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一项特殊的不动产所有权,是物权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区分所有权人行使区分所有权和处理共同事务的自治权,成员权通过业主大会以及业主委员会等业主自治组织实现,业主管理规约是区分所有权人行使成员权的自治规则,当成员权得不到实现时,业主可通过质询或诉讼制度等方式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2.
蒋佩瑾 《学理论》2012,(12):90-91
产权式酒店是一种新型旅游地产,其法律关系复杂,在海南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五种类型。产权式酒店在海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促进海南产权式酒店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促进相关制度构建的建议,包括完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立法,健全信息透明制度,建立强制担保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城市小区车库的归属问题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物权法领域热点问题。虽然《物权法》对小区车库归属问题做了原则性的解释,但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小区车库的纠纷依然存在。在立法上应该明确小区车库归全体业主所有,小区车库受益93业主共有,这样才能明确解决小区车库的归属,对住宅小区管理的健康发展和确保住宅物业的保值增值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国有土地实行的是大一统的所有权管理制度,全部的国有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的所有权,而地方政府只能代表国家行使使用权和管理权,这种管理模式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作看似严密,但在实践中两者矛盾重重,国有土地所有权管理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方的积极性,提高国有土地管理效率,促进经济转型,有必要创新国有土地所有权分级管理模式:乡镇、县、市、省和中央政府可以对土地分级所有,并登记核实发放证明,以期能够规范国有土地所有权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朱雁新 《学理论》2010,(3):35-36
区分原则是国际人道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植根于人们对战争本质的理解认识,有关理论和立法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巳日臻成熟。理解区分原则的关键在于辨析“战斗员”、“非战斗员”、“平民”、“军事目标”和“民用物体”等的区别,在现代战争中,这些客体问的界限日益模糊,对区分原则的理解和适用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追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变迁与社会分工两个方面揭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产生的原因,同时进一步厘清当前农村各类股份合作制经济在分化、发展与变异中的趋势与问题,认为"一人一票"根源于劳动力产权,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并列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因此,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一股一票"还是"一人一票"决策机制的探讨只会导致股份合作制产权理论的困惑.在现实中必须以集体劳动者所有权为原则,并兼顾"一股一票"的资本所有权,才能避免集体资产的嬗变,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保证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集体劳动利益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公社的各种形式》中,分析了亚细亚、古代、日耳曼三种公社形式土地所有权的分割情况。马克思笔下的土地所有权分割,包含了广义土地所有权分割(即土地所有权内容分割)和狭义土地所有权分割(即土地所有权级次分割)两个层次,是土地所有权在共同体和成员之间的分配。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级次分割理论,对我国当前新经营主体背景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农地所有制度创新研究的总结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对农地所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围绕不同的所有权主体,分别提出了以农民、集体、国家,作为所有权的主体的观点,以及多元主体论和弱化所有权的观点。笔者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种观点作了辩证的评价,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私人所有权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在安全、自由、平等等理念的指导下,对我国的私人所有权制度加以完善。统一私人所有权的名称内涵,提升其法律地位,加强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的采矿权市场准人法律制度有尚待完善之处:对出让的矿产之财产权利的法律性质的定性,值得商榷,把出让矿产的财产权利同采矿行政许可混在一起,致使国有矿产资源资产大量流失;把取得特定矿区矿产的财产权作为矿山企业成立的必要条件,混淆了主体法与客体法的功能界限;“采矿权”市场准人条件不明确,不利于约束行政许可中的暗箱操作。我国应实行矿产所有权出让。把矿产所有权出让从采矿行政许可中分离出来。不将取得矿产的所有权作为矿山企业成立的必要条件。明确规定矿产所有权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9,(10)
利益与权力并不是政治学专属的研究领域,相反,也是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而占有与支配及其关系也是分析利益时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原始群时代,人类群体并没有形成占有。直到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及阶级、统治、奴役关系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占有才开始出现。占有是一人与物针对他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即是指他的所有权。而支配很可能并没有他的所有权,但是在很多方面,他可能起到比所有权更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占有与支配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中的利益分配,以便进一步实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所有权的历史考察,可以正本溯源,明晰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演进的历史。在目前实践中,"国家所有、政府办理"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所有权管理模式虽有其合理性,但是存在产权归属模糊、产权管理不科学等弊端,容易导致财政补助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和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在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应当采用"法人所有、法人管理"的模式,并应在此基础上完善基金管理与监督制度,以保证基金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杨立新 《团结》2006,(4):33-35
一、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发展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土地私有阶段。这一时期,是用革命的手段把土地从地主那里夺过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土豪,分田地”。这是我国第一次解决农村土地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土地权利制度,其特点是,农民是土地的主人,是所有权人。2.集体化阶段。这就是互助组、合作社、公社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人地关系比现在相对宽松,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人民公社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实现国家对乡村一级的统一治理,提取农业的产业剩余,用于支持工业化进程。农村在长时…  相似文献   

14.
所有权保留制度是市场经济中具有重大价值的法律制度。但其在制度完善上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针对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研究就还存在各种的学说。从所有权转移的角度看,所有权保留是一种附停止条件的所有权转移;从出卖人所保留的所有权特性角度看,出卖人保留的所有权是担保特权。  相似文献   

15.
彭旭林 《学理论》2013,(24):133-13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基础建设需要更多的土地供应,特别是在农村的城镇化过程中,限于我国法律的规定,人为将农村城镇化过程的土地需求与征地进行捆绑,造成了城镇化用地必须经过征地得以解决的认识误区,实际上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分离,而征地只能严格适用于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情况,因此其他农村用地则需要通过使用权的过渡进行改变,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因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高军 《团结》2013,(1):48-51
"财政为庶政之母",政府的存在与正常运转仰赖于健全的财政。历史上,根据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所有权者国家、企业国家、税收国家三种类型。古代国家以所有权人身份行使统治权,对于其管辖领域内的一切财产具有获取、分配及使用的权力,因此被称为所有权者国家。企业国家是将生产工具收归国有,独占企业经营权,并以其收入作为财政主要来源,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归为这类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2)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现代化理论则是二战后全球化高潮背景下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框架。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要归结于人这个主体。可见,现代化也不仅仅是单方面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要真正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本文在分析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出发,指出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并从建构原则、目标选择和基本途径等方面提出如何建构我国人的现代化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姗姗 《学理论》2012,(14):107-108
区分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物权变动效力区分原则以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为理论基础,能有效保护第三人利益、非违约方利益及交易安全,有利于形成有机统一的民法财产法体系。对区分原则内涵、理论基础、实践意义的研究有利于物权变动效力区分原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不断放大,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宅基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土地征收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对以上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试着探寻引起目前诸多问题矛盾的根源所在,并针对该根源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完善我国土地基本制度从而解决目前多种纷争。  相似文献   

20.
信春雨  袁世华 《学理论》2012,(29):120-121,160
产权酒店膨胀式的发展使其偏离了本来轨道,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质疑。鉴于产权酒店在物理结构和法律关系上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为使产权酒店健康持续发展,可以考虑引入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