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最基层的县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高度重视、着力发挥县级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现好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总目标。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充分发挥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充分发挥团结各界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扩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全国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人民政协具有统一的政治基础、统一的利益要求、统一的奋斗目标,这就决定了人民政协可以实现广泛团结、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为扩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贡献力量。在构建社…  相似文献   

3.
最近,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江苏统一战线要发挥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李源潮说,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克服各种特殊的困难,需要激发一切创造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集一切发展资源,团结全省人民为之艰苦奋斗。爱国统  相似文献   

4.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懈努力,当前尤需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一、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首先,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对执政党而言,没有巩固的执政社会基础,就不可能有长久的执政地位。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指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宗合 《今日浙江》2006,(22):14-17
11月16日闭幕的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部署了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审议通过了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根基在民。要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要进一步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让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和谐精神广为弘扬、和谐创建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7.
一是提高整合社会力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就是执政党对各党派、各民族、各界的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凝聚力。二是提高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政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统一战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大有作为,担当重任。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1、统一战线具有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统一战线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永恒主题,具有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巨大优势,能够把不同阶层、党派、民族、宗教信仰和各界人士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提高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影响力,形成浩…  相似文献   

9.
岩采 《今日民族》2008,(2):48-5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需要,也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黄桂秋 《桂海论丛》2006,22(5):84-8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构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培育土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建设包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标志,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的精髓。壮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产类型、民族历史遭遇以及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壮族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从抢救保护研究开发的角度打造布洛陀文化,为构建壮族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叶裕惠 《桂海论丛》2005,21(3):24-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从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性上去深化认识,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文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帆  谭琳 《思想战线》2007,33(3):116-121
和谐社会构建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必须依靠各种组织和全民的力量。在我国,作为处于政府、市场、家庭之间的一种特殊组织结构,公民社会组织在社会的协调与发展中已经初显其价值与作用。重视公民社会组织的影响力,提升公民社会组织的功能,对于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与社会的分离看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实现党对社会的领导,是党在新阶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任务。实现党对社会的领导,实际上就是在社会与国家分离后,需要有一个新的结构体系来整合。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现成的结构体系。统一战线具有大团结、大联合和组织有序政治参与的功能,充分发挥这些功能,才能实现党对社会的领导,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和谐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内涵的追溯、解剖,可以洞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异化劳动的批评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勾勒,尤其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赫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和社会异化思想,都与马克思和谐思想有着密切的理论联系,都对马克思和谐思想有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并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和谐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和人才支撑,使高等学校率先建成一个和谐的小环境。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长期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和谐,严重制约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首先要政企分开、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同时需要做好法制规范、自我规范、社会监督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男女平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推进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全面提高妇女素质,才能为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奠定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何秋生 《桂海论丛》2005,21(5):86-88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为犯罪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犯罪学的研究空间.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犯罪学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形成新的犯罪学学科体系.只有坚持走"和谐之路",才能进行有效的犯罪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