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1,(5):46-46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妇联在工作中,以实施“两个纲要”为重点,充分发挥妇儿工委职能作用,着力围绕解决重难点问题开展工作,不断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2.
全国妇联     
《中国妇运》2012,(4):47-48,2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3月16日参观中国妇女儿童十年发展成就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一同参观。李长春称赞展览内容全面、生动翔实、特色鲜明,充分展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妇女儿童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展示了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妇女儿童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了我国亿万妇女儿童的幸福生活和昂扬精神风貌,展示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乔虹 《中国妇运》2013,(6):4-13
几年来,全国妇联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回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妇女工作的正确方向;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对妇女的思想引导、凝聚带动,团结动员广大妇女踊跃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贡献;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关注立法进程,促进完善政策,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着力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代表争维护妇女权益取得了新成果;紧紧围绕妇女儿童需求,坚持办实事、办好事,让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着力解决妇女儿童“三曩”利益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手段,打造特色工作品牌,推广基层创新经验,妇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切实加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建设,妇联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妇女儿童的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妇幼卫生指标既反映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全民健康状况,更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重要综合性指标。卫生部高度重视两纲实施工作,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不断推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妇女儿童健康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9,(10):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60年,也是我国妇女儿童工作得到切实加强的60年。建国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妇女儿童事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6.
百花争艳,万木竞春。新世纪充满了勃勃生机和希望。《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发布实施,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强有力体现,是新世纪进一步推动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大举措,是全国亿万妇女儿童的一件喜事、大事。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使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逐步深入人心,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得到…  相似文献   

7.
石洁 《人大论坛》2011,(12):44-44
记看从11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编制出台。会上,省妇儿工委负责人通报了2011年至2015年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编制情况及主要内容。据悉,我省“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新一轮规划于11月11日由省政府颁布实施。新规划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3,(3):22-24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三轮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纲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制定了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纲要作为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的落实,促进了我国妇女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改善了我国妇女儿童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12,(Z3):30-34
晋卫妇社[2012]7号各市卫生局,省直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两纲、两规),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根据《卫生部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山西省卫生厅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0.
依靠社会力量 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浅谈妇女儿童协调工作的功能陈秀榕妇女儿童事业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妇女儿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女儿童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妇女发展包括: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参与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21,(1):32-34
湖北省妇儿工委办积极推动各成员单位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策略措施,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平台作用,协调解决各时期凸显的妇女儿童重难点问题,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各地党委政府充分履行妇女儿童工作主体责任,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制度机制基本健全1.健全领导机制,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务院妇儿工委的精心指导下,江苏省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坚持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项目化推进妇女儿童实事,竭诚造福广大妇女儿童,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竺 《中国妇运》2012,(6):24-28
一、充分肯定妇幼卫生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健康,特别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08,(10):16-18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充分发挥优势,以项目为依托,深化妇女儿童实事维权。先后与联合国儿基会、英国救助儿童会等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实施反拐与妇女儿童安全流动项目,在反拐预防宣传、妇女儿童救助和留守儿童关爱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日,卢湾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本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情况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代表们认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认真贯彻妇保法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广大妇女人身、财产、婚姻家庭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妇女儿童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但在政治权利、劳动权益和婚姻家庭权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坚持把妇女儿童工作放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切实履行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协调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贯彻执行。两纲、两法”的职能,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妇女儿童工作实践中,贯彻到推动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践中,落实到研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上。  相似文献   

17.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始终将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11月27日,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温家宝总理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刘延东国务委员作了工作报告,充分体现_r党中央、国务院对妇女儿童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妇女儿童的亲切关怀,与会人员深感振合。  相似文献   

18.
王秀英 《中国妇运》2001,(10):34-35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在国家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年,国务院颁布了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向新世纪妇女儿童发展新目标迈进的伟大征程。为了总结实施20世纪九十年代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经验,研究探讨贯彻实施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工作思路,为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开好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于8月6日-10日举办了新“两纲”的培训暨研讨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副主任、全国妇联…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今天,我们隆重召开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总结过去十年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表彰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和个人,部署201l一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两个纲要的实施工作。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儿童表示诚挚的问候!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12,(4):12-14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两个纲要颁布十年来,确定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新两纲”)。新两纲制定了未来十年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措施,为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实现新跨越提供了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