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9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病逝.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因病去世.4日,乌举行盛大国葬.8日,本应按顺序任总统的参议院主席尤尔达舍夫主动放弃资格,总理米尔济约耶夫被任命为代总统.9日,乌兹别克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将于12月4日举行新总统大选.卡里莫夫自1991年开始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是中亚地区的政治强人.在其任总统期间,乌兹别克斯坦在国内推进改革,在国际上奉行独立外交.尽管因为长期执政导致怨言不断,但卡里莫夫在国内外仍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后卡里莫夫时代的乌兹别克斯坦走向.美俄等国借机展开葬礼外交,试图影响或插手乌兹别克斯坦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
萨科齐于2007年5月当选法国总统,他敢说敢为,并有着比其前任更浓的爱国情结。这些因素将深刻地影响萨科齐的外交决策。根据萨科齐在以往内阁中的表现、总统竞选时的纲领以及执政几个月以来的作为,可以初步判断,未来萨科齐将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法国内政上,外交将是其用心较少的领域。他将着力稳定法国与德国、中国等国的关系,法美关系也将会得到修复和提升;在欧盟问题上,萨科齐以制定"迷你宪法"作为主要努力目标,并试图通过主导欧盟改革条约,为法国争取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3.
2015年3月29日,乌兹别克斯坦换届总统选举如期举行,现任总统伊斯拉姆·卡里莫夫以90.39%的超高得票率赢得大选.①卡里莫夫是一位苏联时期的国家领导人,至今已执政25年,可谓乌政坛的政治常青树.近年来迫于西方政治压力和国内改革需要,他对内加快民主政治改革步伐,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打造和谐的民主社会;对外实行睦邻友好的多元化平衡外交,力争在大国博弈中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未来,随着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接班人的选定、如何减少恐怖威胁和怎样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将成为卡里莫夫总统新任内面临的几大棘手问题,这也是再次考验他执政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国安会)是依据1947年《国家安全法》设立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决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所辖的与国家安全事务相关的机构中,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地位最为重要,是唯一的法定机构,①也是二战以来美国总统进行外交决策所依赖的关键机构.②事实上,作为美国总统制定有关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的工具,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运作方式依照此后美国历届总统的国家管理方式和习惯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巴西外交型智库对巴西外交政策的影响是国内学者较少研究的领域,然而,全面理解巴西外交政策的制定,越来越不能忽视巴西外交型智库的功能和作用。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巴西自身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政治和利益团体开始关注巴西政府的外交政策,巴西外交政策决策过程也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外交型智库在巴西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面对一些国际关系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巴西外交型智库将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巴西外交型智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对外交政策决策施加影响:一是采取多种公开手段向外交政策的决策者和普通公众传递智库的观点、主张和策略,二是作为政治沟通的有效工具,疏通利益表达并为政府的外交决策提供支撑和依据。但是,巴西智库仍存在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限制性因素:外交政策决策传统的束缚,智库发展的资金限制,智库政策导向严重,巴西传统外交政策更多地关注欧美大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交中的地方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国际观察》2007,5(4):42-47
全球化论者认为,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球化时代日益被削弱,原本属于国家的权力发生了多向度的失散,通过向上和向下移交权威,中央外交正在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当代外交中,"分层"现象日益突出.中国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中央政府的"分权"使得地方政府不但获得了利益目标,而且也拥有了地方资源配置控制权,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城市在参与对外事务中可以获得国际利益,也对中央外交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在中国现行外交政策中实现中央与地方"共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宗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从"放逐"到"回归"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宗教与外交关系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评述,进而从外交理念、外交决策、外交运行机制三个视角分析了宗教对外交的影响。在外交理念层面,宗教构成了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深层次结构,宗教价值观作为文化价值观的内核,深刻影响了国家外交政策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判断。在外交决策层面,宗教的作用由于各国外交决策机制各不相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政教合一国家,宗教对外交决策机制的影响具有主导性、直接性的特点;在政教分离国家,尤其是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国家,宗教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则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的特征。宗教对外交运行机制的影响更为复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宗教在外交议题和目标确定、社会动员、组织实施三个环节发挥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外交决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在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基础之上,是西方国家对于外交决策实行监督制约的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对于西方国家外交政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这一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包括议会监督、政府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其主要功能是:监督外交决策和决策机构是否依法行使外交决策权,以及在执行外交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保证外交决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促使外交决策者根据客观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调节和平衡国内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与需求。西方国家外交决策监督制约机制由于自身存在着阶级局限性以及种种弊端,因而其监督制约效能又存在着有限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资本、技术在全球的迅速扩散,国家间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交融,各国外交战略的利益重合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从本国现实利益出发,以合作共赢为特征的务实外交方兴未艾。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执政后,在坚持自苏西洛总统以来印尼"全方位外交"的基础上,推行务实外交,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务实外交以经济外交为中心,夯实以东盟为中心的中等强国多边外交舞台,着力推行人文外交和海洋外交,努力将印尼打造成为地区领袖国家,有效提高印尼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深化印尼同域内、域外各国的外交关系,推动了印尼外交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角色理论"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界分析国家外交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范式。在角色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影响一国外交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变量主要是基于国家角色定位基础之上的角色身份与角色预期。本文通过考察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角色定位,分别分析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层次影响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外交决策中角色身份与角色预期的变化。在国内政治层面,影响俄罗斯能源外交角色身份的主要是其决策参与者,包括俄罗斯总统、中央官僚机构、大型国有能源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在国际政治层面,影响俄罗斯能源外交角色预期的主要是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对话机制、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结构的认知以及与西方能源关系的变化。本文通过角色理论的分析范式总结了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外交的决策逻辑并将中俄近年来能源合作取得突破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一决策逻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