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立足之魂。在企业发展中品牌的打造、形象的树立、价值观的体现等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都需要不断建设、发展、深化、宣传。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崛起,给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山西焦煤牢牢把握潮流,利用融媒体造势,创新企业文化传播路径,全方位提升企业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一、在企业文化与品牌传播上所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成都的生态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与民间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源的品牌战略提供了可行性。从文化资源品牌转化到文化产品品牌要经历品牌定位、策划、营销、宣传、维护、延伸的阶段性连续演进的过程.有其内在成长机理。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内涵深厚丰富.文化样式特色鲜明,文化资源品牌极具个性。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儿个在全国有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打拼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但文化产品的品牌化程度及规模、结构等,还是与自。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我们要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行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文化资源数据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之路。此外,还要利用互联网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国际文化品牌,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荣丽 《当代广西》2011,(19):62-62
作为广西房地产互联网最大的品牌之一,住朋网(www.zp365.com)拥有全区6大房地产互联网品牌中的4个,分别为旗下的住朋购友、众品网、广西房产街、广西房地产信息网,占到广西房地产互联网广告市场份额的70%,处于绝对领先位置。是什么原因使其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我们可从住朋网的三大战略抉择来了解。  相似文献   

5.
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政府需秉承创新理念,树立全新的资源和制度理念,同时,需要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四大路径出发,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养分,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借助互联网时代的高新技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打造文创品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以及党和国家的舆论引导力带来严峻考验。加强网络监管.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先进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空间的舆论导向力.营造和谐网络文化环境.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品牌建设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春天物业公司用企业文化来引领经营、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春天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8.
在遵循尊重历史、传承文化、有利发展、社会认同等原则的基础上,将小窑湾国际商务中心区更名为卧龙湾国际商务中心区.这既符合地名更迭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也顺应了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我们要充分借鉴其他城市更名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卧龙湾国际商务中心区及文化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超越式"传承与创新: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区域特色的发展潜力,促进生活型服务"走出去";积极运用互联网,创新生产工艺和商业模式,弘扬民族、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线上线下互动传播中国品牌等。执着专一的"工匠精神"正在成为文化创造的主流:在文艺界,淡泊名利、摒弃浮躁、认真严肃考虑的创作态度的"工匠精神"日益成为文艺工作者们的普遍共识,文艺作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10.
"多彩贵州"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对"多彩贵州"品牌的相关探讨主要集中在"多彩贵州"各类活动的报道述评以及"多彩贵州"品牌的内涵、发展演进、策略对策、"多彩贵州"产业化等方面。有关"多彩贵州"的品牌价值、定位、战略等方面的研究甚少涉及或未能深入和系统。"多彩贵州"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强对"多彩贵州"品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延展性、"多彩贵州"文化形态和传播范式以及"多彩贵州"品牌与本土高校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立足本地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打造泽山文化品牌,建设生态效益美观村庄,在强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少博 《前沿》2010,(3):89-91
21世纪随着中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巨头涌入中国市场。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品牌的激烈竞争,只有大力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全力塑造民族品牌形象,才能克服竞争中的同质化制约,取得更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本文从品牌文化建设的常见误区谈起,重点阐释了塑造民族品牌形象的三大文化策略:个性化文化策略、可持续性发展文化策略及兼容性文化策略。提出以传统民族文化精髓为核心,以品牌特质为核心,以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的文化概念;倡导品牌设计中的绿色文化概念,品牌行为上的森林法则概念以及品牌营销中的公益文化概念;主张在品牌国际化战略过程中,通过品牌翻译、品牌传播、促销活动本土化等举措实现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最终使品牌文化转化成民族品牌的强势营销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催生新文化业态,让文化消费步入"网络时代",面对互联网文化消费时代,我们应通过扶持主体、鼓励创新、善用技术、强化监管等方式,促进互联网文化消费升级,确保互联网文化消费稳步、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14.
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是这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民俗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宣传和形象建构并不容易,必须通过文化品牌打造形成地方民俗文化的共同意象和符号,才能增加地方民俗文化的识别度,扩大地方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文化品牌的本质和功能,对于民俗文化的区域品牌建构需要经过民俗文化选择、文化内涵提炼、文化品牌市场定位、文化精英引领、促进多元文化主体参与等程序。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软实力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更是城市参与当前和未来城市竞争的明智选择。提升大连城市软实力对增强大连城市竞争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应主要从把握大连城市软实力建设的内涵和地位.提炼城市精神、培育城市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加强大连城市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符号,是一种商品在同类商品中鹤立鸡群的明显标志,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表现为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的竞争。企业要发展,要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增强品牌意识,深入研究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文化。前不久,到天津纺织系统已有的10个品牌生产企业,对品牌运作现状、制约品牌发展因素及如何提升品牌文化,做强、做大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一次调研.从中悟出了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8月29日,多彩贵州品牌研发基地正式开工建设,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谌贻琴,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喻红秋,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良,省人大常委副秘书长盛荣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多彩贵州品牌研发基地紧挨多彩贵州城,占地面积142亩,总建筑面积65460平方米,计划投资4.94亿元。基地以多彩贵州品牌的文化方舟和品牌旗舰为...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应用则成为现代国家政党政治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对政治社会化、政党文化传承、政党形象塑造等方面影响巨大,随着中国互联网时代到来,执政党认同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民众的舆论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党的组织体系难以对传播危机进行及时处理,党的政治文化和党的运作方式都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当务之急是正视互联网的挑战,通过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坚持党管互联网原则、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等方式塑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执政党认同。  相似文献   

19.
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文化因素研究——以云南丽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 《今日民族》2008,(12):42-44
20世纪末以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营销,获取城市最大效益,中国各级政府开始关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等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在城市营销中,如何利用城市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经营者的重视。创建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名城可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城市品牌;新兴城市则可以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运用文化因素构建自己的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20.
容小宁 《当代广西》2006,(19):26-27
广西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近几年来,广西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一些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和重点项目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广西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增加值2001年为3.28亿元,2005年为11.7亿元,年均增长率53.2%。——文化市场总量快速增加:广西文化系统文化市场经营户营业收入2001年为3.12亿元,2005年为12.83亿元,年均增长率105.75%。——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形成: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