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引导和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滨海新区作为带动我国区域发展的"第三经济增长极",承担着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神圣使命,必须以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易水 《创造》2014,(9):26-29
正产业高端化不仅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转型升级。矿产、烟草、旅游、云药、云花、云茶,一直以来都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有的在云南经济发展中长期担纲主力,有的则是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片"。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云南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更要善于依靠科技创新、转变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转入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的轨道,实现创新型、效益型、生态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加快转变,转变的新的推动力在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由于资源环境约束、竞争力约束、新支柱产业缺失等因素的存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但目前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存在观念理念保守、雷同式布局、市场培育不足、体制机制陈旧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消除观念理念偏差、强化规划引导、加强园区集聚、强化技术源培育、培育市场需求、完善体制机制等措施,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陈清华 《群众》2023,(8):12-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必须积极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机遇,聚焦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未来趋势,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苏向坤 《长白学刊》2012,(5):99-10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竞争力。从产业成长规律的视角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风险。这些风险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观调控能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力戒产业同构、确保扶持政策的连续与稳定来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最近,国务院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也正式出台实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央和各地的发展共识。一、着眼长远,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7.
胡义东 《群众》2022,(6):43-44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江苏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半导体产业,在70年代进入集成电路产业领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先行区和重要产业基地。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窗口期”,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走好集成电路产业强“芯”之路。  相似文献   

8.
石光乾 《桂海论丛》2011,27(2):112-114
产业政策宏观调控的法律机制已成为宏观调控法的重要构成,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适时将"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选择,而通过产业政策指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还存在制度性缺失和法律障碍,应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法律规范和体系,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法治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宪 《人民论坛》2023,(21):22-25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亦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模式的选择和优化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持未来产业的领先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未来产业的不断试错与培育为基石。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洪 《群众》2010,(12):31-32
<正>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今世界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规划引导是重  相似文献   

11.
兰建平 《今日浙江》2010,(21):30-31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区域经济实现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现代产业体系为主导转型升级、工业化发展由中期后半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经济结构优化、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宋博颖 《重庆行政》2021,22(1):104-1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重庆市渝北区聚焦"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迅速提升,全面构建具有渝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塑渝北发展新优势,引领渝北走向新的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13.
低碳转型中长株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自强 《湖湘论坛》2010,23(5):33-38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目标的必然选择。长株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可以在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信息等五个产业方向中有基础和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长株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在引导社会消费,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4.
<正>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中国,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成为助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新引擎,而且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无限,市场前景广阔。本文拟就当涂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前景作一简要研判和分析探讨。一、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当涂县秉承"工业兴则当涂兴、工业强则当涂强"发展理念,高举"工业强县"大旗不动摇,坚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着力打造战略性产业集聚基  相似文献   

15.
正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全球产业发展既定节奏,为欠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窗口期"。一、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毛敏 《长江论坛》2014,(3):39-42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武汉市作为中部特大城市,现正在向国家级中心城市迈进,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进步趋势,因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武汉未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建设"三个武汉"、"复兴大武汉"的战略选择。武汉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做了不少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速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着主导产业单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工业集中度低、产业链不强等困难,新常态下,我们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延伸三大产业链,加快推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一、培育和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机器人产业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超大型高技术产业,市场空间超过千亿元。2004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2011年增长率达到51%。2015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近年来的经济热词,"创新驱动"被列入前不久召开的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的核心主题词,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广西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广西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迈进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提升"智造"水平赢市场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产业以较高的生产效率、较低的生态承载要求,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方向,更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海曙区是宁波市的中心城区,现代产业体系日趋成熟,但也存在高端化、集聚化水平相对不足等问题.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提升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海曙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文从海曙实际出发,结合相关统计数据的概念界定和划分范畴,选取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与客运业、科技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8大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状特征剖析和外部环境分析,结合产业发展导向,提出了海曙区加快提升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四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应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增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和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为主要目标,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政策扶持。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使"湖北制造"向"湖北创造"转变;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产业投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