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23-24
在改革开放初期,天津按照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努力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六五”期间,天津对轻工业发展实行了“六个优先”政策,经过10余年对轻工业大量固定资产投入,到1990年天津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3.4倍,年均递增13%,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重工业。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与我国经济的三次重大调整郭学旺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进行过三次重大调整,即:1961年至1965年的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指导方针的第一次调整;1979年至1984年的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为方针的第二次调整;198...  相似文献   

3.
宋伦 《党史纵横》2002,(9):42-43
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了克服“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工作“八字方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之一,从实际出发,对“八字方针”的形成以及解决“大跃进”带来的诸多问题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富春与经济工作“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形成1960年,即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大跃进”运动的最后一年,国家的经济业已陷入极度困难的境地。这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海扩大会议前夕的中央座谈会上,李富春在发言中十分尖税…  相似文献   

4.
《党史天地》2009,(6):42-45
196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出现巨大、恶性滑坡,事实证明挟持着沉重惯性的超速度经济巨轮必须急煞车,必须对实在高不可及的高指标进行调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但是,到了1961年,在当时党内,尤其在高层领导人之间,在实际工作中对全国经济形势的认识,特别是对“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是有明显分歧的。为了统一对“大跃进”的认识。认真规划经济建设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解决党内存在的认识分歧。  相似文献   

5.
睢城 《世纪风采》2011,(12):10-15
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为了克服困难,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小平,为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煦  苏峰 《北京党史》2008,(4):19-23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国民经济再次出现违背客观实际、急于求成的冒进倾向。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及时发现这种倾向,推动国民经济实行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这次调整不仅较好地解决了1978年出现的“洋冒进”,而且初步克服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及以前经济建设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富春与国民经济调整的起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初李富春开始觉察“大跃进”中的问题,主张冷热结合、全面安排各方面建设,并最早提出整顿建议和六字方针;经过周恩来补充,六字方针正式形成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针对初期调整的徘徊局面,李富春又提出“退够”的主张,为国民经济调整的起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了克服国民经济方面的严重困难,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从实际出发,对“八字方针”的形成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调整起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刘明钢 《世纪风采》2008,(11):10-14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使罔民经济陷入困境。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闲难,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同民经济进行调整。但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不统一,调整措施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整个经济状况仍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来统一思想,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央为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困难,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工作“八字方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之一,从实际出发,对“八字方针”的形成以及国民经济的调整起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了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困难,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工作“八字方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之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八字方针”的形成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调整起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沙敏 《北京党史》2012,(4):45-47
一、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和“双百”方针。不断推陈出新 1949年5月.北京市文艺工作委员会创建.统一领导北京市的文艺工作。成立初期,文艺工作委员会明确提出北京市工厂文艺方针——“写自己、演自己、唱自己”。工厂文艺工作委员会派出60多位青年艺术工作者下厂(包括文委干部在内)帮助工人进行文艺创作.并产生了一大批源于工人生活、贴近212厂实际的剧本和曲艺等戏剧文艺作品。同年8月,市文委抽调部分干部组成“旧剧科”,负责北京市的戏曲改革、审查剧本等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3.
《福建理论学习》2009,(10):F0003-F0003
厦门劳教所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把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作为切人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创建活动。2006、2008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厦门市“文明单位标兵”.200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所确定的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是一个积极的方针,它将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持续地、稳定地向前发展。国民经济调整的思想首先是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使整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没有及时清除“左”的影响,造成了一九七八年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1999,(1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1999年10月11日公布迎接澳门回归祖国的标语口号。标语口号共10条:1.热烈庆祝我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澳门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国耻,澳门进入历史新纪元3.澳门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4.“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创举5.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实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保持澳门长期稳定发展6.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7.澳门基本法是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8.学习澳门基本法宣传澳门基本法贯彻澳门基本法9.同喜同庆迎…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武钢冶金渣公司开展自主承包经营的第二年.“十二五”是公司持续做强做精二次资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重要时期.公司提出“责任、创新、效益”,牢固树立“责任是基石,创新是核心.效益是目标”的思想意识.公司团总支围绕六字方针总结出青年工作必须“践行责任.加快创新.突出效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团总支决定从以下方面开展团员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17.
鲁山县运用“五字”方针对全县30个后进村进行集中整顿,确保“4+2”工作法顺利推进。一是对症下药“调”。把增进团结、提高能力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对后进村“两委”中能力不强、闹不团结、无所作为和工作滞后的班子成员,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二是拓宽渠道“选”。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山东)》2007,(1):F0002-F0002
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东铺社区位于长清主城区东南部。于2005年9月撤村设居.现有居民326户,1280人,年人均收入5500元。2005年以来,该社区紧紧围绕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市、区委及文昌街道党工委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依托“城中村”改造,  相似文献   

19.
司警涛 《世纪桥》2011,(4):28-33
由于“大跃进”及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中国国民经济遇到很大困难,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自然成为这次调整的重点之一。黑龙江省人民在省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调整农业,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白云边酒厂实行了“国有股份退出,民有民营的产权制度改革。改制后.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边)党委明确提出“抓党建、抓发展”的两手抓的方针,把国有企业党建模式整体移植到民营企业,争创“发展强、党建强”的“双强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