,被德宗皇帝当面尊称为“茶博士”。现代也有位茶博士,名叫李瑞河。他祖籍福建漳浦县,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世代种茶。从茶叶的种植与制造、销售都有独特的技术与经验,曾荣获林肯大学名誉博士称号。身兼天仁集团、天福集团总裁的李瑞河,以陆羽为师,以弘扬茶文化为己任,为中国茶史写下了全新的一页。他经营的茶叶连锁店、分公司遍布五大洲,达300多家,独步世界茶叶市场。他的事业红红火火,但他仍不满足,因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座集茶文化大成的茶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陈国雄 《台声》2002,(6):33-34
基隆永昌茶庄是一家出售台湾高山茶叶的专卖店。老板对茶道颇有研究,以他茶叶的质量和泡茶功夫吸引了一批常客。我的堂侄便是其中的一个。采访路过基隆,在堂侄的盛情鼓动下,不喝茶的我也只好客随主便了,不过讲好了,只逗留20分钟。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7,(10)
<正>本刊讯10月10日至15日,省政协副主席许克振带队赴福建、浙江考察茶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在福建,许克振一行先后考察了武夷山市下梅村万里茶道起点、星村镇生态茶园基地、桃渊茗茶叶有限公司等茶企业,对茶产业进行了全方位、全链条学习考察,并就湖北、福建两地茶产业开展合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浙江,许克振一行考察了杭州玉皇山南基金  相似文献   

8.
正宜昌是全国知名的"茶乡",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节点城市,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优势茶业产区。宜昌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茶圣陆羽的《茶经》将宜昌列为八大茶区之一,称"山南茶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对宜昌就有"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诗赞。六百年工艺传承,两万里茶香绵延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长盛川创始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8,(23)
正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是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岩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也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月14日至21日,由全国台联台胞部和福建省台联主办、南平市台联承办的首届两岸婚姻家庭茶文化产业研习班在福建中华武夷茶博园开班上课。近180名来自岛内和在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0.
正这真是个无心插柳的意外。7月中旬的某一日,偶然接到省作协转发一封来自台北的邮件:"敬启者先生/女士您好!我是一位定居台湾台北市的市民,我的姓名是蔡瑞元。是这样子的,我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一篇介绍我原籍福建祖先的文章。……我想跟他联络,不知能否转给他我的电话号码和电邮,请他和我联络,我很高兴他解了我多年想寻根的问题,而且还有更多的问题想请教他。"邮件提到的文章《寻访山美蔡百万》是我在  相似文献   

11.
沿着姚月明的人生轨迹,品闻着那不时散发出的浓郁茶香,姚月明几乎成了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他艰辛的岩茶人生,让闻者倾心,听者动容。名山出名茶。武夷山灵秀山川孕育出的武夷岩茶,品质优异,驰名中外。它是世界四大茶类中的中小叶种茶树之代表,又是乌龙茶类之始祖,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前茅,倍受世人之青睐。72岁高龄的姚月明老人把他一生中的50多年时光交给了岩茶,并成为武夷岩茶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人物。科班出身的姚月明,193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53年,年仅21岁的姚月明毕业于安徽大学茶叶专业,被分配到当时全国三大茶叶试验场之一的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开始,武夷山每年举办海峡两岸茶博会,到2019年已是第十三届。台湾各界人士踊跃参加茶博会,两岸茶文化交流以武夷岩茶为纽带,呈现勃勃生机,前景十分广阔。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从武夷山跨海移植台湾的。一部台湾的茶叶史,也是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见证。地处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东面的冻顶山,四季如春,云雾缭绕,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天然环境与武夷山可相媲美,武夷岩茶也就成为台湾冻顶乌龙的"祖先"。台湾盛产茶叶,以乌龙茶为最大量。  相似文献   

13.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提到晋商乔致庸到武夷山贩茶的经过。但剧中没有具体地提到与武夷山哪些茶商做岩茶贸易。晋商在武夷山做岩茶贸易,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据《常氏庄园儒商文化书系·榆次车辋常氏家族》  相似文献   

14.
<正>"我领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拿到银行抵押贷款,手上就有了创业资金,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镇湘汉村社区居民陈世新满心欢喜,"这上面有我的土地面积、方位、地界,盖着政府的红章,受法律保护,真是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土地有证,心中不慌"。而在几年  相似文献   

15.
小禾的话今年,"牵手互助"曾三期连载了赵庆玲女士的《穿用假肢常见问题指南》。赵女士的《指南》都是她在日常生活中琢磨出的经验。当初,我看见她的文稿时很是兴奋,真是太实用了!后来,赵女士给我打来  相似文献   

16.
6月11日,由台湾茶协会、福建公泰茶业有限公司、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海峡茶科学研讨会暨“武夷岩茶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品质控制”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福建武夷山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茶学界和食品科学界的专家学者30人出席,共同为武夷岩茶的品质提升和产业化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7.
早在明清时代,武夷岩茶就名扬海外。清末民初,漳泉、潮汕等沿海客商在当地设茶庄,经营武夷岩茶贸易,他们从武夷山购得茶叶后,销往台湾和海外。还有的商家在武夷山投资设厂。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前进论坛》创刊55周年,恰逢出刊500期,真是大喜的日子,值得隆重庆贺!我于1987年调入农工党湖北省委会,近30年来,几乎一直从事宣传工作,既是《前进论坛》的作者(特约记者),也是《前进论坛》的"粉丝"(忠实读者)。每一期我都会认真阅读,有的文章还要久久地回味。回眸往事,真是感慨良多。我从《前进论坛》的通讯员培训班起步,历经长期锻炼和考验,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可以说,是《前进论坛》辅导和伴随我成长。更感谢农工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民主与科学》2007,(2):64-64
《民主与科学》编辑部:我已经有七八年没看过《民主与科学》了,前些天才第一次见到改版后的《民主与科学》,久违了,不认得啦!真是今非昔比,光是封面的精致大方已使人感到眼前一亮,再翻看目录,从栏目设置到入选的文章,都令人感到非常可心,着力体现"民主与科学"的宗旨,这才称得上是我九三人办的刊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用在我们的刊物身上也挺合适。真让人爱不释手。喜悦之余,我心里想的是如何用行动来支持,应该把自己最好的稿件奉献给《民主与科学》。  相似文献   

20.
正说来真是惭愧,在读李蒙的传记《陶渊明》以前,我对陶渊明所知甚少,但却一直以讹传讹,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很顽固的概念:以为陶公过的是悠然自得、养尊处优的隐居生活,以为陶公纯粹就是一个做秀的隐者,以为他写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幻像……看完了,真是很沉重,也很悲哀,为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