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检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政治改革问题。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可以从反腐败、政党转型、政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纪检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在现行制度空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权威主导是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最优选择,权威主导模式契合了转型中国的政治发展特征和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特点,自上而下地为纪检体制改革提供顶层设计、执行策略和行动示范。推进我国纪检体制改革应走反思性改革和伴生性改革相结合的道路,以问题为导向,告别单向性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方法,立足于政党转型和政治发展对纪检体制改革进程进行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2.
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在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获得的重要经验与反思。现阶段,须不断加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体建设,不断完善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同时注重实现中央与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协调共进,才能真正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所发表的公报强调,机构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应然判断,这个取向无疑是正确的。作为事实判断,则有一些条件需要满足。因为机构改革本身并不能无条件地变成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单纯地对机构进行简单地加加减减就算不上是政体改革,机构改革的方向如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就更算不上是政治体制改革。每个国家、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机构改革的事例,但是这些改  相似文献   

4.
姚臻 《传承》2009,(22):126-127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地进行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效仿西方的多党政治、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而"毕其功于一役"地进行激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八年来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和推动下逐步展开的,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原有的政治体制日益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因此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同时也推动着政治体制改革。然而在这种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前提下出台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则将更多地考虑政治实体的运行机制和效率,而可能会忽略从宏观角度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的政治文化,民族心态和社会习惯的作用,从而有可能使政治体制改革受制于此,造成新的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6.
姚臻 《传承》2009,(11)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模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地进行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效仿西方的多党政治、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而"毕其功于一役"地进行激进式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对于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后发性现代化发展国家来说,政府自身的总体素质对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是全面改革,其最大特点是追求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邓小平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这种改革理念:“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显然,这里所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  相似文献   

8.
<正> 上海政治学学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王邦佐教授日前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以民主和效率为目标,通过政权体制改革,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机构效率。改革要使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政治决策中充分地反映出来,政府要高效率地予以实施。因此,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党政职能分开,权力下放等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迫切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那么,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推进?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如何开拓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这是每人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中国人着力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改革的难点所在。一、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条件纵观现代政治民主发展历史,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上有这样两种模式:行政改革优先,还是政治民主化优先。行政改革优先首先解决的是政府行政能力问题,这就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惩治政府内部腐败,强化政有内部管理,健全法制和制约机制,从而建立一个有权威…  相似文献   

10.
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胜利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回答各异。我们以为,对政治体制改革可作多层次多方位的理解,但其最高目标是实现政治民主化。本文所探讨的便是政治民主化作为最高目标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将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而改革、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真研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与改革、完善党的的组织制度的关系,对于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二十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党的十五大从我国跨世纪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再次明确了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发展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内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行的改革。从理论上讲,政治体制需要改革。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是一种人民享有国家政治权力、符合广…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观的特征 ,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观 ,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完整性完整性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观首要的特征。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绝不是只言片语 ,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不仅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而且还阐明了目标和内容等 ,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方向、有保证、有中…  相似文献   

14.
《人大建设》2006,(6):55-55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近期的《中国新闻周刊》上撰文说,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绝不是某些人理解或主张的政权更迭。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要有政府和公民的广泛参与才会逐渐取得成效。政洽体制改革也不同于历史上的政治运动,而是应按照宪法精神和框架稳步、有序地进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携手并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需要进一步聚焦到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上来,而这不仅要靠经济体制改革本身,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之间的差异,选取好改革的切入口和关键点,审慎、渐进、坚定地推进整体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边疆 《前沿》1998,(11)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邓小平在构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时是尊重和服从经济发展规律的。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不是孤立地从政治角度提出的,而是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的。实际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7.
刘海芸 《前进》2008,(5):44-4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七党报告对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总体布局和总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首先从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巨大成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实质进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县级综合改革是我国改革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住当前机遇,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科学地制定、完善并真正用好县级综合改革的配套政策,是尽快建立县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推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成龙 《岭南学刊》2012,(3):13-15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它却关涉着深层的政治问题。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已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着眼于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具体来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