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毕京铭  韩丽霞 《学理论》2012,(22):206-207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下降,供需比日趋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黑龙江东方学院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及具体做法,详细论述了东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民生工程。基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提出了扩大就业这一发展方针和战略,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共青团是高校基层的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策略如下:注重引导大学生转变自身就业理念;拓宽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的渠道;注重强化学生就业和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3.
殷向阳 《学理论》2010,(29):209-210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就业,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在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毕强 《学理论》2012,(19):246-247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国各高校都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才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才能验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理论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2)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凸显。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制度法规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肖玉菁 《学理论》2013,(6):254-25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使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各大高校的扩招和中国就业政策及就业制度不断发生变化,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待业时间过长等问题逐渐突显,这就影响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从国家、政府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基本对策,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从而实现高校本科毕业生充分和谐的就业局面。  相似文献   

7.
周静 《学理论》2013,(3):57-5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立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各种表现及危害,并通过探究表象之后的深层原因,寻找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3)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各大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已不再是孤立的、个别的、暂时性的现象,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因此,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对维护高校的有序发展,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影响。本文从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出现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传统的正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尤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体制因素、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刘艳丰 《学理论》2015,(3):155-15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剧增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教育已引起高校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就业难和就业满意度低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和谐稳定的发展。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思路,实现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促进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辉 《学理论》2015,(3):153-154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明显增多,但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却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递减态势。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下,部分用人单位道德缺失,甚至肆意践踏法律,利用大学生迫切的求职心理,任意侵害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后,不愿甚至不敢维权,而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关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所致。基于此种情况,在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阮敏尔  马林东 《学理论》2012,(10):96-98
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发展人才紧缺的有效路径。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取大学生村官这一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是否"下得去"的同时,重点关注是否"用得上"和"留得住"。同时就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总体状况、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贺锋  彭香霞 《学理论》2009,(17):104-106
受高校大幅度扩招、金融危机的持续、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矛盾激化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而客观的社会压力,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本文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多维因素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寄期高校管理者开拓创新、转变观念,帮助高校毕业生调节就业心理,树立就业信心。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8)
"特殊群体"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式的发展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个人访谈,从学校角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家庭经济就业困难群体、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群体、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群体给予相应的援助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建衡 《学理论》2010,(3):119-120
金融危机背景下,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毕业生在找工作期间会产生焦虑情绪,本文针对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就业焦虑心理的干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易善芝  张华 《学理论》2014,(4):118-119
由于大学生成为就业主体,是否到基层就业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理性思考,政府只能引导不能强制。通过河南省6所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发现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0)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模拟面试是提高大学生面试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参与模拟面试的情况调查,对有效开展模拟面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探索高校在大学生中有效开展模拟面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章雪 《学理论》2011,(35):77-78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女性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面对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困境,在探究其成因的基础上,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高校、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旨在帮助毕业生尤其是女大学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十多年高等院校的连年扩招,目前我国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尤其是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用人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导致许多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显得尤为严峻.而女大学生作为当前女性的代表性力量,对未来我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分析和研究当前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诸多因素,积极地探讨该困境的解决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瑞  王军  齐威  郑启航 《党政论坛》2011,(10):38-39
英国:出台“国家实习计划” 面对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却因经济迟迟不见起色而日趋严峻这一情况,英国政府、高校和毕业生都在不断地调整政策或策略,以适应目前的环境,度过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