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碧岑 《春秋》2013,(6):4-5
毛主席一生十分重视农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认为不懂得中国农民,就办不好中国的事情。民主革命时期,正是他看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主力军地位,领导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胜利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他仍旧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2.
范忠程 《求索》2008,(10):227-229
邓中夏是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和理论家。他在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国的农村和农民。1923—1926年间,他就农民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现状,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农联合,以及农民运动的政略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十分精要和别开生面的论述,指出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民革命的基本动力;农民中蕴藏有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创造能力;工农联合是胜利之本;政策和策略是农民运动的生命等。这些思想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指导了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现代中国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现代中国农民问题陈赞才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农民问题,他为中国农民的翻身解放,为改变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奋斗不息,并取得了卓著成效。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民问题仍然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我以此为荣。"这是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农民沈要刚的口头禅。他说,没有比亲眼看着农民从贫穷到富裕更开心的事了,也没有比亲手帮助农民更让人快乐。沈要刚中等身材,思路清晰,语速很快,长年的农业劳作,使他的皮肤格外黝黑。但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是瓶窑镇农民中的  相似文献   

5.
<正>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开始对农民问题有所关注。陈独秀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农民问题,较早的把农民纳入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状况和农民问题,将农民参加作为中国革命的出路。一、陈独秀是较早思考农民问题的共产党人之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心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当全党普遍重视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6.
鲁迅可以说是最先开始尝试农村题材的小说,他塑造的农民形象如阿Q为后起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如赵树理开启了一条新路———探寻中国农民特有的农民意识、固有的劣根性和具有的人格美和人性美,以此来体现整个民族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7.
人物     
《创造》2012,(10):14-15
人物/时政温家宝总理: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民"奖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国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温家宝在答辞中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民"奖章授予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代表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褒奖。中国粮食已连续9年增产,今年产量比9年前  相似文献   

8.
蒋文龙  叶辉 《今日浙江》2009,(19):54-56
在农民眼里,他是亲民的官员,为决策层提供的许多政策建议,受惠的就是千万农民;在官员眼里,他是睿智的学者,参与了中国农业法和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浙江乃至全国许多重大的涉农政策都留有他的痕迹;在学者眼里,他是深谙基层情况且学问高深的“顾三农”。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个农民,是一个曾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上饶创业明星、德兴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的农民;他是一个创业者,是中国首位葛根专业网站的创办者。他——上饶市人大代表、宋氏葛业公司董事长宋剑春,是党的富民政策.是全民创业的大潮,使这位30多岁的年轻人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0.
咖啡飘香     
邬特来到普洱之前并不喝茶,他跟当地农民学会了喝这种中国传统饮料,并经常说“普洱茶和咖啡是好兄弟”。知道他的故事后,就不会奇怪连习近平主席都会谈到他。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晚报》(Le Soir)发表文章《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提到一位“在中国西南边陲指导当地农民种植咖啡豆脱贫致富的比利时年轻人”,他就是邬特·德斯麦特(Wouter De Smet)。  相似文献   

11.
, 《创造》2012,(10):14-1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国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温家宝在答辞中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民”奖章授予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民迈开了进城务工的脚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的迁移。就在这个迁移的农民潮中,一个从山村走来的农民工, 20年后竟成了清华大学的教授,他就是画家忻东旺。他的油画作品《早点》、《诚城》、《远亲》等曾获得过多项全国美展的金银铜奖,其中《早点》、《诚城》还在中国嘉德2005拍卖会上拍出了成交价225万和130万的好价钱。 2005年的岁末,在中国美术馆“村民系列:忻东旺油画作品展”上,我见到了忻东旺。人群中的他并不显眼,低调、平和,像一块溪流中安静的玉石,他那超然物外的表情,像是在参加一次别人的画展。在朴实、平静的外表下,透出他与土地紧密相联的善良与朴素。从他谈话的言语中,给人们留下一种无穷的力量。那是生养他的那块土地给予他的力量。他说他同情、尊重那些身份低下、生活落魄的小人物,因为他曾是他们中的一员,不仅曾经是,现在也是。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记录这些普通人在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中的表情,这是这段历史赋予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07,(12):26-28
他是一个民工。为打工赚钱,几乎走遍了中国。因为长期两地分居,他结婚,离婚,再婚,却还是两地分居。他追讨被拖欠的工资,为120元的打工钱花了1000元的诉讼费。他加入了NGO组织,在帮助进城的农民兄弟。  相似文献   

14.
很少有画家像阿龙这样,数十年矢志不渝,饱蘸激情画农民。为画农民,他多次去南疆农村,吃苦受累,从无怨言;为画农民,他也曾遭人讥笑,然而,他依然痴心不改。阿龙为何对农民情有独钟?这首先出于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国80%是农民,同情,关心,帮助,歌颂农民,就是歌颂美好!阿龙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造就的文人,优良品格中最让人敬佩的就是以国家和社会为己任,关心民间疾苦。我们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郑板桥由画竹而想到民间疾苦,就能深刻感悟到这一点。这种可贵的人文精神,在阿龙身上表现得尤为执著。  相似文献   

15.
《上海机关动态》2002,(2):29-29
经济学家樊纲日前撰文指出,中国农业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使更多的农民不再是农民。为支持这一论证,他针对目前一些想在与农业有关的范围内做文章,以求解决根本问题的认识,进行了认真剖析:  相似文献   

16.
李文珊  郭国祥 《前沿》2006,(3):196-198
瞿秋白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本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阶段、革命领导权、武装斗争、农民问题和农民运动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和创新思想,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中国红枣产业的领跑者。他是传统红枣文化的发扬者。他让千百年来低端循环的最普通的农产品衍生出百般变化,跃上了从未有过的发展高度。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全国青联委员”、“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年群英会模范”、“CCTV年度三农人物创新大奖”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他是全国青联委员,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理事……可在他的名片上,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龚华程”的字样。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结合革命实践,对农民运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提出了农民运动理论。他对现代中国农民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发展方向、农民运动的领导力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给党的早期农民运动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试析蔡和森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蔡和森通过对农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工农联盟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并在如何实现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见解。他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探索,成为党制定关于农民问题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