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规配套建设是法规有效实施的要件之一。文章以广西南宁市现行有效的37件地方性法规配套建设情况作为蓝本,分析法规配套建设开展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法规配套制度建设,促进法规的有效实施的措施、方法,以期从体制、机制上建立健全法规配套建设,推进地方性法规有效实施,提升法规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吕冰心 《法人》2007,(7):48-51
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问题与配套法规制定高峰论坛上,法律、经济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企业所得税法》出台以及配套规定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齐越 《法制与社会》2013,(30):19-20
目前,专门针对武警部队的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仅有《人民武装警察法》一部法律。如何正确面对这部法律的配套法规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良好的法规制度构建应在科学合理的原则指导下,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本文结合武警部队法制建设的实际,提炼出完善《人民武装警察法》配套法规建设的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4.
欧盟技术法规体系的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 《河北法学》2008,26(4):159-164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合理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其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和应用,正在逐步成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中的主要形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贸易组织承认各国为了正当目标制定本国技术法规的权力,但条件是不能用这些措施作为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技术法规和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屡见不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技术壁垒的挑战,建立并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是发展的需要,是形势的要求。同时,我国的法制建设也进入了进一步深化的阶段,这是我国完善技术法规体系的最好时机。为此,我国应该按照WTO/TBT协议的要求赋予技术法规和标准新的内涵,借鉴欧盟所确立的完备、周密、层次清晰、相互配套的技术法规体系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技术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法律规范之间不够协调等问题,需要尽快完成《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的制定,修改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现行法规。《食品安全法》确立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符合我国国情,是合理的选择,但各监管机构之间应当加强协调与配合。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与措施较为严密,但应当注重科学在监管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与配套规定实用注解版本丛书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为线索,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收录与其密切相关的配套规定,并在此基础上予以精要的实用解答,以便广大读者及时解决常见法律问题。为此,本丛书在内容和体例上做如下安排:①法律条文以法律条文为核  相似文献   

7.
能源立法——实现能源安全的有力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佑海 《法学杂志》2007,28(5):32-35
近年来我国能源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我国能源法律在体系、内容、配套和协调等方面的缺陷直接相关.当前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能源法律体系,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此,首先需要认清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能源形势,明确制定能源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将制定能源法、修改节约能源法与制定配套行政法规和规章等工作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蒋文兰 《中国监察》2011,(20):42-43
加强制度的系统配套,既注重不同层级之间法规制度的纵向衔接配套,也注重同一层级不同法规制度之间的横向衔接配套。做到制度之间相互照应、彼此衔接,形成互为依托、相辅相成、能够发挥综合效能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解读WTO《政府采购协议》(GPA)规定可以发现,其对政府采购投诉人范围的最低要求是,给予那些在相关政府采购过程中拥有利益的包括实际参与供应商和潜在供应商在内的直接供应商以投诉权.在我国,依《招标投标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政府采购投诉人既包括直接供应商亦包括间接供应商;而依《政府采购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可能只有直接供应商中的实际参与供应商有权提出质疑投诉.给予那些在相关采购过程中拥有利益的直接供应商和部分间接供应商(包括分包商和联合投标体成员)以政府采购投诉权,更为合宜.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法》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愉晴 《河北法学》2005,23(7):103-105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十分关注的焦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国内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已不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亟需尽快制定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对《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