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加强道德体系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是德治经济 ,它不仅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 ,同时也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中国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永琼 《学理论》2010,(7):28-30
道德信仰是信仰的基本形式,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道德体系中的最高价值理想或最高人格境界,凝聚或整合着各种道德诉求和规范。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重要阶段,由于旧的道德信仰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新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尚不完善,以至于出现了普遍的道德信仰危机现象。在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道德信仰危机的现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吴茜 《学理论》2013,(18):384-385
道德教育在传授学生道德知识、提高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根据"受教育者内部思维矛盾运动的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具有主体性特征的道德思维培养模式;要遵循"德育过程受多方面影响的规律",构筑社会德育工作大平台,形成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的合力。在充分吸收与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如何建设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这一特殊思维样式做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小悦悦"事件宣判后,人们视线又重新回到事件之中。道德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缺失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文章以该事件为例,从个体德性的缺失、公共道德的缺陷以及文化、制度等方面论述了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并相应地从道德教育、法律建设、文化整合、制度完善方面对如何加强我国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速度加快。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相互适应"问题日渐突出,社会信任与个体的道德诚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话题。人们长久以来普遍相信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道德进步的观念受到怀疑,似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空虚相携而来,经济增长的加快与社会信任及道德诚信的衰落相互交织。如何从理论上梳理、认知、评判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面对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治道德和职业道德,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当前,需要从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强化宗旨意识、实现干部队伍的高素质、加强法制化建设和德育建设、完善道德评价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建设等方面,实现政治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转型期的行政道德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正确认识我国行政道德与行政法制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强化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为: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道德规范体系;加快行政道德立法,建立道德组织;加强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教育;健全道德监督机制和强化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8.
陈晨 《学理论》2013,(7):128-129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独立的体系,它强调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的非规律性;绝对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坚持文化相对主义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然而道德相对主义有其自身严重的缺陷。要避免这种缺陷,就要求建立一种公众普遍认可的道德共识。人类社会实践证明,在伦理观念上人们可以建立一种"最低限度的共识"。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寻求道德共识,是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下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道德人格的缺失。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建构"道德主体"制度体系的设想,认为道德主体是社会主体在道德建设领域的体现,道德主体制度建构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和政治问题。道德选择权是一种保障公民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权利,是道德主体地位的基本权利表现。道德选择权的制度建构实现了道德建设的法律制度支撑,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互动与协调发展,展现了道德建设"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具体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理论探索》2012,(6):27-30,36
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完善法律、加强监管和提升技术,也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道德反思,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道德约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对生命尊严缺少敬畏、机会主义泛起、行为失范等道德问题,是由于食品安全的道德教育缺失、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及道德考评机制缺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从道德层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治理,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普遍的食品安全道德观念;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管理制度;开展食品安全道德考评,为食品安全道德约束提供价值导向;依靠政府、消费者和媒体的多方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食品文化建设,构筑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2)
道德分为绝对道德和责任道德两类,马基雅维利将政治思考与普遍道德思考区别开来的"君主道德"就是责任道德。而绝对道德并非只存在于普通人之中,它在国家政治和国际社会中同样存在。必须区分政治标准和普遍的道德标准,在评判政治行为时,应用政治标准去审视,同时,要警惕国家利用普遍道德美化其谋取私利的政治行为。在国际互动中,不仅仅要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出发点,而且在追求本国利益时,要努力维护"责任大国"的形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公职人员道德准则法》囊括一系列公职人员从政道德法规和配套实施细则,从立法角度对公职人员应如何遵守从政道德作出了规范。该法规定严格细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为美国解决曾长期面临的公职人员贪腐问题奠定坚实法制基础。我国可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将道德准则转化为法律的做法,完善目前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职人员从政道德法律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道德领域存在的紊乱乃至危机,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长远发展,因缺乏精神动力,而面临着挑战。"以德治国"作为中国的"现代性谋划",是对现代化总体目标的把握,是对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贯彻和落实这一治国育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将为中国道德现代化建设提供核心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王秋实 《学理论》2013,(21):117-118
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不断深入、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前提下,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建设问题已成为高校、家长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考查,在问卷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当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解决途径:重视道德,义利统一;德智并重,全面发展;公私兼顾,重视集体;求真务实,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15.
“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关系是梁启超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在进行道德革命时,他用资产阶级的“公德”批判中国传统道德的“私德”;在进行道德建设时,则用中国传统道德的“私德”去补充资产阶级的“公德”。梁启超从“公德”到“私德”的转化,是从道德革命到道德建设的深化,是思想上的前进,不是思想上的倒退。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人立身处事之本。当今时代,道德也是生产力和资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道德;道德与社会进步以及我们的生活、工作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对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大有裨益;道德力在促进人自身的完善与人际关系和谐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推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家治理、防病治病及做人等方面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育华 《理论导刊》2005,2(1):55-56
投资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陕西省的硬环境建设虽仍属滞后,但已经和正在得到较快的改观;目前面临的主要是软环境欠佳的问题.公民普遍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高低,直接决定软环境的优劣.强化公民道德建设,是改善陕西投资软环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徐进 《学理论》2012,(35):35-36
从道德相对的观点看来,不同的道德个人或群体的道德价值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共同的道德标准。道德"相对"表现为不同的组或个人的行为,甚至所有的信仰,它的基础是千差万别的。分析道德相对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其受欢迎的原因及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有助于建立普遍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9.
行政道德责任是责任政府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但相关的理论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道德责任也往往深藏于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的背后,不被重视.针对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应通过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提高行政道德认知水平以及健全和完善新型行政道德体系等工作,规范行政道德责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刘煜 《理论与改革》2014,(2):132-135
当前社会是个异质多元型社会,利益关系和道德观念复杂多变,利益关系的道德调节已经进入转型和调整时期。利益兼顾是当前多元社会道德建设中内涵丰富而又具有共识性的指导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功利论、道义论、公平正义等道德原则的精神实质,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领域"实然"与"应然"的和谐统一。利益兼顾,能有效的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提供有效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