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菲科的问题时沉着而坚定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个简洁而睿智的回答,让人民领袖的无私情怀、无畏勇气和无愧担当跃然而出,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强烈反响和共鸣。从梁家河村支书到世界最大执政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几十  相似文献   

2.
2019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临近结束时,菲科提出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回应道:"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一赤诚的回答受到了国内外广泛赞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同志对自己的要求,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心声,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注解.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9,(4)
<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2日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回答的一句话。习近平主席讲的"无我"是忘我,随时牺牲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精神,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情怀。秉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访问意大利时,习近平总书记的坦荡之言,不仅向世界传递了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也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砥砺奋进的信心与力量。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功;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境。习近平总书记讲这句话的背景,也有两个"非常"——"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作了一番有趣的探究:"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以此观之,"有我之境"主要是"我"的色彩太浓,时时事事有个"我"的影子。而"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5.
<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最新表达。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论述,既反映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又彰显新时代伦理特征,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生动表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蕴含了"正其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主席今年初在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境界和担当。这种无我,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人民至上的宏大格局,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标杆。我们都应自觉对标对表,找准人生方位,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格是人格境界,局是胸怀视野,格局就是人生的眼界和气魄,也是看待人生的态度和方法,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体现。格局决定结局。格局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8.
正3月2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问题时强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稍作停顿,他继续讲道,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此言一出,引发广大党员干部热议,更为新时代当好担当作为、竭诚惠民的好干部树立了标杆和典范。  相似文献   

9.
重要言论     
《湘潮》2019,(4)
正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的讲话(3月22日)  相似文献   

10.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是习近平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其理论基础来自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肯定,历史渊源来自于党的几代领导核心伟大的人民情怀的精神传承,现实意义在于为面向新时代的全面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榜样力量。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人民观在历史的呼唤中蕴蓄而生,在时代的号角中展露光芒,在人民的期盼中淬炼成钢。他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习近平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含着现实的生成逻辑:其中理论逻辑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实践逻辑有我国主要矛盾的历程演变和习近平自身从政的阅历;历史逻辑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世界逻辑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共建美好世界的强烈愿望。习近平人民观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方面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习近平人民观对于新时代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2.
家国两相依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二○二三年新年贺词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本期选编了一组发生在各时期各领域的家国情怀故事,以此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树立责任意识,并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担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21,(7)
正"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三个"不负",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  相似文献   

14.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0年新年贺词,并提出"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表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圆梦全面小康的决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一年,对党员干部来说,怎样才能不负韶华?最为重要的是扛起责任。要守住初心、担起使命、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对此作出强调,并将其上升为全面依法治国全局部署的重要举措。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法治工作的部署,从"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到"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从"政法队伍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论断无疑都是围绕着新十六字  相似文献   

17.
张鸿飞 《唯实》2022,(1):28-3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伟大品质,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2个字,字字千钧、直抵人心,这是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标识了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起点,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集中概括。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家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强调人品要同作品相统一,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加强自我修养,不负时代和人民。树立正确的德艺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正每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都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挥好骨干作用,以实际行动作出回答。带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人贵有志,志贵有恒,有志者事竟成。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李大钊同志的"青春"说,激励着觉醒年代的人们把"求达于真理"作为"人生之最高理想"。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