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堵截是公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和犯人逃跑方向的前方进行设卡或设伏拦堵的一项警察勤务,其作用是缉拿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和逃犯、协助查破案件。在公共交通中转场所实施堵截勤务包括车站、码头、机场设卡堵截勤务、嫌疑车辆的堵截勤务等。  相似文献   

2.
截查可疑车辆战术是查缉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论述截查可疑车辆的行动特点、截查可疑车辆的行动预备和截查可疑车辆的临场处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了解盗窃汽车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熟知车辆标识的基本知识,掌握发现识别、截停接近、检查控制涉盗车辆方法与技巧是一线民警街面执勤执法必备的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4.
追缉堵截是防止犯罪嫌疑人或罪犯逃避抓捕的一项警察勤务方式。实施追缉堵截应具备时间、空间、人身特征等条件。堵截勤务的实施策略包括在车站、码头、机场设卡堵截,嫌疑车辆的堵截勤务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禁毒执法取得巨大成就,但问题也不少,执法过程中主要问题反映在执法认识迟缓,禁毒法律保有量不足,执法环境不够健全,执法保障不够有力。 当前禁毒执法的主要问题可用一句话概括为“堵不胜堵,防不胜防,查不胜查,截不胜截,吸毒面广,戒毒难度大”。 对于毒品犯罪,不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看,严肃执法对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子取证在交通执法中的应用价值已获得普遍肯定。但由此带来的“现场取证,事后处理”这一非现场执法方式,导致执法部门对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罚面临“查”与“处”分离、违章行为人难以判定、处罚决定告知滞后、送达困难等种种问题,暴露出此类案件在处理程序上的不足。执法机关应从充分履行告知义务、违章处罚与车辆年检松绑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电子取证后交通违章案件的处理程序,使之符合现代行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电子取证在交通执法中的应用价值已获得普遍肯定。但由此带来的"现场取证,事后处理"这一非现场执法方式,导致执法部门对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罚面临"查"与"处"分离、违章行为人难以判定、处罚决定告知滞后、送达困难等种种问题,暴露出此类案件在处理程序上的不足。执法机关应从充分履行告知义务、违章处罚与车辆年检松绑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电子取证后交通违章案件的处理程序,使之符合现代行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有效查控高速公路犯罪嫌疑车辆,必须明确高速公路上利用车辆进行犯罪的主要种类,准确把握查控高速公路犯罪嫌疑车辆的行动特点,正确运用查控高速公路犯罪嫌疑车辆的战术。在实践中,积极收集情报,制定行动方案,是实施查控高速公路犯罪嫌疑车辆战术的基本前提。对高速公路行驶的犯罪嫌疑车辆进行查控时,最常用的战术有两种,即隐藏夹击和公开拦截。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个国度,是很讲究名分身价的.作为公安干警,头顶国徽,肩扛蓝盾,代表党和国家执法,自然应莫负“人民警察”的称号。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令人不悦的事便常有发生。据人民日报载,山西省运城交警大队某些干警,无视公安部关于撤掉公路交通检查站的决定,我行我素,顶风设卡,乱  相似文献   

10.
在警察执法过程中,入室抓捕吸毒嫌疑人往往伴随不确定危险因素,给抓捕人员带来人身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吸毒人员的精神状态及吸毒环境等因素,并且结合入室抓捕注意事项,总结行动注意事项,以期能给公安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违停执法权的转移体现了公共行政内部职能配置的调整优化和公共行政外部效能的提升追求,有利于实现静态交通执法的权责一致,推动城市管理体系的构建,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当前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处罚强制性削弱、违停行为人信息掌握滞后、静态交通执法信息不通畅等短期性困难,需要通过强化执法保障体系、加强宣传、健全信息系统等方...  相似文献   

12.
拦截战术作为警察处置突发事件、打击刑事犯罪的快速反应机制组成部分,对于有效遏止犯罪、捕获案犯、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拦截是警察与犯罪嫌疑人的正面交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警察必须熟练地掌握嫌疑车辆的识别途经、拦截的类型、拦截卡点的设置,以及如何控制嫌疑车辆和车内嫌疑人员的技能,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相似文献   

13.
刮擦痕迹几乎可见于所有的交通事故现场,按照物证技术学原理,对刮擦痕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和解读痕迹的形成机理,不仅能够科学确定车辆的接触部位,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状态,再现事故经过,还能认定肇事嫌疑车辆,为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破案线索和定案依据。车辆类型结构、车身材质、车辆装载和运行方式、车辆机械故障、车辆的修复等是车辆因素中影响痕迹形成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由于肇事车辆和人员都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追缉堵截就成为侦查这类案件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正确判明肇事车辆和人员的特征及逃跑方向的基础上,办案人员可立即采取这项紧急措施,组织后方力量对逃逸车辆和人员进行跟踪追缉,在其可能途经或前往的场所的交通要道上设卡堵截,也可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清查、搜寻。与此同时,办案人员还应当及时报请上级部门通知相关地区的交警部门对可疑车辆和人员予以堵截盘查,最终实现将肇事逃逸人员缉捕归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道路设卡拦截是缉捕逃窜疑犯的有效措施。本文重点从方案的制定、卡点的选择与设置、警力部署、作战协同和情况措置等问题,探讨道路设卡拦截的组织、指挥与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查验居民身份证是警察法和居民身份证法赋予警察的一项法定权力,此权力的合法性以依法执行职务的特定警察,主观认定公民有违法犯罪嫌疑为事实和规范前提。如果将普通公民配合警察执法行为之举,视为经由查验而自证其清白,就是对所有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法定和事实性侵犯。因此,应将警察查验公民身份证件的权力,与认定公民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权力,在法理和法律上予以分开,将前者设定在公民有配合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法律义务中,后一项权力应以此义务为根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至9月,河南某油田发生多起在主输油管线上打孔盗油的案件.侦技人员通过对现场遗留车辆轮胎痕迹提取和分析,确定了嫌疑车型,并于同年9月5日夜查获盗油车辆,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  相似文献   

18.
交警执法和管理群体主要以交通参与者和车辆为主,可能出现如交通事故遭受违法行为人妨碍执法活动,甚至袭警等各类具有不确定性的执法风险。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交警执法风险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找寻其中规律,总结出需提高交警执法风险防控意识,进行必要的装备防护,定期对交警生理、心理进行健康检查等有效防控策略,进而减少和降低交警执法风险。  相似文献   

19.
车辆盘查的执法需求日益明显,但车辆盘查制度依然缺失。比较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有利于建立我国的车辆盘查制度。车辆盘查兼具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双重属性,对其启动条件各国宽严不一,各国法律对车辆检查的标准均严于拦截,均有多种关于违法盘查的救济途径。我国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车辆盘查制度,区分盘问与检查、车辆盘查与普通盘查的启动标准,还应明确与规范车辆盘查的方法,强化对被盘查人的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公安机关的内部执法监督 ,云南省公安厅首次对昆明市公安局 2 0 0 2年度执法质量进行考核 ,考核组本着“标准不降、程序不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采取听、查、问、议等方式 ,全面了解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