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商 品情况标示不全;商品情况标示和说明有欺骗性;商品标志不科学、不通俗。建议从立法上进行保护,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2.
消法所保护的消费者人身安全权应包括消费者的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中的生命权、健康权以及个人信息保密权。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的范围不仅包括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支付的费用,还应包括因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导致的其他财产损害。从立法角度而言,我国应尽快出台《服务质量法》,进行单项消费品安全立法,以形成严密的消费者安全保护法律体系。从行政管理角度而言,政府部门应建立消费安全信息查询平台,加强产品和服务标准管理,防患于未然。从司法保护角度而言,法院应准确把握消法倾斜保护消费者的特性,确保司法公正,切实有效救济消费者安全权。  相似文献   

3.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3年10月颁布。它标志着在消费者保护领域我国有了长足的进展。但限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该法主要针对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方面的消费者保护,而对消费者信用保护问题却未涉及。这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我国近年来消费信用逐渐发展的状况也不相适应。本文试就我国的消费者信用保护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用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自身也显示出了一些不适应性。文章从其对消费者概念界定模糊不清这一突出问题出发,总结现今我国关于消费者界定的立法现状,进而提出笔者的有关立法建议,即将消费者在法律上采用排除法界定为“除生产消费以外,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普及,不可避免地使消费者人身和财产遭受损害的可能性扩大,同时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和滥用,导致和产生了新的安全问题,即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使消费者安全权的内容出现了扩张,消费者安全权不再仅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人身、财产安全,还应包括信息安全。故应当对消费者安全权的含义重新作出解释:消费者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人身、财产和信息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新《破产法》草案未涉及消费者破产能力。随着消费信用的普及,消费者破产能力问题被提上议程。破产法意义上的消费者是狭义的消费者,是与商家建立直接买卖关系者即商品购买者和服务费用的承担者,排除商品使用者和无偿接受服务者。就我国立法缺陷、消费信用现状以及世界立法趋势来看,应确立消费者破产能力,同时建立相应制度防范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缺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不明确 ,导致法律适用上的混乱 ;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完善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公力救济不足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诉讼程序不适合消费争议的特点。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建议 :一是明确规定《消法》的调整范围 ,为此要明确规定消费者、经营者和消费品的概念和范围 ;二是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要进一步细化 ;三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公力救济 ;四是完善消费争议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8.
3月15日是国际保护消费者权益日,我们采访了省消协投诉咨询部冯增文同志 记者:作为一个消费者,当他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通过什么途径解决?消协有哪些义务? 冯增文: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要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比如前段时间有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多方面修改具有必要性。其中,"消费者"的清晰界定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具有前提和基础性意义。其主要观点是:消费者是最终进行消费的人,包括契约型的消费者和使用型的消费者;消费者仅指自然人,而不包括单位;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或者接受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时,为消费者,受《消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金融消费者应该是指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合同关系,以生活消费为目的,主要是为个人、家庭成员或者家务目的而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务等从而满足基本金融需要的,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自然人,它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特别化.  相似文献   

11.
个人金融服务中消费者与经营者在交易中不平等法则的存在,权利与义务呈现出明显不对等,个人消费者难以以自身的力量与经营者抗衡,使消费者在消费纠纷中处于劣势。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除了建立消费者协会组织外,更要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金融服务机构的社会信用及其行业评判标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的今天,传统的消费保护理念与制度没有为金融消费者权益提供充分的保障。次贷危机前后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参考美国的做法,我国应确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是金融监管的目标,确立宏观审慎为金融监管的原则,并针对我国金融法律法规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不足,完善金融法并加强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公用事业领域消费关系中的不公平交易条件及消费者保护问题.针对此类不公平交易条件的表现方式和特点,本文主张一方面检讨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和实施状况,加强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权威,发挥其控制不公平交易条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发挥消费者组织在控制不公平交易条件、保护消费者中的作用,从而在政府和消费者两个层面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在修订中对一些问题仍存有争议。我国应采纳广义上的消费者的概念,在确定消费者范围的基础上,预售商品房纠纷、医疗纠纷、垄断行业服务纠纷应当适时适用《消法》的规定。同时,妥善处理我国《消法》与《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竞合。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实施多年,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其制度研究则多限于实务角度。本文立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问题,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四种具体表现,以及作为“经济人”的经营者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侵蚀。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核心概念的修正、基本制度及标准的健全、诉讼制度改革和如何发挥法律的引导功能等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法律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行政的建构对消费者保护政策、制度、法律的实现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对法国、德国、瑞典、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行政设置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整理,并就其对我国的借鉴价值做出评论,以期为中国消费者法研究提供充分、及时的资讯,并对未来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修改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了关于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立法者对该制度做了一系列规范性的限制。该规定在防止滥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公益诉讼功能的发挥,妨碍了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救济。在此背景下,不妨考虑对消费者公益诉讼进行非规范性的限制,即通过完善传统的私益诉讼等其他救济路径,间接限制公益诉讼的适用。该做法既不影响公益诉讼的适用,又有利于其他维权方式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消费者维权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实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立法目标之一,并将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否受损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之一,但由于消费者概念不明确,又缺乏直接的救济手段,该法的立法与实践出现了落差。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中的消费者标准不宜套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概念,同时在司法救济上,应赋予消费者以消费者组织的名义进行团体诉讼的有限诉权。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19.
在因垄断行为引起的消费者权益纠纷中,由于垄断行为实施主体较强经济力及垄断行为扩张性等特点,使得受垄断行为侵害的消费者权益纠纷已不单纯体现为一种私权性,还呈现出权益主体广泛性、所涉利益社会公益性、纠纷主体不对等性等特点。反垄断法若要真正承担起通过制止垄断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任,则应当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消费者协会团体诉讼、消费者集团诉讼、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及消费者个人诉讼等多种有效、特殊的诉讼模式,并通过创设特殊的诉讼保障机制保证消费者在反垄断法中权益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