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即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实施的教育(包括管理),并且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自觉而真诚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解除教师“教学霸权”和“教育霸权”,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益智、自主育德、自主抚心、自主健体,从而获得和谐而健康的发展。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但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一厢情愿地实施教育,把学生当作泥团,强…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是辽宁省首批重点高中、辽宁省示范性高中。学校校长陈风仁,党总支书记张继春,副校长张晓辉。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原则,逐步形成了“坚持教育改革,探索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体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指人民群众。从以人为本的三方面内容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本”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即根基、根据、中心、主体。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克服妨碍以人为本的种种错误观念和制度,比较突出的有“以物为本”、“以资为本”、“以官为本”以及“以知为本”,否则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国家主人地位和人权主体地位不可能很好地树立起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人权原则必须充分意识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民主是民生之命,科学理想是民生之魂。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呼唤政治课堂“以生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以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是“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盲童学校以在上海特殊教育中历史最悠久,校园美丽有历史风貌,办学条件好而令人称赞,更以一贯勇于探索创新,办学成果显著而倍受各方关注,是国内外有影响有地位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创办于1912年,占地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教职工120人,其中教师50多人。学生每年在200人左右。学校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市、区教科研先进集体,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海盲校多年前就确立了“按需施教,育残成材”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初、中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完整的盲人教育体系。学校坚持语、数、外基础好,音乐、体育、手工有特色的传统,加速盲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大批毕业生有自己适合的学习、工作岗位,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002年到2005年,26名高中毕业生考入上海市2所大学的4个专业随班就读,开创了中国盲人高等教育的新篇章。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学校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教学设施齐全,无障碍设施规范,标准盲道全校贯通,室内外贯通。在“十一五”期间,上海盲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再接再厉,朝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目标继续前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校”的地位与性质的认识,黄宗羲认为,学校是社会正义和良知的象征;学校“养士”,是国泰民安的根本;学校承担着陶冶社会风气的重任;学校负有文明传承和文化建设的使命。黄宗羲学校观的特点是:尊师重道;倡导全民教育的大教育观;重视学校教育的“教化”作用;重学生的出路;教育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这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学校管  相似文献   

8.
邵丹倩 《山西青年》2023,(6):184-186
心理约谈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前置环节,也是学校心理普查后的重要验证环节,心理约谈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心理普查的真实性。本案例以“一名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约谈”为例,通过四步工作法探讨面临“沟通难”这一问题时,如何运用心理约谈的方法和技巧,来提升心理约谈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教育为人民服务、学校为学生发展着想,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战线和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管理存在诸多弊端:第一,体育教学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教师、学生在思想上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体育教学无关紧要,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总体的规划和安排;第二,学校投入较少,体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党委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核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关键在于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能力,始终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就要以教师为本,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还要以学生为本,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总书记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一道置于治国方略的地位,表明了党中央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学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先。治校和育人,不仅要“依法”,而且要“以德”,以德治校是社会主义学校的办学思想,也是当今形势下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一、明确以德治校的任务实施以德治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文化作为影响人、塑造人的最为有效的因素,是学校发展最核心的要素。而在小学,校园文化主要是以儿童文化的形态出现,具有童趣性、想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为了找到一种回归儿童现实世界的教育,湖北省宜昌市实验小学以“校园儿童文化研究”为切入点,把儿童生活、学习、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以儿童为本,一切从孩子出发,确立“孩子”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4.
程建军  李萍 《唯实》2009,(10):91-9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重道远。地位提高不等于成效增强、“以学生为本”不等于教师地位的消隐、课堂教学不是教育过程的终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职责,从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工作实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对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工作要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发展观,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体系。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发展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面临着“学生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扩招”、“后勤社会化”、“弹性学分制”等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学生工作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承担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各大中专学校中,有的学校建起了学生公寓,统一配备学生生活用品由专人负责打扫卫生和清洗学生的衣物;有的学校允许教工和家属摆摊设点,或是供应饮食糕点,或是供应日常用品,或是包揽学生个人杂务。这些“下海”的教工和家属都是争着抢着为学生服务,有的甚至熄灯就寝后还打着电筒为学生送小吃,他们直言不讳地说:“要把学生有限的经济引到无限的适应之中。”这样的服务不可谓不“周到”,这样的态度不可谓不“热情”。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周到”的服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一是这种“周到”的服务超出了一部分学生的经  相似文献   

17.
孙秀艳  王奕丽 《世纪桥》2010,(5):139-140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含义有二:第一是以学生的学为本,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第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习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以上两个含义,要求教师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和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程奕 《求实》2006,(Z3):277-278
素质教育不同于以知识为本体的接受型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创新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基本思想在语文教学领域则集中体现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其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地位也就决定了德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塑造高尚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潘雯 《山西青年》2023,(4):196-198
高职扩招政策和“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新型技能型人才亟待培养,在高职招生人数大量增加、继续教育机会增多的同时,高职学生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普遍共性问题。该研究关注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并剖析原因,围绕学生、学校、环境、家庭四个维度展开分析,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环境建设为支撑、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尝试构建“四位一体”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提升路径,践行多维度共同发力,以期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