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晋江市新社会阶层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参政意识逐渐增强,对政治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然而,作为新利益体的代表,其功利型政治参与多,有序参政意识较淡薄,参政渠道不够通畅,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低。进一步加强新社会阶层人士参政议政,要在思想上引导鼓励,不断提高新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素养;在政治上关心培养,对个别突出的给予政治体制内安排;在机制上广泛联系,充分保障新阶层代表人士的利益诉求;在工作方法上逐步推进,探索渐进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在自身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逐步进入了国家的政治生活。由于他们参与政治的根本动因是追求其经济利益,目前参政渠道又不够畅通,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参与呈现出功利性、不合法、非理性等特点。因此,扩大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途径,引导他们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黄洋 《唯实》2012,(10):14-18
扩大新的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需要深入研究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在主体、载体、途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新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人员数量、质量,扩大现有政治参与载体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吸纳量,在新的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政治参与的组织制度,在中共党组织中增设管理和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的专门工作机构,依托社区构建党政机关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网络,建设针对新的社会阶层的互动媒体。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5,(11)
<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新兴业态也随之快速发展,大量新的社会群体应运而生,称之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主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做好新的社会阶层党建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稳妥建立健全新的社会阶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在市场经济中这些新阶层人士也呈现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执政党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  相似文献   

6.
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优势。政协委员聚集了社会各界的优秀人士,包括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  相似文献   

7.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变革社会中的先富群体,对政治的渴求非常强烈。在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中从基础性政治主体中分离,转向代表性政治主体,从建立私人领域的政治合法性成为公共政治领域的代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在党政部门任职、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制度性安排形式成为代表性政治主体。也通过在权力机关寻找代理人、关系网络以及公益性活动等非制度形式成为间接的代表性政治主体。面对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政治体系必须提高开放程度,增强吸纳能力,将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代表性政治主体纳入其中,同时,也需要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代表性政治主体的素质和政治能力,克服在行使权力和参与政治过程中的功利主义以及政治腐化现象,真正做到负载民意。  相似文献   

8.
一、新社会阶层人员的构成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这六大类别社会阶层,在财产状况、文化层次、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做好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也更为紧迫。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与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助手,应自觉担负起做好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这里试就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0.
信息荟萃     
最大限度团结新社会阶层中共中央2006年11月28日颁发了《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要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  相似文献   

11.
《党政干部学刊》2006,(10):24-25
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人在最近召开的会议上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目前全国私营企业450万家,投资人1100万,自由职业者大约100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2.
《党建文汇》2014,(6):F0003-F0003
2月18日,省委统战部、省委宣传部、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省经信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中小企业厅、省工商局、省工商联联合表彰了第四届“建设者奖章”获得者。近年来,辽宁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3.
浅议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继舜 《新视野》2002,(5):61-63
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相应的政治安排,是新形势下党的统一战线求发展的高度,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是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大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一、政治安排的意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猛发又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由过去的“补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予以政治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在眉睫。因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也就更加艰巨而复杂。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要按照“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着眼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帮助教育他们树立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做到“爱国、敬业、守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意义重大 辽宁要在未来五年到十年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全省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配置好并充分发挥出来,使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出贡献。这理所当然地包括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他们所创造的财富都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团体的自身优势: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能有效提高新社会阶层的政策业务和知识水平等6个方面剖析了社会团体凝聚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作用。对进一步提高社会团体凝聚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提出五点思考:三个更加关注、做好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政治思想工作、建好一支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紧紧依靠社区这个阵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也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地位、作用及他们的特点,进而提出了对他们实行统战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伴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新社会阶层政治引导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政治引导工作,不仅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新社会阶层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新的增长点,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可以把这支新生力量凝聚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其中的优秀分子有入党的愿望并提出申请 ,但很多人对吸取新社会阶层人员入党存有疑虑 ,新社会阶层所处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不平衡 ,亟待加强 ,对在新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标准和程序 ,也有待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金霞 《党史文苑》2005,(1):73-7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也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地位、作用及他们的特点,进而提出了对他们实行统战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