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思想和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邓小平科技思想也毫无例外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是在当代高科技发展及其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对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的理性认识和理论反映。分析新科技革命对邓小平科技思想形成的影响,寻觅其在实践中发轫和发展的轨迹,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以此指导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技术时代与人的生命物化毛萍一“技术时代”是海德格尔后期著作中常用到的一个术语,意指肇端于17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以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技术时代”是人类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的时期,又是人类遭遇许多未曾料到的技术负面影响的时期,如果说...  相似文献   

3.
在《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一文中,笔者分析了邓小平科技思想发韧和发展的新科技革命背景,论述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及其意义。伴随着我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日益显示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我国跨世纪的“科教兴国”战略中,还是在“依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对我国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正在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邓小平对我国科技社会化的积极推动以及对知识经济的重要奠基作用,为我们把握新机遇创造了条件。一、世纪之交的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浪潮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是人类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无法比拟的,其发展之快,其势头之猛,其波及之广,堪称为最。正如邓小平所说:“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5.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始终的重要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以深邃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从深刻总结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得出的精辟结论。深刻理解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强化发展意识,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因,但推动社会前进的最终动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革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小平同志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和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一)邓小平的科技思想继承并融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技理论,结合我党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观点、新原则,全面回答了新时期如何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使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为科学技术在当前的时代内容。第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当代世界的重大科学命题…  相似文献   

7.
湘潭市委党校的彭德望同志在《邓小平科教兴国理论和知识经济》一文中着重论述了邓小平科教兴国理论与知识经济三大支柱的关系。他说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初露端倪 ,正在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 ,基础是教育 ,关键是人才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它们是支撑知识经济的三大支柱。知识经济的崛起 ,源自70年代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革命 ,是它发展的必然结果。邓小平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洞察了这场高科技革…  相似文献   

8.
方卫兵 《理论月刊》2004,2(1):59-62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最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所在,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快速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时代特征的历史角度和科技革命的战略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时代的变革向唯物史观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初步构建了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9.
张谨 《理论月刊》2004,(8):38-41
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在科技社会一体化的时代,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邓治慧 《传承》2010,(30):10-11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新型理论,内容非常丰富、系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性、指导性。科教兴国是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体现。科教兴国是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丰富与创新,主要体现为社会发展思路的创新,它强调教育和科学。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新概括,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继承与创新,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中,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都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或突破引起的。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可以看出,在科技革命之时,哪一个国家抓住历史机遇,生产力就获得大发展;反之,经济发展就会大大落后于时代潮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  相似文献   

12.
科技工作面临智力经济时代的挑战林文漪二十世纪末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已由两极争霸转向多极竞争的局面,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就是科技革命已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技术革命自本世纪...  相似文献   

13.
朱金  王微 《人民论坛》2012,(36):234-235
公平效率观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坚持将公平和效率做到高度统一;邓小平则吸取了毛泽东的精华思想,在改革开放建设中更强调效率的作用。学术界应对毛泽东、邓小平的公平效率观进行比较分析,重新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提出和形成过程,正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高瞻远瞩地指出了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正是通过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邓小平的法制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主义法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这种新形势下,法制问题是一个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以其强大力量深刻影响和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已经进入了“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被提到一个国家和社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之而来的.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6.
张广智 《前沿》2005,(10):22-24
邓小平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理论品格,与时俱进与邓小平倡导的思想路线紧密相联,革命和建设时期邓小平理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只有思想上、理论上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外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中国 80年代以后的改革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思想 ,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它是中国改革取得辉煌业绩的理论指导。把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进行比较 ,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思想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8.
学习邓小平关于时代、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思想的一点体会冷溶对时代的判定和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判定,是理论提出的基础,是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因此,时代问题应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之一。列宁首先正确回答了时代问题,才提出俄国革命一系列...  相似文献   

19.
刘莲 《桂海论丛》2001,17(4):26-27
统一战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 ,统一战线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文章通过对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深刻分析 ,着重指出了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及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特征 ,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人类历史的进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又一次面临重大的转变。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本刊近日特举办"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的反思与前瞻"研讨会,邀请科技界和人文社科界知识分子,对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现选摘部分学者论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