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恐怖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义东 《法学》2005,(2):64-71
恐怖主义犯罪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 ,通过暴力或暴力威胁以及其他非暴力手段制造社会恐怖 ,侵害他人生命财产的犯罪行为。恐怖主义犯罪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政治性犯罪 ,其侵害的客体是以国家安全为主的复杂客体 ,这就决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地位。我国刑法中的恐怖活动罪就其性质而言也是政治性犯罪 ,其所侵害的客体也是我国的国家安全 ,因此 ,我国刑法中的恐怖活动罪就是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2.
反恐怖活动的刑法立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活动将是 2 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国际刑法以及许多国家的国内刑法均规定了旨在惩治恐怖活动的犯罪 ,包括 :组织、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 ,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恐怖活动有其基本特征 :目的通常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性 ;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重要人士或者不特定的社会公众 ;行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暴力性 ;主体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尽管我国刑法规定了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罪、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等 ,不过鉴于恐怖活动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犯罪的新型犯罪 ,因此还需要在法律上对恐怖活动组织予以明确化 ,同时可以考虑设置独立的恐怖活动罪 ,将恐怖活动的罪与刑特定化。恐怖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的行为 ,但是这并不排除恐怖活动分子以个人犯罪的身份受刑罚处罚。  相似文献   

3.
所谓恐怖行为是对公民的人身或重大公私财产非法暴力或暴力威胁,用以恐吓政府,要挟社会,而达到政治或社会目的的行为。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恐怖活动异常猖獗,西方国家有的人惊呼“当今世界使人伤脑筋的,除了艾滋病,就是国际恐怖主义”、还有的人把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称之为“二十世纪的政治瘟疫”、“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定义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铭暄  张杰 《法学杂志》2006,27(5):24-27
立足于刑法的角度,当前迫切需要对恐怖活动犯罪作出明确的定义.恐怖活动犯罪是恐怖主义在刑法领域的体现.对恐怖活动犯罪可以从目的、对象、手段、主体四个方面进行定义.恐怖活动犯罪应当主观上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目的,客观上采取足以引起社会恐慌的手段侵害不特定对象或特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对象,恐怖活动犯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又可以是单位,但不能是国家.  相似文献   

5.
漫谈恐怖主义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9月 11日先是一架民航客机撞击到了美国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一个塔楼上 ,18分钟后又有一架飞机撞上了市贸大楼的另一座塔楼 ,引起了巨大爆炸。在此之后 ,另有一架飞机撞击了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 ,大楼一角被毁。对此 ,美国总统布什称“这是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事件”。那么 ,何为恐怖主义呢 ?一、“恐怖主义”的概念(一 )国外及国际组织的观点。美国学者认为 ,恐怖主义是对人身或财产非法使用武力或暴力威胁 ,恐吓政府、公众或上述两者的某一些部分 ,以达到政治或社会目的的活动。① 法国学者认为 ,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6.
孟昭武 《经济与法》2002,(4):16-17,45
恐怖活动犯罪是当今世界上危害性最为严重的暴力性犯罪之一。它不仅直接危害一国的社会、经济等安全,甚至影响或者威胁国际社会的安全。面对恐怖活动犯罪日益猖獗的现实,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1年12月29日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以下简称《修正案》),对现行刑法作出了补充修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恐怖活动已经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威胁。纵观恐怖活动发生的形式,有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暗杀、施毒、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等,但是在众多的恐怖活动形式中爆炸恐怖活动作为杀伤力和破坏力最大的一种手段,已成为当今恐怖分子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恐怖活动形式。因此,防范恐怖爆炸犯罪是公安机关反恐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际反恐怖犯罪与我国刑事立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面对恐怖犯罪的威胁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对恐怖犯罪的惩治。本文在界定恐怖活动概念的基础上 ,介绍了反恐怖犯罪的国际合作和各国关于惩治恐怖犯罪的刑事立法 ,同时对我国关于恐怖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恐怖犯罪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暴恐犯罪是对暴力恐怖犯罪的犯罪学类型概括。在刑法适用上,主要涉及到恐怖活动组织的界定与具体暴恐行为的罪名认定。总的来说恐怖活动组织具有目的多元性、手段恐怖性、结果形式多重性三个特征。在具体暴恐行为的罪名确定上,应当从构成要件的角度入手,在勾勒不同构成要件的具体要素的基础上,以行为是否齐备特定犯罪构成要件作为确定其具体罪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忠林 《现代法学》2002,24(5):24-31
“制造社会恐怖”是恐怖活动犯罪特有的犯罪目的 ,正确理解恐怖活动犯罪的这一犯罪目的的内容 ,以及由这一目的决定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罪过结构和客观特征 ,是司法实践中认定恐怖活动犯罪 ,正确适用刑法相关规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国际社会反恐怖活动组织犯罪及我国刑事立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恐怖组织犯罪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日渐为国际社会所共识,国际社会打击恐怖活动组织犯罪的呼声也逐渐高涨。本文在概述了国际社会采取的反恐怖组织犯罪的措施及其刑事立法之后,研究了我国刑法关于反恐怖组织犯罪的规定及其适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我国刑法对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规定和有关国际公约对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及恐怖活动的组织犯罪的规定,从刑法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刑法中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以期指导刑事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恐怖活动已经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威胁.纵观恐怖活动发生的形式,有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暗杀、施毒、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等,但是在众多的恐怖活动形式中爆炸恐怖活动作为杀伤力和破坏力最大的一种手段,已成为当今恐怖分子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恐怖活动形式.因此,防范恐怖爆炸犯罪是公安机关反恐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半叶,恐怖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并日益严重。为惩治恐怖犯罪,国际上制订和签署了一系列防止、惩治恐怖主义的公约,各国相继制订法律严惩恐怖犯罪活动。恐怖犯罪的界定国际上目前尚无一个能为各国普遍认同的恐怖犯罪定义。关于恐怖主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的政治目的。1937年日内瓦会议上通过的《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认为:恐怖行为是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集团或在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美国联邦调查局把恐怖主义称为“为推进政治或社会目标而对人身或财产使用武力或暴力。以对一国政府、民众或其中  相似文献   

15.
恐怖活动犯罪有别于普通刑事犯罪,国内国际立法针对恐怖活动犯罪做了特别规定,但是目前我国反恐立法关于恐怖活动的界定不足以区别确定恐怖活动犯罪,影响了反恐法律规范的正确适用。我国的恐怖活动犯罪与普通刑事犯罪的差别只存在于犯罪的主观要件上,恐怖活动人员意图以非法暴力手段实现分裂国家、宗教极端思想等目标是恐怖活动的关键特征,应在立法上得到确认。我国在《反恐怖法》上定义恐怖活动和恐怖活动犯罪时,应明确规定"意图以非法暴力手段实现分裂国家、宗教极端思想等的目标"这一特别主观要件要素。  相似文献   

16.
伴随恐怖活动犯罪的全球化,对恐怖活动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必须树立一种全球战略,这也客观上促成了刑法应对的全球化。我国在惩治和预防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应积极与国际社会相接轨,在恐怖活动犯罪以及恐怖组织的界定上寻求最大限度的共识,在预防恐怖犯罪的立法上努力完善。  相似文献   

17.
国际恐怖活动社会基础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为达成特定政治目的和社会目的而进行恐怖活动屡禁不绝。当前,随着国际上各种矛盾斗争的发展,作为一种特异现象的国际恐怖活动也日益蔓延,以劫机爆炸、绑票与劫持人质、劫船、劫车、暗杀、袭击等形式的恐怖活动急剧增多。相比于中国民国时期的恐怖活动,它有其特定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并呈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攻击目标的确定与不确定并存,实施手段的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活动的有组织性与无组织性并存,作案的连续性和残忽性。  相似文献   

18.
高学敏 《行政与法》2014,(7):126-128
面对日趋严峻的恐怖活动威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不断地探索通过立法的方式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目前,由于我国的反恐立法存在立法格局不科学、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难以满足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的需要.为适应我国反恐形势的新变化、推进反恐工作依法开展以及履行我国应尽的反恐国际义务,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系统、全面的《反恐怖法》,同时,注重运用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手段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以期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活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为严厉打击恐怖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五个新的恐怖犯罪,即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正确理解这些犯罪,有利于司法实践的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反有组织犯罪立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社会反有组织犯罪立法概况莫洪宪当今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加剧,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利益。有组织犯罪集团通过巨额非法收益巩固自己的势力,并向民主程序渗透和腐蚀,削弱各国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威胁合法投资者和竞争企业的利益;通过暴力恐怖活动严重破坏民主法制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