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起马拉松案件。13年中,公安机关侦查了4年10个月,市、县检察院退补7次,省、市两级检察院抗诉两次,省、市、县三级法院审了5次,至今不能了结。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起案件反反复复,久拖不决呢?这是河南省检察院首例无罪抗诉案件,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无罪抗诉案,是什么原因让省级检察院抓住不放,关注这起案件近8年之久?这是十四年前轰动中原的系列抢劫案,可这起系列抢劫案的“主犯”一直申诉不止,已经服刑十三年的他到底有罪与否……  相似文献   

2.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0,(20):46-47
60多年前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一起谋杀案。至今悬而未破。一本凶手寄给警方的通讯录,能否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起普通的因伤害致人死亡刑事案件,谁是犯罪嫌疑人一查即明,可为使凶手得到惩处,被害人亲属却被迫踏上八年漫漫申诉之路。 33位全国人大代表、8位河南省人大代表为此案奔走呼吁达六年之久仍无结果。“豁出去代表不当,也要把冤伸到底。”一位即将离任的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悲愤不已。 此案惊动了从中央到省、市各级高层领导。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曾先后3次做出重要批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全国人大信访局、河南省检察院等各级政法机关领导相继批示督办,案件依然进展缓慢。 这是一桩怎样的命案?  相似文献   

4.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3,(17):44-45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些州相继发生命案,这些案件看起来似乎没有丝毫关联。在两名凶手被法院判刑后,当地媒体却收到了真正凶手的匿名信。谁是真正的杀人凶手?遇害的单身母亲1995年3月10日,在距离美国华盛顿州温哥华市以  相似文献   

5.
面具(5)     
张志浩 《江淮法治》2012,(20):51-53
冬日,一声尖叫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粪堆里藏着死人的胳膊,数日之后又陆续发现同一个被害人的其他尸块。警方发现,与精确的分尸手法不同,死者脸皮被残忍地剥去,刀法杂乱无章。不久,城里又接连发生了护士裸死案、女教师坠楼案、小区灭门案等离奇惨案,一时间舆情沸腾,人心惶惶。这些案件与碎尸案到底有无内在联系?凶手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年轻法医浩哥奉命出击,仔细凝听每一个死者挣扎中传递的讯息,耐心寻查凶手遗留的蛛丝马迹,一步步走进真相,揭开凶手的面具……  相似文献   

6.
邮寄死亡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2,(10):48-49
20世纪70年代末,一起邮包爆炸案件逐渐引发为一场不可捉摸、长达数年的连环邮寄爆炸案。系列爆炸案引起了美国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师生无比的恐惧,也使政府机关倍感压力巨大。1996年,这一案件最终因为凶手的被捕而结束。然而,案件的背后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柳河 《检察风云》2006,(14):44-47
2006年1月27日,瓦房店市公路运输管理所(简称运管所),向在一次车祸中死亡人员的亲属支付了国家赔偿金人民币33万元。而造成这起车毁人亡事故的负责人该所副所长李景和,也于2006年4月29日被法院判处犯有滥用职权罪。据悉,此案在全国尚属首例。这到底是怎样一起案件呢?  相似文献   

8.
那是8年前的腊月二十八,地处安徽省太和县城东北40公里的黄连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一家6口全部被人放火活活烧死在屋内。此案在当地引起了极大震动,公安部将此案作为挂牌督办案件。在此后的8年里,警方一直在努力缉捕杀人凶手。今年4月,警方终于在广东将凶手缉拿归案。随着凶手落入法网,一起因恋爱不成而导致的纵火杀人案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9.
马进 《法治与社会》2004,(12):30-32
2004年7月3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杨继兰"模拟实验"推翻三年冤案的民事诉讼.此前,这位命运坎坷的女子和丈夫、律师一起,促成了一个由多位法学家、司法鉴定专家主持的、在国内罕见的"案件模拟实验"的司法实践.这使得这位被凶手致残的39岁的女性终于获得在公安部门重新报案、在法院重新审理本案的资格,一个表面上柔弱的女子使这如山铁案得以"咸鱼翻身",伤害她的凶手也终于落入法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6日,北方滨城一居民全家3口被杀。警方很快侦破此案,缉拿了凶手。这桩案件的起因是由于凶手与被害女主人的畸恋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11.
曾经“并肩作战”的当事人和其代理律师,在案件或胜诉或和解之后,为代理费问题竟“反目成仇、对簿公堂”,角色的反差与不该演进的过程,近年来却频频走入公众的视线。贺少林就是这诸多律师当中的一位,4年多的艰难维权,让他尝尽了酸甜苦辣,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至今,案子仍未尘埃落定,贺律师也依然没有却步。这又一起“律师成原告,原告当被告”的案件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风险代理”惹的祸,还是“诚信链条”的断裂,抑或是新“杨白劳”式思维的熏陶?也许社会和谐与诚信的大旗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有责任竖起。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26日上午,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张灶村的吴永胜老汉,来到派出所自首,称十年前发生在邻镇的一起"硫酸毁容案"系其所为。接待民警记忆犹新:1998年2月是发生了一起"硫酸毁容案",并在当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公安部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走访,但未能破案。未料,事隔十年,就在人们已经淡忘时,竟然有人主动上门投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湖南省衡阳市郊区东方红渔场附近的常家山防空洞内发现一具尸体,面部尸骨显露,其状惨不忍睹。消息传开,震惊衡阳。经破案后了解到这是一起凶杀案件。受害者刘雪梅,是一个十七岁的待业女青年;凶手刘斌,男,现年十九岁衡阳酒精厂工人。现在,人们不禁要问:“刘雪梅为什么会惨遭刘斌的杀害呢?”  相似文献   

14.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2,(19):42-43
2012年9月6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地方法院的一次判决揭开了一个沉寂8年的未解之谜。 2007年年末,美国伊利诺伊州威尔县发生了一起人员失踪案。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全美国的关注,由此又引出了警方对发生在2004年的一起意外死亡案件的调查。这两起案件有什么联系?凶犯到底是谁?谜案从失踪者斯泰茜开始。  相似文献   

15.
破案最关键的是从现场提取痕迹物证,寻查因果关系,发现案件线索。如果一起暴力案件是“零痕迹现场”,凶手既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又是流窜作案且与被害人无任何关系,此案该如何侦破?日前,河北邯郸警方就碰到了这样一起抢劫杀人案。不出两天民警就把案犯擒获。面对突然而至的民警,连案犯都感到不可思议:“真快啊,奇啦怪了,我服了!你们咋知道是我干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2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2名犯罪嫌疑人死刑。这两名凶手从杭州到上海徒步3天3夜,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血案。一路上,他们究竟如何走到上海?上海警方又是怎样克难攻坚,在7日后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相似文献   

17.
面具(8)     
冬日,一声尖叫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粪堆里藏着死人的胳膊,数日之后又陆续发现同一个被害人的其他尸块。警方发现,与精确的分尸手法不同,死者脸皮被残忍地剥去,刀法杂乱无章。不久,城里又接连发生了护士裸死案、女教师坠楼案、小区灭门案等离奇惨案,一时间舆情沸腾,人心惶惶。这些案件与碎尸案到底有无内在联系?凶手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年轻法医浩哥奉命出  相似文献   

18.
我平常并不留心法律,《刑法》也仅仅在组织学习时听过一遍,印象极浅。直到二弟、长侄被害——一起罕见的继室残杀丈夫继子案发生,急惶惶请求从快从严惩办凶手,有人提醒我说凶手是孕妇,“不适用死刑”,这才知道《刑法》有个第44条,后半部分写  相似文献   

19.
这是我国首例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通 过现场模拟鉴定平反3年冤案的案件。 2004年7月13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 "案件模拟现场"做依据,为一位弱女子洗清了3 年冤情,伤害她的凶手终于落入法网……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正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这起案件的原被告双方是一家人。他们争议的核心就是一个叫赵龙的少年,他到底是这家人的儿子,还是这家人的孙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