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氏患儿,即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先天性愚儿"。医疗机构在产前筛查时能掌控唐氏患儿的预判风险,以此给胎儿父母慎重决策权。家住江西省鹰潭市的一位产妇却因两家医院的产检疏漏产下唐氏患儿,由此导致一场医患纠纷。2019年9月18日,经法院判决区分了两家医院与产妇夫妇的责任。患儿出生朱建、赵岚夫妇在江西某环保企业打工多年。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婷婷。  相似文献   

2.
刘爱武 《检察风云》2014,(14):58-59
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希望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期待有一个聪明的下一代。患病率为1/800-1/600的唐氏儿,曾经困扰了许多的家庭,而唐氏筛查通过经济、简便和无创伤的检测方法,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异常胎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3.
正中年得女,本应该是天大的喜事,可对于李某夫妇来说,喜事变成了灾难和负担。因为在产前检查中,医院未能检查出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又名先天愚型或21三体综合征),导致李某夫妇丧失了选择患儿是否出生的权利。最终,李某夫妇以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为由将进行产检的医院告上法庭。在厘清各方责任后,法院对此案作出了判决。青梅竹马结连理奔忙事业不要孩儿李林与王丽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因为两家的父母关系特别好,李林与王丽在一起的机会也很多,因此,两人  相似文献   

4.
正中年得女,本应该是天大的喜事,可对于李某夫妇来说,喜事变成了灾难和负担。因为在产前检查中,医院未能检查出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又名先天愚型或21三体综合征),导致李某夫妇丧失了选择患儿是否出生的权利。最终,李某夫妇以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为由将进行产检的医院告上法庭。在厘清各方责任后,法院对此案作出了判决。青梅竹马结连理奔忙事业不要孩儿李林与王丽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因为两家的父母关系特别好,李林与王丽在一起的机会也很多,因此,两人从小关系就特别要好。高考那年,怀揣着  相似文献   

5.
1998年1月,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在《南方周末》上发表《复转军人进法院》一文,对国家每年把大量的复转军人安置到法院当法官一事,提出疑问。文章借用一个巧喻,说明法官职业化的道理:为什么安排复转军人进法院,而不安排他们医院呢?文末,贺教授点明主题:复转军人不应当成为法官,除非他们从前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并且符合法官任职的其它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个活蹦乱跳、爱说爱笑的幼童,在患感冒去医院看医生时,因院方违反操作规定,一针下去将幼童打成拐子,而居住在偏远的山区农村的父母,为给儿治疗四处求医,欠下累累外债,万般无奈之下,幼童的父母三上法院寻青天,官司由2003年7月打到2007年7月,漫漫维权路,两行伤心泪。那么,幼童的父母最终能否给儿子讨回一个公道?这笔天文数字的赔偿费能否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7.
蔡真妮 《政府法制》2013,(15):44-44
女友的美国同事做孕期的血液检查时,医生怀疑孩子有可能是唐氏儿。又叫蒙古症痴呆儿。后来医生给她做了羊水穿刺,确认孩子确实是,也确定了性别是女孩。  相似文献   

8.
<正>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法院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被省法院记集体二等功,其法警支队被评为全国法院优秀法警支队——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以其卓越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尤其是赢得了当事人和老百姓的信赖。该院何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他们一系列机制创新背后的初衷和动力是什么?他们对于法院未来的工作有怎样的规划?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已任该院院长职务近10年的王伯勋。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箱     
救护车出救不及时 "120"应否担责任? 编辑同志: 3个月前,我儿在家中维修房屋时不慎从屋顶摔下,头部着 地,伤情十分严重。我当即拨打"120",接电话者表示立即出车。 我家离医院仅2公里路程,然而,一个小时后,救护车才姗姗而 来,他们解释说是抛锚所致。结果我儿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 落下了智力残疾。后有医疗专家告诉我说,我儿的残疾与抢救不 及时有关。请问:救护车出救不及时,"120"应否担责任? 读者:王禾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03,(6):41-41
2003年3月,我骑自行车不慎被一辆机动三轮车撞成重伤。后经交警部门认定,驾驶机动三轮车的曲某应负全责。我在医院期间要求他承担医疗费,可他先付了2000元之后,就再也不来医院了。于是,我将其告到法院。由于治疗还需8000余元。请问:我可以申请法院先予执行吗?  相似文献   

11.
流浪汉遭遇车祸身亡,在无法找到他们亲属的情况下,他们作为公民应得的民事赔偿权利是否就被放弃?一段时间以来,这一长期被人忽视的问题忽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切,都缘自南京市高淳县民政局接受检察机关的建议,第一个站出来替死去的流浪汉维权,将肇事司机和保险公司告上法院,为两名死亡流浪汉索赔损失30余万元。2006年12月18日,高淳县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原告主体不适格,故裁定驳回起诉。此案从法院受理到庭审及判决,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内一直受到媒体及公众的广泛关注。民政局在本案中能否作为原告?在法律存在盲点的情况下,死亡流浪汉的合法权益要不要维护、怎样维护?肇事方应不应该承担责任?都是人们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08,(11):57-57
法官:去年10月,我驾驶汽车时不幸撞上骑自行车的王某,王某身上多处受伤,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不久前,王某将我告上法庭。从法院送达给我原告王某的证据复印件看,王某在提起诉讼前,已委托一家鉴定机构对伤残等级作出鉴定。我感到该鉴定结论认定的伤残等级偏高,再加上该鉴定未经法院委托而实施,不知我能否无条件申请重新鉴定?特来信咨询。  相似文献   

13.
高志海 《中国律师》2004,(11):58-58
踏入法院、走进法庭是什么感觉?如果你到法院打官司首先置身于什么样的环境?这一系列的“问号”,对普通百姓来说无一不是想要了解的“谜”。对于大多数人民群众来说,可能一生一世都不会迈进法院的大门。随着北京第二中级法院大门的敞开及不定期对外公众开放日的推行,这些将不再神秘莫测,人民群众与司法机关实现了零距离接触。2004年9月19日,北京二中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既不是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也不是前来关注案件审理的旁听者,而是在该院首次的公众开放日里,来自不同行业的首批普通参观者。他们中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4.
她从车轮下逃生,却在医院抢救中被改变了血型。医院把这位少女从不幸中拉出来的同时,又把她推向了更大的不幸  相似文献   

15.
张某因与丈夫王某感情破裂正在闹离婚,王某也同意离婚,但由于财产分割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就起诉到了法院。法院立案后没两天,王某的母亲因急病不幸去世(他父亲已于3年前去世),留下存款6万元和一套价值7万元的住房,王某继承了6万元遗产。鉴于此,张某准备增加诉讼请求,对该笔遗产的一半主张权利。可王某认为,这笔遗产是他的个人财产,张某无权分得。请问:离婚判决做出之前,所继承的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张某有权分得吗?离婚期间继承的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16.
王悦 《法庭内外》2008,(12):18-19
55岁的张先生忤前被甲医院诊断为胰腺癌晚期,而且医院宣称他基本没有治愈的可能了。没想到在这家医院治疗了4年后,张先生却在一次偶然间被乙医院诊断为“胰腺等各脏器器官形态结构均正常”。张先生由此认为甲医院是误诊,给他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以及经济上的损失。于是,张先生起诉向甲医院提出索赔。但在本案审理中,张先生却不幸去世,他的儿子,妻子和母亲作为继承人参加了诉讼。2008年9月27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了判决,甲医院按照30%比例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护理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共计90655.6元。  相似文献   

17.
一个非婚生育的男孩,在父母分道扬镳之后,不幸烧伤致残。在治疗被迫中断、前途命运堪忧的情况下,他的祖父愤而走进了法院的大门  相似文献   

18.
因为负气,儿媳被撵回娘家.婆婆独自照看孙子时,因疏忽大意,导致刚满1周岁的孙子在卫生间不幸溺亡.儿媳要求婆婆承担赔偿责任.在法律与伦理的双重考量下,法院将如何判决? 幼童卫生间溺亡 2016年8月5日,许静负气离开夫家整整一个月了.当天中午,丈夫李强接连打她的手机,心里憋着气的她却连连挂断对方的电话.等到铃声第5次响起时,许静突然有些心慌,猜想来电是否与孩子有关,便接通电话.未等她说话,李强抢先一步说:“儿子出事了,赶快带钱到医院!”随即挂断电话.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除了放学后被人莫名其妙地殴打致使双目失明,更不幸的是:基层法院对他的受害,不予法律保护。并且,这个判决似乎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20.
一对做生意的年轻夫妇双双被洪水冲走。几天后,丈夫的尸体被找到,妻子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经女方父母申请,这个不幸的女子被法院宣告死亡。 该女子的死亡时间如何认定呢?是从落水事发时算起,还是从半年后法院的判决书下达生效之日算起呢?这种对他人来说意义不大的事,对这对年轻生意人的父母却至关重要。因为女方死亡时间不同,同是儿女父母,一方继承的遗产竟是另一方的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