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今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的第15期正厅局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培训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使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对党中央提出的要“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论断,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孙佑海  丁敏 《法学杂志》2006,27(5):36-39
本文以我国环境资源立法为例,指出“法律中要求制定配套法规的条款”属于义务性要求,同时分析了配套法规长期缺位的危害和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操作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革发展到现在,客观上提出了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总课题。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形势的现状,认为:现行经济秩序的紊乱,有着深刻的法制方面的原因,而要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唯有在法制的基础上才能成功。为此,在治国方式上,应当由现在的“既靠政策又靠法律,两种手段并重”,及时转变为“以法律手段为主,以政策手段为辅”;在立法思路上,应当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总体要求,尽快向以民商法为重点的、调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体系的方向转变;同时,当前应当结合政治体制改革,认真重视立法工作体制、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佑海 《中外法学》1994,(3):32-34,59
<正> 一、可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制作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将面临更为紧迫和复杂的困境和危机:人口规模更加庞大,资源更加短缺,生态基础更加脆弱,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与之相关的各类矛盾更加激化。尤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追逐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有可能不顾良心和法律而从  相似文献   
6.
本次修改民事诉讼法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随着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呼吁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而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对原告主体资格限定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存在法律障碍;二是部分实体法对原告主体资格作出扩张性规定,如《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海洋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起损害赔偿诉讼,但程序法规定的缺失,导致诉讼救济渠道不畅、法律保护不力,且存在着法律之间不够协调等问题。但是,基于我国国情,目前立法不宜走得过急,而应先集中解决制约公益诉讼开展的起诉条件问题,即设定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和确定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至于公益诉讼的其他问题,留待以后总结经验后再逐步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7.
一、城市国有土地初次流转的概念与特征 本文所称城市土地初次流转,是指国家作为城市土地所有者,在一定条件下,将城市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全部或者部分地让渡给土地使用者的活动。与城市土地的再次流转(城市土地使用者之间的权利流转)相比较,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城市土地的初次流转,所体现的关系是国家与城市土地使用者之间一种社会关系。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今天,这种土地流转关系与以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济关系已经不同。它的趋势是,国家纵向有偿让渡土地使用权,城市土地使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以宪法关于环境资源保护的规定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的一批环境资源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通过,对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法有总则、资源调查与发展规划、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推广与应用、价格管理与费用分摊、经济激励与监督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八章三十三条。总体来看,本法体现了以下三项立法原则:国家责任和全社会支持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力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馈乏的大国,现在又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初期,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资源消耗量很大,人地矛盾不断凸现,必须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建立起一套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消费,进而完成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严重滞后于现实的要求。近期以来,国际资源类期货市场的价格暴涨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探讨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利益及环境利益相互关系的调整来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和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法律专家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学者专门撰文探讨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