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公共行政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理论之一.它的兴起,既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矫正,也促进了政府变革的发展.本文就其主要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分析与评述,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论.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领域似乎经历了众多理论更迭,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新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两个理论在产生背景、基础价值和研究方式上呈现背离,然而在回应性和参与性等价值理念,组织结构设计要求分权、扁平化和运用市场力量改造政府,以及管理方法上强调团队实践和协作表现着趋同.  相似文献   

3.
价值追求是灵魂,公共行政价值是公共行政的灵魂.通过公共行政价值的追溯,才可能认识到政府的应然作为和实然差距.本文从欧债危机引起的公共行政价值争议出发,审视了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即由机械性效率为导向的传统公共行政价值发展到以社会性效率为目标的新公共行政价值,再到以竞争性效率为原则的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总结了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发展历程,即由公共行政价值基础相对贫乏到服务增长主义的公共行政价值取向,再到注重公平正义的公共行政价值.最后通过对比中西方公共行政价值的走向,提炼当代公共行政价值目标,即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第一价值,效率是公共行政的价值工具,民主性是公共行政的价值前提.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自正式产生以来至今不过140多年,然而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却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对效率的崇拜、新公共行政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新公共管理对经济效率的崇尚以及新公共服务对公共利益和效率的探索。犹如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我们以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平衡作为一条"价值线",根据时代的具体要求围绕这条"价值线"上下波动、略有偏重,并在时代中汲取精华不断反思以充实公共行政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郭泽保 《行政论坛》2004,25(2):10-12
政府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为传统管理、集权和人治。近代社会是公共行政的起点,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主要体现为“守夜人”的角色。到十九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使“行政国家”出现,公共行政学也随之产生。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公共行政学,使公共管理模式成为以后政府治理的基本范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行政改革,导致了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出现了公共管理的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即市场化政府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和解除管制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思潮下的中国政府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末的20多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地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治道变革。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及理论的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显露出来,无法再继续支持政府运行了。人们迫切要求寻找一条新的治理途径来改变这种困境。由此,新公共管理应运而生了。尽管新公共管理刚刚产生,还不成熟不完善,但它所倡导的精神和基本原则却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并普遍地为各国接受。全球化背景下的这一思潮,必将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认识和借鉴“新公共管理”,并将其应用到中国政府的改革实践中来,这是我们现阶段应当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公共行政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三大支柱;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必须急起直追;开办MPA教育对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开拓创新、后来居上,具有催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范式:反思与批判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公共管理是 2 0世纪 7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并颇具影响的公共行政理论派别。它虽然在一些概念、方法、理论和研究模型等方面为政府改革实践和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但还不能称之为“公共管理范式”。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公共行政学学科建设的高度 ,批判性反思“公共管理范式” ,揭示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及其内涵 ,揭示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内在联系 ,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学界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存在各种争论,但事实上,新兴的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传统上,公共行政的主体是狭义上的政府,而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公共行政侧重公共性,公共管理侧重社会性。对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是否存在联系,国内外学者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看到由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变,同时也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0.
范式之争:新公共管理理论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5):38-42
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既引领了一大波政府的改革活动,也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新公共管理"由此被许多学者看作取代传统公共行政的一种新的范式,相反的意见亦多,由此引发了持续十年多的范式之争。反思过去十多年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新的发展,从范式评判的标准出发,以范式问题、范式的理论支撑、实践中的范式检验、范式的时间检验和范式内部统一性等五个维度重新审视和定位"新公共管理",从中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理念而非范式,并没有冲破传统公共行政的范围。其依据是新公共管理忽视行政学的理论基础,其理论支撑饱受质疑,其理论倡导缺乏适用性,其理论缺少内在统一性,以及"治理"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政府管理改革的新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的到来给各国政府管理改革带来了新的课题。新世纪是信息通讯技术高度发达,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及政策制定的机会和期望不断增强的朝代;新世纪将是政府机构改革和组织变革需要不断按照企业精神和再造模式广泛推进的时代;新世纪将是政府官员需要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革心洗面,脱胎换骨,从而要求行政教育培训目标和模式进行相庆变革的时代。这些新的课题正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专家学的关注和兴趣,如何积极主动地迎接新世纪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政府治理和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重新发掘政府公共关系的价值,促进其科学化和专业化。对于处在社会转型和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否具备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政府公共关系职能,已经成为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适时提出政府公共关系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治理效能、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新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行政学最有价值的理论探索是关于服务行政理论的研究,但是,在这种研究中,存在着如何对待西方既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问题.我们认为,对于西方既有的理论和实践应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可以成为中国服务行政理论研究参考和借鉴的材料,但不能原封照搬.中国的服务行政理论研究,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Royal commissions with their wide powers, independence and uncertain outcomes are adopted sparingly by government. Hence, those charged with establishing such an inquiry are often left to begin anew. The 2009 Victorian Bushfires Royal Commission (VBRC) provides a means of exploring lessons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light of its inquiry approach and internal operation. Similarly, recent reports on the conduct of statutory inquiries provide the opportunity to examine good practic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entral issue of what mode of inquiry is suited for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It characterise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inquiry and analyses their features. The author provides participant observer insights from the VBRC and reflects on lessons learned.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governments strengthen their functions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management, as well as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nd staffing increases, resulting in organization overstaffing, bureaucracy and public expenditure can not survey burden. From the 70s of 20th century, the model of managerialism-based government began inefficient, and appeared fnancial crisis, managing crisis and trust crisis, which led to large-scale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is reform, a lot of theories appeared. To redefine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and look for the way to achieve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becom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ge and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paper is to show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managerialism-based mode an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people and society, by researching into the rising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对新公共管理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它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新公共管理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政府和政府官员是否是利己的,政府是否一定低效以及顾客导向等理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产生并服务于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践的公共管理,促进了行政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变化.这种转变,既丰富了行政科学研究的视野与研究方法,也带来了公共事务治理理念与治理模式的变革,从而为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开辟了广阔的社会资源和发展前景.本文拟对公共管理的由来、特性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内在差异,进行学理意义上的简要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9.
五、公共管理是一种职业活动 人的职业活动,以及在职业活动中生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自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不同领域的分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同领域的分离是以分工的形式出现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活动的分化造成了职业活动的专门化.到了晚近,职业活动已经不限于生产领域,而是扩大到了生产领域之外的许多领域,几乎遍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绝大部分领域.人们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区别,也不再仅限于活动意义上的"分工",而是职业活动主体意义上的"分群".社会生产的领域有分化、重组、融合的双向运动趋势,而社会生活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领域分离的单向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