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韩啸 《法制与社会》2011,(13):281-282
圈地运动始于11世纪,完成于19世纪初。圈地运动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劳动者与其生产资料相分离,催生了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和确立。英国下层农民身处圈地运动的狂潮,在赖以生存的土地发生巨变之后,其土地权利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圈地,近年来已成为持续的新闻热点。究其原因,一在于土地的不可再生,开发了一块就少一块;二在于土地开发在中国制造了太多的一夜暴富的神话,人们对“土地”两字变得异常敏感;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低价补偿农民,使失地农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今年以来,几起圈地事件引发的震动不亚于几次大地震,看看几条媒体报道的新闻标题,便可见其一斑:“南京数起乱圈地事件被披露政府发文整治圈地”“陕西周至违法圈地事件:千亩良田伤口依旧”“‘铁本事件’数千农民背井离乡谁来扶助弱者?”最近,盐城“上海工业园”项目圈地又被炒得…  相似文献   

3.
中国"失地难民现象"法理透视和制度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培忠 《法学杂志》2005,26(5):40-42
土地制度问题和权利的贫困及救济的不利,已经使得中国农民成为弱势群体--中国失地难民.从法理的角度透视农民失去土地沦为难民的原因,必须从制度和权利的角度进行,尤其是农民权利的缺失和权利贫困(poverty of rights)是中国农民失地难民现象的原因.具体解决问题的基本假设是土地制度意识的突破和建立土地自由制度及允许自由交易,防止形成失地难民现象,提升和丰富农民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4.
李申保  帅丹梅 《法制与社会》2012,(26):213-214,21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失去生活保障的状况已经引起普遍关注.从目前情况看,农村户口人员失地情况存在普遍;失地拆迁补偿形式简单;社会保障没有同步;失地后思想观念缺乏转变;生活水平下降.本文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权益,适时转换农民身份,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对农民权益的基本内涵、历史变迁与现实特征进行分析,对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中农民劳动权益、土地权益等经济权益的实现与保障情况进行了规范和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整。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就是要用私权保护理念来保护农民的财产权,防止公权力对农民私权利的侵犯。因此,提高土地征收标准,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寻求政府、开发商、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分配结合点,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成为城市扩张的最大财富.土地的升值,一度让一些城市兴起"圈地运动"."哪个地方违法占地多,哪个地方发展快",这是一场土地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均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开始对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土地实施征用,造成了为数众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形成了农地非农化、农民城市化的趋势,对失地农民主体资格的忽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农民失地问题.通过完善立法体系针对实地农民主体资格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建立长久有效的保障机制,是实地农民权益得到确切保障.  相似文献   

8.
孙欣 《政府法制》2009,(7):24-25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成为城市扩张的最大财富。土地的升值,一度让一些城市兴起“圈地运动”。“哪个地方违法占地多,哪个地方发展快”,这是一场土地的博弈。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成为城市扩张的最大财富。 土地的升值,一度让一些城市兴起“圈地运动”。 “哪个地方违法占地多,哪个地方发展快”,这是一场土地的博弈。  相似文献   

10.
李丁 《研究生法学》2007,22(2):37-58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人民网"报道,即使在国务院的严格管理之下每年仍有200-300万亩的建设用地需求,也就意味着每年有200-300万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有人估计目前全国失去土地的农民达到4000万。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失  相似文献   

11.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作为一项全新工作,并无现成路径或既定模式可循,但可能导致土地产权性质、归属及客体(地块)的调整,进而带来诸多利益关系的冲突与协调。作为一项土地新政,其政策灵活性容易被曲解及违规滥用演变成"掠夺"农民土地权益的"村庄撤并圈地"运动。在相关立法政策调整不到位特别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法律机制欠完善的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种种掣肘因素、法律风险及政策障碍。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不能依赖行政强制,而要在法治理念下依靠法律制度完善和政策机制创新,予以积极引导、正确调整及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2.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对于世代耕作的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之本。一位农妇,为了维护自己的土地承包权,顶着重重压力,与村委会打了一场长达7年的官司。7年来,经过一审、二审、申诉、抗诉、再审,她终于盼来了最终的公正判决。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成为城市扩张的最大财富。土地的升值,一度让一些城市兴起"圈地运动"。"哪个地方违法占地多,哪个地方发展快",这是一场土地的博弈。实际上,小产权房遍地开花的背后,是农村土地失控的大问题,这一问题又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土地领域存在的种种乱象。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征用呈增长趋势,由此造成大量的农民失地。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也失去了与生存权息息相关的各种权益。本文从失地农民生存权的概念入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民利益保障,顺利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权益遭到侵犯的事情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视线,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成为中国的弱势群体。很多的农民选择上访的方式试图伸张自己的权利。本文试图探究一下我国农民的失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成千上万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地,成了失地农民。我国目前对失地农民的相关权益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障权利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致使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严重的生存风险。为了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应建立真正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4,(3):7-7
有人说城中村村民失去最多的是土地,但看了这47户农民的上访报告后,你可能会改变看法:他们失去最多的是权利。  相似文献   

18.
失去土地,农民就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甚至失去养老的倚重。因此,农民对征地补偿款能够公平、公正、足额地发放寄予厚望。然而,在一些地方,征地补偿款却成为一些人的"唐僧肉"。本是村民利益代言人的村干部侵吞、占用甚至贪污征地补偿款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基本保障。但由于现行土地征收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滥用土地征收权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失地农民生活无着落并已影响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土地使用征用补偿存在问题(一)征用补偿不到位,农民上访闹事严重一是补偿款被暂时用于其他,没有及时兑现给农民;二是不按政策补发,减少补偿款数额或克扣补偿款;三是补偿款还未发放给村民,就强行拆迁,强行进场施工等情况,使村民失去了生活保障的信心,而引发村民不稳定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