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改革的二重性、改革的破与立、改革的目的与手段、改革的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改革中的主体性与客观性、改革中的经济与政治、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总结了我国改革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坚持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浅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王振升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就必须改革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改革、完善现行的养老保...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任克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干部人事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现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要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探讨冯灼锋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是一个事关全局而又被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其从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一、农业、农村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一)农村改革的成功,为进行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改革是具有特定的任务和性质并在特定的时期内完成的社会变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这是中国改革的特殊性。中国的改革又是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改革又是特殊与一般的统一,既包含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特殊”,又包含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一般”。中国改革以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解决了或正在解决着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共同性的问题,从本世纪初至今天一直存在的“世纪难题”。一、提出“…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正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40周年之际,广东省党校系统党史学会6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在客家名城梅州市,纪念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40周年,围绕“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主题进行理论研讨。在3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就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与会同志认为,我国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进行社会…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分析对于正确把握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逐步解决发展生产力与僵化的户口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这一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矛盾,正确处理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正确把握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设想对于探讨市场经济下的户籍制度,户籍管理职能的划分,建立政策调节与法律约束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机制等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是发扬优势、革除弊端、大胆创新的过程。改革的性质决定了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决定了改革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改革,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培植改革的“微观理性”高云已经在实践中运作了十多年的中国改革事业,目的性经历了逐步清晰的过程,现在已清楚地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对于社会主义的自我改造与自我完善。应当说,从宏观上讲,改革的性质、内...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不论是作为科学的社会理想,还是作为现实的社会实践,都与全球化或世界性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对于社会主义的成长、发展乃至最后胜利,全球化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同时,全球化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和挑战。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大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从文化上、政治上增强竞争力;加快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发展机制;推动国际管理改革,为社会主义成果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真务实精神,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将我国社会主义带入了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新时代。 (一)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 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我国所进行的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全面改革。在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实是求是转变观念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四川省人事厅政研室编者按:在全国人事厅局长会上,人事部提出了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即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科学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13.
医院是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经营管理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针对当前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本文认为应进行几方面的改革。(一)所有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4.
张燕红 《前沿》2014,(5):28-30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列宁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以及对外开放的理论,指出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的重来源,并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必须依据国情不断创新与丰富,由此提出二者思想对现代社会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方针。在排除错误思潮干扰的同时,澄清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关系中,政治是手段,经济才是目的。三、改革是社会的全面改革,改革必须配套进行,某一环节的滞后,必然会影响整个改革的进程。四、只有深入改革,坚持发展,才能建立动态的持久稳定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张泽荣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现在,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我们认为,从总体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原...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安机关要增强改革意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处理好打击与防范的关系,强化公安工作,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华侨农林场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有利于促进华侨农林场改革与发展。侨联与海外华侨、华人有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的工作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开创新时期侨联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刍议姜润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会影响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当前,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当代企业家精神构建的几个层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改革是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企改革的关键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们注意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一项无先例可援的伟大创举,需要我们在企业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然而,对企业的改革首先是改革者自身的改革。这样,当代企业家精神问题被突显出来。当代企业家应具备什么样的精神才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爱国精神。改革是国有企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使企业自身摆脱困境和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