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景志 《前沿》2012,(7):69-71
我国《物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错误赔偿责任中的登记错误应依据不动产登记实质审查模式进行认定,赔偿责任的性质应认定为国家赔偿责任而不是民事责任,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应采取过错责任原则下的过错推定,责任承担方式应区分不同情形分别认定为单独责任、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同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登记申请人和登记机构工作人员行使追偿权。  相似文献   

2.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确认和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依据,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对行政赔偿的法律价值判断,同时,它对于行政赔偿乃至整个国家赔偿制度的具体设计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关于行政赔偿的违法归责原则过于单一,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在<国家赔偿法>面临修改之际,本文提出行政赔偿应当借鉴民法的归责原则,同时结合一个行政赔偿案例,就该案的归责原则与杨小君教授商榷.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4,(7):95-96
杜仪方在《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鉴于违法成本低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应建立可操作性的综合性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体系。树立企业第一责任人理念,将民事责任作为食品安全首要责任,完善侵权责任条款、增设自我规制制度和违约责任条款,并设立可操作的赔偿金机制;引入行政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4.
樊明达  胡海涛 《理论月刊》2005,(10):108-111
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的异质赔偿是文明社会国家责任制度是否完善的一个标志。建立行政侵权精神损害的异质赔偿制度是现代法治和保护人权的必然要求;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建立行政侵权精神损害的异质赔偿制度,对于丰富行政法律责任制度内容,完善我国国家侵权救济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公民人权的保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侵权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都属侵权损害赔偿。国家赔偿责任在民事侵权赔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差异,表现在:侵权赔偿责任主体上,民事侵权主体的范围没有限制,而国家侵权赔偿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归责原则上,民事赔偿实行过错原则,国家赔偿采取违法原则;在赔偿范围和标准上,民事赔偿没有赔偿范围的和最高限额的限制,而国家赔偿仅限于行政和刑事赔偿并有最高限额的限制;在赔偿程序方面,民事赔偿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而国家赔偿中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应主动赔偿。另外,民事赔偿与国家赔偿在责任形式、费用来源、时效方面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和生效要件,对于确认物权归属、解决物权冲突,保护交易安全、维护交易秩序,实现国家对不动产物权的宏观调控和监管等具有重要意义。因登记错误而产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因现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发生适用困难,而且在处理登记错误的赔偿案件中经常发生重大分歧。所以必须通过对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行为定性,来认定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登记机构的归责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的赔偿。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违法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对这种损害 ,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现有的《国家赔偿法》尚没有明确这一点。因此必须首先对行政不行为违法的涵义作出界定 ,同时要明确实现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责任的价值 ,以及如何实现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的责任。肯定该种责任 ,使之有法可依 ,对于完善行政立法 ,健全国家赔偿制度 ,推进依法行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民事责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一般民事责任的差异。通过对比反垄断法民事责任与一般民事责任的主要区别,确定反垄断民事责任的形式种类、赔偿责任类型和构成要件。分析反垄断法间接购买者的诉权,传递抗辩,赔偿倍率和过错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刘娟 《前沿》2012,(19):90-92
民事责任制度是我国规制企业垄断行为的最原始最基础的责任形式,并且几乎每个国家的反垄断立法都会规定了民事责任制度.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制度的价值追求往往是有效竞争,而不是填补损害.本文从反垄断法民事法律责任制度本质着手分析,剖析了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中民事责任制度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对完善与规范我国反垄断法的民事责任制度提出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前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单一追究致污企业的民事和行政责任不能遏制这一问题。行政机关负有监管职责,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成为环境污染的催化剂。有权利必有救济,有责任必有担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环境治理责任清单制度,在严格落实行政、司法路径的同时融入公众参与,唯此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行政监管等问题,更加充分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推动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1.
行政程序性权利系独立合法权利,如果被侵犯造成财产利益损失或法定应予赔偿的非财产利益损失时,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至于其本身之利益损失,为弘扬程序性权利的独立价值,可拓展纳入应予赔偿的非财产利益损失范围,但以重要程序性权利被侵犯为限。违反法定程序涉及非法利益判断的,应根据其对非法利益认定的影响加以区别对待,即对行政行为视情形撤销或部分撤销以避免尴尬境地;程序违法撤销后重作行为的,针对前行政行为提起赔偿的,应在立法上明确前后折抵制度。行政程序裁量在违法归责原则上不存在障碍,裁量绝对豁免观念亦已遭到摒弃,应当按照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确定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刷单行为包括虚增价值型刷单、贬低价值型刷单、欺骗平台型刷单和误导平台型刷单四种类型,其中虚增价值型刷单是其最主要形式。刷单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经营者与消费者、平台维护者、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基于此,应通过丰富刷单行为的信息采集渠道,采取平台监管优先于行政监管的监管方式,构建起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举的责任体系,以规制刷单行为。  相似文献   

13.
违法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混合侵权情况下,行政赔偿和一般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应当如何分担和衔接,是困扰司法界的一个难题。而且《国家赔偿法》并未规定可以对赔偿义务机关以外的共同加害人实施追偿。新颁布的《物权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错误登记的赔偿责任及登记机关对其他民事侵权人的追偿权,对实现不动产登记的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因一果的损害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和赔偿责任种类进行探析,阐释《物权法》对登记责任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责任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琴 《前沿》2003,(3):82-84
一个国家的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责任保险的发展。而责任保险制度对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分担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即将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致人损害的责任分散于社会大众 ,做到损害赔偿的社会化 ,使损失分散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行政监管权是行政权力扩张的体现,是对三权分立原则的冲击,现代法治国家对行政监管权的运行都给予了严格的法律控制。转型期中国的监管权力与监管制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市场经济和现代监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监管权力失灵已经开始显现,必须向市场经济注入一整套法治规则体系,可借鉴西方现代法治国家对行政监管权的法律控制经验,有效规制行政监管权。  相似文献   

16.
专家对其失职行为,向当事人或第三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这在英美国家早已是法律上的一般规则,而我国虽然已就专家责任作为特别侵权责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始终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专家问责制。在民法学界,“专家责任”已成为“专家民事责任”约定俗成的简称,专家所承担的主要是过失责任。出纰漏应问责,专家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主要在于专家的高度注意义务、忠实义务和保密义务等。  相似文献   

17.
国发[2016]11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研究论证,国务院决定第二批清理规范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不再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落实工作,加快推进配套改革和相关制度建设,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行政审批事项,中介服务清理规范后,要进一步强化相关监管措施,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附件:国务院决定第二批清理规范的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共计192项)  相似文献   

18.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之审思与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保夫妻对婚内权利平等地享有,有必要对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进行立法与司法审思。从立法层面看,我国现行法律虽然没有对侵权主体作任何限制性规定,但却存在某些缺陷。从司法层面看,由于法官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法律所采用的文义解释方法出现了偏差,以及侵权人个人所有的财产不足以赔偿,使得财产责任的法律基础和物质基础不存在。完善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需协调该制度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排除婚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障碍,创设婚内侵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19.
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行政立法听政制度,并通过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进行规定。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各国对于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大体采取集中式和分散式的立法模式,并且对于行政立法听证适用范围在立法上采取直接或排除的规定。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采取分散式的立法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缺陷,可以通过对国外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的考察、借鉴,来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两岸有关行政赔偿诉讼法律制度的不同,本文拟从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行政赔偿的范围,及行政赔偿程序等方面作一个粗略的比较,以资相互借鉴,促进两岸法律制度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