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文苑》2008,(12):16-21
从小就知道景德镇 1972年8月,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以中央名义通知江西省委,宣布对邓小平立即解除监督劳动,恢复党的组织生活,让他从事一些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的活动。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黄知真来到邓小平驻地新建县望城岗,传达了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安排邓小平去井冈山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2.
1952年7月下旬,邓小平在部署完西南局的工作后,奉命赶赴北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职务,并主持政务院的日常工作,这是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向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推荐的。毛泽东也很了解邓小平。让邓小平来负责政务院的日常工作,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建议。所以,在接到周恩来的推荐信后,毛泽东当即批准同意。从一方“诸候”到参加中央领导工作,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8月13日,邓小平走马上任了。当天上午,周恩来首先同他详细地谈了政务院所主管的各项工作和主要任务。随后,邓小平主持召开政务院第148次政务会议。…  相似文献   

3.
《湘潮》2020,(6)
正1972年8月中旬,周恩来被检查出癌症。从工作出发,他的记事本上多了一个熟悉且敏感的名字——邓小平。在毛泽东的同意和支持下,周恩来力促邓小平复出并主持中央工作。一1972年1月6日,陈毅在北京病逝。1月10日,中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为陈毅举行追悼大会,病中的毛泽东临时决定参加。周恩来马上通知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负责人参加追悼会,并邀请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出席。毛泽  相似文献   

4.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43-43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就有两次被打倒。他后一次被打倒,是因为毛泽东不愿意看到他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3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从江西“牛棚”里回到北京.开始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的工作。他在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5.
一进中南海与三任中央秘书长。1952年7月,邓小平由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调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常务副总理,1954年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部长,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第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在上海出任中央秘书长,负责起草中央文件,掌管中央负责同志和中央秘密机关的地址以及各种会议安排,协助周恩来(时任中央常委兼中央军委书记)处理  相似文献   

6.
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共和国领袖的故事》丛书出版牟文毛泽东和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袖,邓小平又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为共...  相似文献   

7.
扳倒陶铸之后,江青一伙的 下一个目标是周恩来 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后,刘少奇、邓小平虽然仍是政治局常委,但实际上已“靠边站”了。党和国家的重任倾在了周恩来的身上。鉴此,全会期间在讨论政治局常委分工时,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让刚从广州调中央工作的陶铸担任要职,以协助他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事务。毛泽东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并在政治局常委名单草案上亲自用红笔把陶铸勾到周恩来的后面、陈伯达的前面。这样,陶铸一跃成为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央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周恩来在病床上接见前往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成员,请他们转达他对新疆各族人民的问候。 进入九月以后,周恩来的病情急转直下,癌细胞继续扩散,免疫力严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医疗组不得不取消周恩来的外事接待活动和室外散步。九月二十日下午,周恩来做住院后的第四次手术。邓小平、张春桥、李先念、汪东兴和邓颖超等来到医院手术室外守候。周恩来清楚:施行这次手术的后果很难预测。进入手术室前,他要工作人员找来自己一九七二年六月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关于八大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的修改问题给胡乔木的信))(一九五六年九月十日)手迹邓小平代中央起草的《通知陈绍禹(王明)出席八大的电报取一九五六年七月三十一日)手迹邓小平代中央起草的《关于通知陈绍禹(王明)出席八大事给李富春的电报》(一九五六年八月六日)手迹中  相似文献   

10.
由于邓小平的推荐,1966年5月底,陶铸被调往中央工作,担任中宣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文办主任。此后不久,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陶铸成为位居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还担任了“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相似文献   

11.
文萃苑     
《先锋队》1994,(4)
文萃苑·名人轶事·周恩来苦心运筹邓小平二次复出《人物》第1期刊载了铁骥写的《周恩来与邓小平在1973》的文章,详细地披露了当年在周恩来的苦心安排下.邓小平同志二次复出的经过。现摘编如下: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周恩来在邓小平问题上一直谨言慎行,几乎...  相似文献   

12.
李先念与全面整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初,中共中央向全党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安定团结和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三项指示。这时,由邓小平代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工作,不久又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条战线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大力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李先念全力协助邓小平,积极推动全面整顿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以前,邓小平就已经显示出可能作为毛泽东接班人的地位。这不单是由于他在那时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属于比较年轻的成员之一(刘少奇、周恩来同毛泽东年龄相差5岁,都是上个世  相似文献   

14.
1937年初,党中央由保安县迁到延安,住在古老的旧城里。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大部分都住在北门里一带,保卫局住在南门里西山下。保卫局有个特务队,九个班,我当时担任七班长。我们班的任务是负责周恩来副主席、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首长的  相似文献   

15.
1975年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组成国务院,重新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此后由于周恩来总理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和政府日常工作。邓小平等同志受命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开始对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大力整顿,为消除“文革”动乱与“左”倾错误,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研究和总结这场斗争的历史经验,不仅可以学习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求实作风和为人民利益义无反顾的斗争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在全面整顿中邓小平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成了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选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阵容是: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 当时,中央决策层内能够制约林彪、江青一伙,并与其倒行逆施相抗衡的,除毛泽东外,只有周恩来和陶铸。  相似文献   

17.
1975年,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受毛泽东、周恩来的委托,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全国各个方面的混乱状况,邓小平忧心如焚,他以“不怕第二次被打倒”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顶着“四人帮”的干忧破坏,对全国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整顿。  相似文献   

18.
引子 严冬悄悄逝去,春天姗姗而来。1973年3月,邓小平告别了下放劳动达3年之久的所在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厂,重返北京。1975年1月,经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四届人大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和周恩来相识于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此后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文革”中,邓小平被打倒后,周恩来尽己所能,给予邓小平最大的照顾,后来又竭力为邓小平复出创造机会,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终于使邓小平得以复出。邓小平复出后,  相似文献   

20.
1975年初周恩来总理病重时 ,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主席支持下 ,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邓小平同志 ,实事求是 ,大胆进行全面整顿。我有幸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 ,参加中国科学院的整顿工作。现在回忆这一段工作经历 ,心情仍然很不平静。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哲理、果断决策和听取群言的伟大形象和高尚风范激励着我要在有生之年 ,继续发光发热 ,为党为民贡献自己。整顿领导班子 ,建立党的核心小组1975年7月中旬 ,中央派胡耀邦、我和王光伟到中国科学院进行整顿 ,两个月后又派王屏和刘华清参加整顿工作。邓小平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