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肖双 《群众》2023,(6):16-17
<正>兴大业,先用人。释放人才红利是乡村振兴的“必选项”。连云港市一直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聚焦产才融合,激励广大人才发挥“三带两助”作用,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如今,连云港跻身“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入库乡土人才达3000余人,乡土人才载体获批数位居全省前列,跑出富民兴村加速度。我们将继续做好乡村人才振兴文章,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赵永乐  徐军海 《群众》2013,(3):I0044-I0045
江苏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人口红利是短板,人才红利是优势。当前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是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  相似文献   

3.
陈训廷 《现代领导》2004,(10):31-31
小康大业,科技为先;信息社会,人才是本。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才优势往往意味着竞争优势。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引才、用才、留才”的工作,必须争取做到“十要”:  相似文献   

4.
覃黎魁 《传承》2012,(7):32-32
近年来,贺州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眼于欠发达后发展的市情,以解放思想为动力。积极实施“人才兴贺”的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创新政策文件,启动实施引才育才“双千计划”,持续开展“市校合作”工程,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人才基础性建设,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进发、聪明才智充分涌动的崭新局面正在形成。实践表明,做好人才工作,必须抓好引才、留才、用才这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宁轩干 《群众》2013,(7):77-78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南京市委宣传部秉承人才是核心生产力的理念,高度重视全市文化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并举,搭台建制同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营造了南京高层文化人才聚集的浓厚氛同,“文化南京”人才高地日趋凸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是兴军之本,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努力造就新型的人才群体,用全球的视野广泛吸纳人才,用先进的文化理念融合人才,用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励人才,进一步完善了医院各范围、各专业、各层面的人才梯次结构,形成了爱才、护才、引才、聚才的良好氛围,为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也为实现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对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浙江人事》2009,(2):23-23
象山县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实施“人才活力工程”,强势推进人才本土化。一是拓宽引才引智渠道。大力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辟人才创业“绿色通道”,通过市场招聘、项目引才引智、引资引才等形式,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的协作与联系,采取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象山建设。  相似文献   

8.
人才与项目对接和产业互动,指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与建设项目相衔接,与发展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当今世界,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进入21世纪,人才成为竞争的焦点。面对人才激烈竞争态势,自治区党委立足区情,作出了建设人才小高地的决策。近年来,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为依托,在海洋水产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成功举办了“西部大开发人才创业论坛”——北部湾海洋产业开发引智引资合浦研讨洽谈会,“富民兴桂人才创业论坛”——广西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4,(2):16-17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2005年的冯氏贺岁片《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幽默”真实地道出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中国经济社会剧烈转型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无不对高端、高层次人才抛出绣球,求贤若渴的背后,也昭示着人才的缺乏和流失。  相似文献   

10.
联想集团的前任总裁柳传志在培养人才方面,总是要狠狠地“折腾”,尤其是对企业的管理人才。他有一句名言“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他有两个接班人:杨元庆、郭为。殊不知,为培养这两个人,柳传志将他们一年调换一个新岗位,“折腾”了十几年,才把他们培养成了“全才”。  相似文献   

11.
人口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迎来“人口红利”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老年人口的“红利”时代。海南发展养老产业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符合“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符合“把海南建成全国人民的后花园”的理念。对此,海南省应未雨绸缪,科学制定养老产业政策,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把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精,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建研究》2011,(9):17-17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近日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李源潮同志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人才观。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更好地引才、育才、聚才、用才,以人才优先发展推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健全人才汇聚机制,推动人才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桐乡市先后由台《桐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任务分解》、《桐乡市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桐乡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发放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环境,使引才工作实现“四突破”。  相似文献   

14.
王奋平 《前进》2004,(9):36-3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尽快建立适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机制。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这里的“德”即思想品德,“才”即能力本领。“德”与“才”是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在一般意义上,我们指的人才就是具备某种能力和才干的人。在社会实践中,能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突出的贡献。人才具有创造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而人才机制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人才管理机制、评价机…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自主创新,人才先行。“十五”期间,我市人才人事工作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从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探索新思想、实践新方法,给各类人才特别是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回报”。  相似文献   

16.
杨恩联 《浙江人事》2006,(10):31-31
一是引才理性化。企业在择才引才时,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第一标准,按需引进各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不盲目追求高学历和高职称。许多企业在注重人才适用性的同时,开始关注人才的“软素质”,在专业、学历、工作经验等应聘条件之外,还提出了能吃苦耐劳、有协作精神、对公司忠诚、工作责任性强等附加要求。在引进人才的方式上,已由单一的“设摊”招才,逐渐向网络引才、载体引才、核心人才带动引才、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才等多元高效的方式延伸。  相似文献   

17.
李莉 《青年论坛》2002,(1):65-66
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其必然趋势 ,而创新取决于人才潜能的发挥 ,因此 ,人才将逐渐从“成本”概念演变为“资本”概念 ,将成为比资本、物质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本。为跟上时代步伐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一是人才总量增长迅速。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的发展情况看,“九五”末期,即2000年底全区三支队伍人才总量为10813人,“十一五”初期,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5625人,人才增加了近1.26倍,每万人人才资源数达到1578人,高于全市每万人人才资源数841人的平均水平。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年中增加了近2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幅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杨应侠 《浙江人事》2006,(10):43-44
“人才是企业的资本,拥有人才,就是拥有财富”,现代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中小企业,为引不进、留不住人才而苦恼。如何用好并留住人才?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对此有了很好注解。人才在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英雄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20.
江总书记指出:“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西部地区在考虑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时,都要制定人才规划和措施。解决人才问题,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既要注重使用现有人才,又要重视培养后备人才;既要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又要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面对西部大开发和21世纪知识经济、技术经济、信息经济的竞争,宝鸡要在实施人才战略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正确处理好留住用好现有人才与引智引才的关系,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和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宝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