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关键。为此,必须着力加强陕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和发展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为重点,以打造地域特色优势人才队伍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发展体制机制为保证,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为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支起人才队伍支撑。  相似文献   

2.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面对当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要始终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不断完善文化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深化文化领域的各项改革,创新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这是复兴之需、发展之要、兴党之策。作为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更是需要人才,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科学发展的人才观,建立健全造就人才队伍的体制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坚持党管人才。  相似文献   

4.
人才队伍建设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快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努力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进一步打牢加快发展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起着基础性作用.加强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要拓宽培养渠道,健全培养机制;二要推进体制创新,完善聚集机制;三要深化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四要加大扶持力度,创建援助机制.同时要树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观,有步骤有重点地培养民族文化人才,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加强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科技、人才和文化激烈竞争的世纪,说到底是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单个家庭、企业或者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适应新时代发展自我提升的内在要求。我国对创新的重视不断激励和鼓舞着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然而相较于美国较为完善和体系化的鼓励创新、培养创新能力、保障创新的制度来讲,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改革和完善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打造创新文化氛围、建立制度性的创新体系,对我国不断发展进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面对国际上激烈的人才竞争现实,清醒地认识和分析我国人才队伍的现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而目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主要体现为:人才匮乏、人才外流、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和人才成长环境不优越。  相似文献   

8.
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文化建设包括文化机构、文化设施、文化体制、文化工程、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诸多方面.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来教育人、鼓舞人、熏陶人.因此,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人事天地》2010,(34):18-18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和创新机制为动力,以选拔、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为重点,大力培养造就了一批领军人才,孵化了一批宣传文化精品力作,带动全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广西软实力的提升和广西新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推动文化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对文化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次重要认识,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国家主导,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国家文化创新发展机制。这一机制既是文化体制发展改革的目标,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创新思想建设人才团队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创新文化建设,通过使命、愿景的推动,企业精神的凝聚,文化氛围的影响,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创新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理可依、增强人才团队战斗力;创新机制建设,广开引进渠道,选树领军人物,搭建成长舞台,建设人才梯队,完善激励体系,提升人才团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推进济南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各城市都在努力打造城市品牌,探索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济南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升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但在人才队伍建设、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省会城市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制约瓶颈。为更好地推进济南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科学定位,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完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韩波  杨洪勋 《人事天地》2006,(12):16-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必须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档案馆馆长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的建设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馆长队伍成为我国档案事业人才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9月22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周吉平在学院为中国石油第三期企业主要领导培训班作了题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的专题讲座。周吉平副总经理运用世界各国各大石油公司高度重视并加快科技创新能力的详实资料和生动案例,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把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点;必须把服务主营业务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必须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从源头上保证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健全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搭建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评价激励的正确导向;健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开发机制,落实高层次人才素质提升的具体渠道;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人事天地》2010,(28):22-22
柳工作为中组部在广西唯一的人才工作联系点,大力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科技创新,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以国际化思维设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创新人才开发机制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更是柳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2002年,我们提出了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的战略目标。2005年聘请国际著名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7.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然而,我围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不够、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对外传播交流薄弱,使得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缺乏动力源泉、有效载体和国际影响力,并且面临文化霸权主义扩张的严峻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推进中华文化改革创新,夯实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基;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满足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人才保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积极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有效抵御文化霸权主义扩张等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省部属重点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着众多学科急需发展与高层次学科带头人较少的矛盾,面临着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差距不断被拉大的风险,面临着被地方普通院校急速追赶、甚至被超越等不利局面。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急需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内部挖掘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减少高层次人才的流失等难题。针对以上问题,省部属重点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方面要与“985工程”高校错位引进,提高成功率;充分发挥作为省部属重点建设院校的优势,提升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对内部挖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效果;不断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待遇,改善综合环境,减少流失。  相似文献   

19.
公共文化服务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必备要素。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力不断提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及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但也存在着诸如公共文化建设合力不够、供给不足、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等问题。加快公共文化供给改革,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更好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探索构建安徽区域创新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从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推进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出发,围绕如何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联”字为切入点,从创新战略、战略性创新产业、创新型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公共创新服务体系、集聚创新型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