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默会知识的视角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默会知识通常是指那种“人们知道但却难以言传”的经验和技巧。它是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核心成份。通过知识传递的默会特性和西方大学导师制的详尽分析,我们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即知识默会能力),我国大学本科生必须实施导师制,并应将着力点放在:明晰默会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倡导因材施教,组建科研团体和营造学术氛围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2.
英国理论大家波兰尼首创了"默会认识论",它以默会知识为核心,揭示出人类认知的濡染、体悟、实践等多重路径,为认识论的升华与完善作出了贡献,对公安院校探索文化育警在环境育人、个人体悟以及实践育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人与大自然之间,还是统治者与受治者、领导国与依附国、执政党与在野党、乃至团体之间和个人之间.一切统治均奠基于统治者的知识优势。在政治光谱的照耀之下,知识得以露出其权力的面目。知识既建构了知者-被知者、知者-无知者、新知者-旧知者等权力关系,又重塑着统治者-受治者、敌人-友我、本族-外族、上司-下属等政治身份认同。知识既是权力的眼睛,也是权力的灵魂;它既行使权力,也创造权力;无论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还是其创新与发展,都遵循政治争斗的权力逻辑。因此,一部人类知识史.乃是知识权力化与权力知识化相互激荡的历史.由此阐明知识与政治的血肉关联、澄清知识的政治本质与政治的知识基础.乃是摧毁一再夸耀政治中立、价值无涉之纯粹知识神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李世闻 《前沿》2014,(7):51-53
知识是技术的基本要素,技术中存在着丰富的以经验、技能、技术规则、技术理论等多种形态存在的知识。技术知识具有实践指向性、默会性、个人性、集体性与社会建构性等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知识作为联系世界的特殊方法,以信念为动力追求真理,其本质是普遍指涉性的思想,形式呈现是概念。以自然、社会、人文为对象探索形成的知识体系内核,是关于自然、社会、人共生存在的法则、公理、律令及其运作规律,构成人类如何善待自然、社会、人以及怎样适度生活的依据、尺度、边界。尺度之于个人或社会,构成其行为边界。在生活世界里,边界构成利害是否有度的分水岭,尺度成为衡量利害得失是否合法合德的依据。因此,求知既成为道德生活的动力,更是创文明的方式,因为文明的内在支撑是合乎人性要求和自然法则的知识体系。而自觉的求知努力,开辟出知识体系的构筑之路;不间断地构筑知识体系,制度道德、法律道德和教育道德才能普遍形成,生活道德才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所需。  相似文献   

6.
蓝星 《理论月刊》2010,(2):95-97
针对西方学者提出的创意产业发展的高端集群性及3T发展模式。本文论证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提出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通过激发欠发达地区民众自身的创造力改善文化生活质量、有效实现农业人口转移、使其获得自主发展动力的必要性。通过引证默会知识对于个体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及区域性市场需求的存在,肯定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特性与转移动机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在默会性、情境依赖性、分散性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 ,知识转化有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内部升华四种基本模式 ,知识转移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基本类型。转移不同特征的知识需要不同的转移动机。组合知识特征和转移动机两个纬度 ,可以得出四种类型的知识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自主发展缺乏相关的研究,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被动状态.知识创造理论由日本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最早提出,指的是运用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相互转换来达到知识的创造、创新.本篇文章旨在将这种知识创造理论运用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在教师之间产生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的相互转化,促进知识的分享与创新,以达到促进教学,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政治发展的规划与预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发展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进程,而且还是一种政治理想.广义而言,政治发展可以视为人类美好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得以运用和体现的进程,问题是,政治发展需不需要、能不能制定规划,有没有政治发展的规划和预期对社会健康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尽管在近代乃至于现代人类政治发展史上,很多国家的政治发展是在非规划的状态下进行的,社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政治发展的进程.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具备了对政治发展的认知条件和知识基础,一些国家的政治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推动政治发展的使命和责任.所以,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治发展战略和规划,当能使社会形成关于政治发展的预期,从而以此来奠定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明是指人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不断改进。文明与愚昧、野蛮、专横和落后等概念相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文明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政治生活的一种进步状态,从静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角度看,它是人类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人类有意识的理性活动,也是人类最具智慧的创造性活动。建设政治文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