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反腐败斗争形势是腐败力量与反腐败力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的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由形成、巩固和发展压倒性态势转变为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特点既表现为腐败力量的客观存在性,又表现为反腐败力量的高度组织性和人民性、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特点。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虽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并具有众多表现形式,其主要根源来自基本原因、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三个方面。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制机制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要举措,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反腐败实践中要打通三者的内在联系,一体推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腐败现象的泛起、蔓延,反腐倡廉问题再度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廉政建设成为一件事关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改革开放能否深入、经济建设能否顺利发展的大事,党和政府面临着反腐败斗争的艰巨任务。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及其实质,它滋生蔓延的深层次的根源何在?腐败的危害究竟表现在哪里?应当如何看待廉政建设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必须采取何种反腐败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产生的土壤与条件?这是当前反腐败斗争必须加以探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本文试图作一点思考,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腐败既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心、民心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肃政治斗争。由于腐败引起了劳动者的强烈不满,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直接的束缚和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也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8年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加强了力度和广度,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腐败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依然严重存在。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分析其成因,找出对策。 首先,当前腐败现象的表现有:有些党员干部丢掉理想,背弃宗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方向不明,视线不清,表现…  相似文献   

4.
腐败的层次性与反腐败的全面性马郑刚所谓腐败的层次性,是指腐败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危害程度深浅不一,所发生的领域也不尽相同。提出腐败的层次性问题,意在说明反腐败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反腐败措施也不应仅停留在某种领域,要取信于民,不仅要抓大案要案,而且...  相似文献   

5.
当前,反腐败斗争已获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我们也为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种种阻力而忧虑,为在反腐败斗争的同时腐败现象却越演越烈而困惑。要使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深化下去,笔者认为,必须抓住法制建设、监督机制、思想教育三大环节。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用公共权力为私人谋取利益。腐败的形成与蔓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主观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众多因素的急剧变化和矛盾冲突,使腐败现象的范围和影响有扩大的趋势。深入反腐败斗争首先必须进一步立…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治理腐败的工作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一理论是指导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思想武器。一、邓小平治理腐败理论的整体方略构架邓小平丰富的反腐败思想内容,为我们治理腐败构筑了整体方略。其主要内容有:1.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反腐败斗争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毫无疑问地必须坚定不移地服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基本点。其中两个基本点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7.
腐败问题,作为当前群众议论最多,呼声甚高,深恶痛绝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生活中,而且已逐步蔓延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严重地影响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此,中央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反腐败的措施,江泽民总书记也多次到会讲话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但是,目前腐败的“出生率”仍大于“死亡  相似文献   

8.
李婷玉 《党政论坛》2008,(19):37-3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正在逐步的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对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机制的探索从未间断,腐败的空间也在不断的缩小,因此我国从总体上遏制腐败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但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导致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反腐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繁重。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动力机制,是指执政党在惩治和预防腐败过程中有机整合各种内外部要素、有效利用和开发反腐败动力资源的运行机理.关于反腐败的主体动力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思想是现代民主社会反腐败的基本理论依据.要正视执政党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从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出发.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探索一条依靠群众而又不搞群众运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伸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延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之中。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11.
浅谈腐败的法律防范先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腐败的滋生蔓延,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腐败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开展反腐败斗争。一、当前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和特点1.利用权势,挥霍公款...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主义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延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腐败文化”滋长蔓延的可怕信号。集团性腐败。集团性腐败或集体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特定群体在共同私利的驱动下,形成了利益联盟,使得本应服务和服从于公众利益的公共权力异化,蜕变成了谋取集团利益的工具,使权力逐步私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这段论述完全正确,是实事求是的,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愿望,同时也给各级党委特别是纪律检查部门提出了紧迫任务。我们要深入分析党内腐败现象的各种表现和危害,查找它的产生原因,更加有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重温邓小平同志反对腐败的重要论述刘英当前,反腐败斗争"一要坚决,二要持久"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腐倡廉思想,为我们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治标和治本,是反腐败斗争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当前,反腐败斗争应该逐步加大治本工作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江泽民同志这一论断,指明了反腐败工作的根本方向。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这个重要讲话精神,在反腐败工作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本上,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李抒望 《民主》2008,(6):21-23
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虽然很多,但腐败乃是社会中最不和谐的因素。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对短缺。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评价腐败形势时往往将测量腐败与测量反腐败的指标相混合,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腐败测量框架,指出对腐败形势应该从腐败程度、反腐败强度和腐败风险三个维度分别进行评价。在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倡廉建设举措和成效的基础上,本文应用这一框架评价中国当前的腐败形势:总体来说反腐败强度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加大惩治力度、强化党内监督和完善党规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腐败程度明显降低,但腐败现象仍具有集团性、日常性、顽固性的特点,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风险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水平,反腐败斗争仍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当前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转型社会的腐败演变"倒U字"形曲线拐点正在出现。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不 断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先后果断查处了陈希同、王宝森、许运鸿、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充分证明,我们党有信心、有能力清除腐败,中国共产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从这些查处的大案要案来看,问题相当严重。于是有人就问,是不是腐败越反越多?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怎样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现在,社会上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有一些“说法”。有的认为,现在的干部没有几个是干净的,“洪洞县里没好人”。…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斗争。要想取得成功,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搞廉洁政治,必须从制度和法制建设入手。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新法律、新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同样需要新法律、新制度。腐败现象既然与改革相伴而生,那么,改革中发生的问题还是要靠制度创新来解决。一句话,制度创新才是遏制腐败的根本出路。只有制度不断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能活力永存。如何实现制度的不断创新,仍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课题。从目前而言,反腐败制度创新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制度创新要把握关键点。要紧紧…  相似文献   

20.
在十八大以来铁腕反腐的大形势下,腐败存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减少,但总量依然很大;腐败增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并未杜绝,而是变得更为隐蔽。公共权力的不受监督、腐败动机的根深蒂固、腐败机会的大量存在等因素是腐败存量和增量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消除的原因所在。腐败存量与增量的消长变化对反腐败斗争的启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治理腐败必须标本兼治;反腐败的前景是光明的,必须坚定信心、永远在路上;廉政建设是整个公共管理的根本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