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简报要减     
李玉 《瞭望》2007,(35)
如今高科技普及,网络比比皆是,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人都有电脑,个个都已上网,给信息传递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按理说,机关"文山"特别是简报应该大大减少。然而并非如此,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多得不能再多了。江苏某市机关就办了简报信息类刊物300种左右,内部刊物24种,几乎所有机关都有自己  相似文献   

2.
机关反对“文山”、“会海”,而基层却出现“会荒”,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对某企业的班组作过调查,发现有些班组对该开的会也不开,不少职工对国家的重大政策调整都不了解,企业中的决策、规定,也难落实到班组中去。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亲耳聆听了一位老领导对目前某些机关存在的弊病进行的诙谐而尖锐的批评。他说,现在有些机关患了类似人的糖尿病的病症,也就是“三多一少”——文件多、会议多、讲话多,落实少。笔者感觉,此言切中了时下一些机关病症的要害。  相似文献   

4.
口才体现领导水平、领导能力、领导魅力最直观。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者语言匮乏、口才平平,不会说话,甚至口出“雷语”,不但影响了工作绩效,也损害了个人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针对某些领导者的“不会说话”,有一个生动概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这一典型而形象的概述,深刻揭示了当前一些领导者说话水平不高的现状。语言表达是一种素质,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果,反映出领导者能力的高低。提高说话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政府机关中“三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之一就是文件多。文件多,若都有制发的必要,都能充分得以利角,倒也无妨。问题是,多如“山”一样的文件,有些根本没有制发的必要,即使有制发必要的文件,也未能全部充分得以利用。一些有效文由于制发、周转时间长而失去其有效性,更有好多文件制发以后,领导过目就算完事大吉,根本没有利用价值,有的甚至无人过目,致使许多有效  相似文献   

6.
领导运筹要点,也可以说是领导谋略思考要点。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主体的领导者和领导机关,为实现领导活动的根本目标,到底应该怎么运筹,要把握哪些要点?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从特殊性来说,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对于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问题,提出有决胜把握的战略策略的运筹是很具体的,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应该从各  相似文献   

7.
文件是各级党政机关用来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重要载体,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的一种手段。然而,时下不少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对文件过多、过滥的现象反应强烈,不断地发出呼吁:整顿“文山”,提高文件的权威性和效用性,并提出“要少发,要管用”的强烈要求。制发文件需投入时间、精力、财力。有投入,就应该有产出。同物质生产要注重投入产出一样.发文件也不能只管投入.不看产出.将制发文件变成一种毫无效益或效益甚微的行为。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8.
领导替代与领导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峰 《理论探讨》2003,(4):65-67
2 1世纪的领导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那就是被领导者和其他领导情境的变量“替代”了领导者的领导作用。领导者不是越来越重要 ,而是越来越“不重要”。领导者手中的“奶酪”不知不觉中被别人拿走了 ,那么如何重新找到或者制造属于领导者的“奶酪” ?这无疑需要领导创新。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召开座谈会,就党政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与会同志从不同角度,结合自己所了解、熟悉的情况淡了一些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党政“一体化”的提法不妥与会同志认为,党政“一体化”的提法,从理论上看是不科学的,从实践上看是有害的,不适用于企业,也不能用于政府机关。其理由是: 党政职能分开是执政党建设应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央党校一位教授说,党政职能要分开,这是列宁的思想。列宁在解决党政关系时曾说过,党和苏维埃都要,要使两者在工作中结合起来。党政职能分开也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文件、会议对党政分开都是  相似文献   

10.
汪晓丽 《党政论坛》2011,(19):58-59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具备的条件很多,魅力肯定是一条。所谓魅力,词典解释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有吸引力,到哪都是焦点。这是为何?简单地说,这些人“CQ”高。“CQ”就是魂击力商数(Charisma.Quotient),也可叫魅力的智商。在领导工作领域中,魅力就是领导者通过能力、品格、情感等,对下属和群众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与改变他们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各类简报越来越多的实际,江苏宿迁市决定从8月21日起,所有部门简报一律停办。 据不完全统计,宿迁市目前共有“摘编”、“专报”、“动态”、“通讯”等各类简报50多种,有些部门、单位同时存在两三种简报。在内容上,往往只报喜不报忧,有的甚至还胡编乱造。这种靠手编、印刷、邮发的简报,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领导和基层不堪其扰。  相似文献   

12.
胡东  于博洋 《行政论坛》2023,(3):138-143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实现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精准认定是备案审查的必要前提,然而,程序外观说、实质内容说、制定主体说和个案裁断说等学说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认定的能力不足,存在难以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范围,进而阻碍备案审查进行的困境。通过对现有学说的审视和检省,提出行政规范性文件认定的“三阶”模式,以“形式—实质—体系”的认定模式,重构“行政规范性文件”认定标准,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奠定基础,有助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褪去“恣意性”、重塑“规范性”。  相似文献   

13.
李亮 《瞭望》2004,(40)
近日,一些机关单位不约而同地将年内计划为群众办的“十件事”标示出来,令人观之颇感欣慰。然而,观后细想,却有一点感言想发。 机关应多为群众办事,这是工作的起码要求。然而,现在有的机关单位一提到多为群众办事,就围绕一个“十”字做文章,可是又常常对计划做的“十件事”,既不做深入调查,也不听取群众意见,不管群众欢迎不欢迎,只求年终上报时有个交待。事  相似文献   

14.
锁与钥匙     
黄小平 《党政论坛》2012,(16):46-46
一日,锁对钥匙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喜欢的却是你,总是每天把你带在身边。”慧而钥匙也不满地说:“你每天呆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的,多辛苦啊!”  相似文献   

15.
文山会海把很多人压得透不过气来。即使是“会议专业户”、“报告专业户”也在为会议太多叫苦不迭。减少会议已是迫在眉睫的了。不过,会议太多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若“文山”上风景秀丽,怪石嶙峋,“会海”中有绿波荡漾,有百舸争流,那还是会有人乐于上“文山”、下“会海”的。看来,当务之急就是十五届六中  相似文献   

16.
享受     
徐新 《党政论坛》2009,(8):26-26
美国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花费了17年的时间,缝制了一床拼花棉被。这床棉被在美国的民间艺术展中,引起观赏者极大兴趣。有一位记者采访老人时问:“用17年缝制一床棉被,你不觉得辛苦、寂寞吗?”老人回答说:“不,一点也不。这17年我每天都感到快乐和满足。用17年缝制一床棉被对我来说不是受苦,而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7.
可赞的“三 不怕”精神 有位将军在给机关干部上党课时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不怕”:一不怕人说“无钱”,甘愿清贫,艰苦奋斗;二不怕人说“无能”,坚决不搞拉关系、走后门、投机钻营那一套;三不怕人说“无情”,不用感情代替原则,不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友谋好处。 这“三不怕”提得好,确实是新时期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体现,也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但在改革开放、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年的夏天,中央统战部召集各民主党派座谈,征求对一份中央文件初稿的意见,赵朴老也参加了,分组讨论时我正好坐在他的旁边。因为文件中多处出现“机制”这个词,赵朴老对我说:这是一个新名词,你知道它的英文译名吗?这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以”随口回答:可能是“system”吧,他说:不对,“system”翻译成“体制”还可以(“体制”可以翻译成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之分.它们之间沟通联络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垂直沟通和联络;一类是平行沟通和联络.领导作风也不同于工作作风,后者涉及到领导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涉及到领导者;而领导作风涉及的主要是领导机关的领导者. 对于一个值得下属敬重、信赖的领导者来说,他们都有一种脚踏实地的领导作风.(1)对外能协同交涉;对内能明理事务.(2)对上汇报实际情况,代表下级说话;对下又能代表上级充分说明情况.(3)职前情绪不为浮者所动;职上遇事不唯唯诺诺、不争功诿过;职后心地  相似文献   

20.
当年《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举办“风华杯杂文征文”,朱健国投一稿《八个月没有文件呵!》,开头就写一位发福的首长在台上对与会者说:“同志们,今年的确没有文件,不说‘红头’,连黑头的也没一件,我和大家一样,苦苦等了八个月了!”他这一说不打紧,“台下顿时哭声大震,如山呼,如海啸,如雷鸣”,随着一片哭声,大家纷纷倾诉起没有文件的苦处来……朱健国的文章是文艺作品,夸张了一点儿,但它也是“写实”。在中国现实社会,文件确实就像干部的命根子一样,没有文件,他们几乎就没法儿活下法;至少,文件也是一个有力拐棍,没有文件,干部们那似乎退化了的双腿,就不知道该怎么迈步了。文件是官场的武器,它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