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俊峰 《前进》2013,(5):55-55
敬畏,是对人对事的一种态度。常言道:官有所畏,业有所成。领导干部保持敬畏之念,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更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所谓“怕”,就是敬畏。实践证明,那些所谓天不怕地不怕的领导干部,即便现在不出问题,也难保将来不出问题;即便在这个地方不出问题,也难保在别的地方不出问题。而那些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自觉做到防微杜渐的有“畏”之人,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正所谓,当官之人,有“畏”方能有“为”。  相似文献   

2.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3.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4.
沈峰 《前进》2002,(8):48-48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4,(1):55-55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6.
守“正”     
从字义上讲:“正”是不偏斜,是合乎法则的、合乎道理的意思。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就是要遵守“正”的法则去做事。这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渴求,也是人们不得不为的守则。其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7.
李穆 《前进论坛》2008,(11):33-34
现在全国各地中医药都在实行“六名”战略.这个“六名’’到底是“名”还是“明”,它的内涵包括哪些?人们对此可谓是说不清、道不明。“明”与“名”从字义上来看,二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从说法上来讲,就会出现“明”、“名”难分或“明”、“名”不分的现状。正是这种原因。人们对“明”与“名”不但在理解上出现错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误解,特别是在寻医问药方面更是啼笑皆非。因此,对“明”与“名”很有理顺不可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高锴 《同舟共进》2009,(8):65-67
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余波犹在。这里所讲的“权”,指的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党的领导干部;所讲的“法”,指的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所以,“权大还是法大”争论的实质,是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党在国家和人民之上,还是在国家和人民之中?党的决议、指示、纪律重于国家宪法、纪律,还是党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4,(1):37-39
公安部2003年12月15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首批认定4个“东突”恐怖组织和11名“东突”恐怖分子。中国政府希望国际社会对中方打击恐怖活动给予支持,并愿意与国际社会在打击包括“东突”恐怖势力在内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中,就反恐怖情报信息交流、引渡和遣送恐怖犯罪嫌疑人、截断恐怖活动的资金来源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0.
领导的本质     
领导意味着牺牲,而且这种牺性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并非只是一次性的付出。要有“得”,先须“舍”。所谓的“舍、得法则”对任何一位领导都适用。你必须先放下身段,才会有所进展。今日有许多人想要登上领导的宝座,期待着有朝一日登上高位就能享有自由与权力。他们完全不了解领导真正的本质乃是牺牲。  相似文献   

11.
捕风捉影     
《干部人事月报》2010,(4):54-54
近半“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定居城市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目前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有41.4%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自己更愿意定居在“目前工作的城市”,61.2%的农民工愿意定居在“家乡附近中小城市”,29.7%的农民工愿意回农村,愿意定居“乡镇”的占23.3%。  相似文献   

12.
仁轩 《公民导刊》2010,(6):49-49
“小事当中见精神”,“细节决定成败”,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人人都能做到就不容易了。本文的主人公常年忙忙碌碌,但都是些琐事、杂事,可她数年如一日.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3.
骆杰  朱江 《时事报告》2006,(5):60-61
两会的召开,使“十一五”规划蓝图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而增量已占世界的14%,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形容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中国人就这样来了。”那么,我们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十一五”?  相似文献   

14.
李荣东 《今日浙江》2010,(24):56-56
“官有所畏”,古已有之。古之为官从政有“五畏”:一畏上下相蒙,而毁誉不得其真;二畏政事苟且,且官人不负其责;三畏经费不足,而生财不得其道;四畏人才废缺,而教善不得方;五畏刑赏失中,而心中不知所向。  相似文献   

15.
云舟 《台声》2002,(9):1-1
正当人们为两岸关系出现和缓,为两岸“三通”有望实现而高兴的时候,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却再一次罔顾民意,背逆潮流,鼓吹“台湾主权独立”,声称两岸是“一边一国”,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如此极具伤害力的“台独”言论抛出后,立即引起海内外舆论一片哗然,遭到广泛的质疑和谴责。乍现曙光的两岸关系,也因此蒙上乌云,骤然紧张,两岸“三通”的大门依然关闭,台商西进的脚步依然受阻,令一切善良的人们无不扼腕痛惜。当前两岸关系的严峻情势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许多关心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人士也因此深感忧虑和困惑,有的人甚至…  相似文献   

16.
“维权”是近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然而,监狱中的犯人是否也可以维权?是否有人愿意帮助他们维权?这些疑问在南京女子监狱,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90后”常被人们认为有一种不知往何处去的生活迷茫。而造成生活失落的重要原因是“90后”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承担一份什么样的责任或者怎样“正确”体现自我。理解“90后”现实生活行动状况与社会融合状况等,需要对“90后”的形成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大凡对人生抱有积极态度的人。都希望能有所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干净干事,造福百姓,更是我们公安民警的不懈追求。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信念、禀赋、能力、机遇等等,然而,除了这些人们熟知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却常常被一些人忽视.那就是“有所畏”。  相似文献   

19.
李明媚 《今日广西》2008,(11):10-12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大学”、“创业”、“成功”这三个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这在中国几乎成了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人们往往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获得大学文凭.也就意味着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吉林省长春市“改造大铁北招聘招商会”在长隆重举行,会上暴露出一个问题。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技工荒16000用人岗位一半招技工,然而光顾者不多,达成协议的就更是少而又少。曾经沸沸扬扬的“民工荒”热议时下已有所平息,但这种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技工荒”现象,又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