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到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70%,长株潭将作为一个"超级城市"的形态出现,进而带动全省城市化进程。吴明,长沙留学人员创业园里一家园林公司的老板。他说:"我的美国同学打电话来时,常常很疑惑地问我,中国一般都是一个城市对应一个长途区号,为什么拨打我的办公室电话,会同时显示三个城市(湖南长沙/湘潭/株洲)?问我是不是在三个不同城市都开了公司?我告诉他们,长株潭是中国唯一统一区号的城市群,这是长株潭一体化的成果之一,我的公司在长沙。"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对两型社会城市群发展的驱动与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提升制造业产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生产性服务业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也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长株潭城市群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主要从加大金融服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湘潭县简介     
《湖湘论坛》2006,19(6):F0002-F0002
湘潭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西岸,地处东经112°25′——113°03′、北纬27°20——28°05′之间。北与长沙、望城、宁乡接界,东与株洲市、县水陆相连,东南与衡东隔江相望,南与衡山县接壤,西与韶山、湘乡、双峰为邻。地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城市群腹地,为长株潭南大门。紧抱湘潭市区。县城易俗河是湖南省政府规划的湘江生态经济带核心区。全县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757个行政村,38个居委会,总人口114万,其中农业人口103万。湘潭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7至18.3℃,年降水量1200至1700毫米,冬春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大》2010,(8):56-56
湘潭地处湘江中游,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之一。现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五个县(市)区和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高新区,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  相似文献   

5.
刘战平 《求索》2010,(12):91-9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要求其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于"两型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功能进行深化和拓展有利地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本文对其促进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抓住一条主线,推进两大重点战略,创新三个体系的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素有湖南“金三角”之誉,为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基础。目前长株潭三市的工业优势基本都在制造业。本文分析了长株潭三市制造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长株潭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综合试验区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按照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整体要求,从核心带、空气污染、水资源、绿地系统、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从而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伍博超  朱方明 《求索》2011,(4):46-47,50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集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现阶段"两型"产业集群建设面临问题分析,论琢发展"两型"产业集群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性,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系统性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9.
关键是要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为长株潭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长株潭及其城市群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和基础性条件。但是,在近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相对于沿海、特区等发达地区来说,长株潭三市经济技术是相对落后了。在未来全球化时代,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或城市的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压力。无疑加入WTO给长株潭三市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这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挑战,这是包含着巨大发展机遇的挑战。加入WTO本身并不能保证长株潭经济及其城市群经济的顺利发展。这尤如舞台本身不足以保证演出成功。对于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和发展而言,加入WTO后,只是取得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入场券和参赛资格。关键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长沙市是中部地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中心城市。它依托内陆广大腹地,交通便捷,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内陆经济枢纽的区位条件,是沿海的内陆、内陆的前沿,在中部地区的开放开发中具有窗口和桥梁作用。长沙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中心,湖南“一点一线”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科技实力雄厚,矿产等自然  相似文献   

11.
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是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促进中部崛起、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湖南形成长远竞争力、培育核心增长极、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新时期赋予湖南人民的重大历史使命。其间,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障碍,科学设置长株潭试验区的管理机构,是加快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为此,文章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区域)管理的模式和经验,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提出了长株潭试验区管理机构设置的重要前提、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案。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10)
<正>"宜荆荆"三座城市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互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非常有利于建立一小时交通圈和"日常都市圈";而且三市文化上非常接近,这样的城市群在全国非常少见。此次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即"中三角"发展规划里面重点突出了"三核",即分别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在"三核"之外,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城市带是另一亮点,该城市带与"三核"城市群既紧密相联,又略有区隔,但都是"中三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5,(10)
<正>沿湘江呈"品"字型分布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融合的步伐加快,一体化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在"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正迈向创新发展的腾飞之路。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小康》杂志记者来到四面环水的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此情此景,虽不见毛泽东笔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然而处处可见绿荫掩映、游人怡然的悠闲自在。相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国内地娱乐之都"的长沙整个生活节奏相对迟缓,从开通不久时隔8分钟一趟的地铁2号线、不紧不慢的乘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的湖南高等教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湖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把湖南高等教育做强做大 ,是推进长株潭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特别是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好若干所重点大学 ,对湖南经济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与长沙漫长的历史相比,长株潭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建国后,由于四通八达的铁路在株洲、湘潭一带交汇,从而彻底改变了两座小镇的命运。"一五"和"二五"期间,大量工业项目沿着铁路布局在株洲和湘潭。到了1983年,株洲已经成为一个拥有32万城市人口、18亿元工业产值的中等城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长株潭三市形成了沿着湘江分布的"品"字形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群,两者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人缘相亲,但在区域经济协作方面比较松散,关联度较低。从区域经济协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推进两大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强  王忠生 《求索》2008,(7):5-7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金融业在“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需要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从当前的情况看,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基础、资金融通体系、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和和体制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好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促进长株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红玲 《求索》2012,(12):199-200,10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依托力不够、湖南富民强省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的当务之需,主张抢抓中部地区城市群可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的政策机遇,将岳阳并入长沙实现岳阳回归长沙、长沙回归长江干流城市的美好愿景,从而把长沙逐步建成地域与人口规模相当于美国纽约的国际化大都市,以辐射带动全省众多城镇向现代工业卫星城与专业化配套生产的特色经济型中心镇的整体提升,推进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湖南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19.
大众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元素,地域特色鲜明的湖湘文化是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文化发展的应然根基:对于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文化的发展,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热潮的天然推动力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天时”的契机;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倾斜与扶助为长株潭大众体育发展提供了“地利”的条件;初见端倪的“大学城”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和”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5,(10)
<正>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城市,谁是龙头老大,谁更有优势?虽然吵得很热,但更多呼声则表示需要务实行动,合作大于争锋。武汉,又称"江城",是中国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定位的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城市。近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有两大变化:一个对安徽有了新的定位;另一个便是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得到巩固,比如《意见》有27处提到武汉,南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