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基层公安机关因伤害案件引发的信访投诉有逐渐递增之势。伤害案件引发的信访、投诉问题,关涉到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警民关系的融洽与否以及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影响地区维稳工作的大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依法、规范处理伤害案件,并在产生信访投诉时科学化解,防止当事人重复信访、投诉、聚众上访,这是基层派出所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维护警民关系、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必需。  相似文献   

2.
纠纷伤害案件因调查取证困难、责任难区分等,极易形成信访问题。为此,一要多渠道化解,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二要规范纠纷伤害案件办理机制,从制度上明确纠纷伤害案件办理的程序;三要强化司法伤情鉴定制约措施;四要依靠政府力量,发挥社会联动作用,多渠道解决因纠纷伤害引发的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基层公安机关侦办轻伤害案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未能依法及时办理轻伤害案件,如办理轻伤害案件不及时、警力浪费大量、打击处理不力、导致大量信访案件产生等等。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对调查取证工作不够重视、过度追求调解结案、公检法三机关沟通协调不力和伤情重复鉴定问题。因此,应当通过政府各部门全力参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快速及时调查处理、切实加强公检法的协调配合和对公安民警强化执法知识的培训等多种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自公安机关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活动以来,治安系统各部门积极行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据统计,在群众的信访问题中,办理治安案件引发的信访问题占了公安机关信访案件的很大比例。因此,分析因办理治安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治安部门执法行为、加强办案指导、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刑法》实施前,公安机关对轻伤害案件大都采取调解与治安处罚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调解无效的,绝大多数由被害方到人民法院直接起诉。只有极少数的案件由公安机关直接立案侦查并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但近年来,一些公安机关放弃以前的做法,对轻伤害案件一律由公安机关直接立案侦查,并移交检察相关审查起诉。笔者认为,公安机关的这种做法有许多不妥之处:第一,轻伤害案件一律由公安机关直接立案侦查,并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做法,不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伤害案件因伤害程序和案发原因各异 ,以致适用法律和办案程序差异甚大。为办理伤害案件 ,消耗了公安机关有限的人力成本 ,且从法理学上看 ,公安机关的裁决或调解又远没有人民法院的判决那么公正和权威。因此 ,在国家现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 ,应当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 ,明确各种伤害案件的办案程序 ;确立人民法院对轻伤害案件的优先受理权 ;发挥乡镇司法委员会的职能 ,真正实现为公安机关“减负”。  相似文献   

7.
轻伤害案件的自诉与公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伤害案件应尽可能地通过自诉程序解决 ,在加害人、伤害原因不清的情况下 ,由公安机关管辖。在处理可以和调结案 ,在使用强制措施时要掌握时机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黄政钢 《公安教育》2009,(2):33-36,41
长期以来,办理轻伤害案件一直是困扰各级公安机关的难点。厘清公安机关在办理轻伤害案件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对公安机关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公安实际,在分析目前公安机关办理轻伤害案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紧扣法律文本,认为公安机关在办理轻伤害案件中既具有法定义务,同时又应视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公安机关不仅有承担案件侦查的义务,同时更有预防相减少发案,缓和矛盾,加强与政法机关的协作配合,防止案件久拖不决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以来,治安系统各部门积极行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据统计,在群众的信访问题中,办理治安案件产生的信访问题占了公安机关信访案件的很大比例。因此,分析因办理治安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治安部门执法行为、加强办案指导,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轻伤害案件,就案件本身来说,社会危害后果并不是很严重,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激化当事人双方的矛盾,有的当事人甚至把矛头指向公安机关,致使上访告状、集体闹事事件不断。本文仅就处理轻伤害案件应坚持的原则和方法作一粗浅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处...  相似文献   

11.
轻伤害案件一直是基层检察院公诉部门办理的主要案件类型,轻伤害案件发案率高,2008—2011年江汉区检察院共受理3049起案件,轻伤害案件就占8.9%。在轻伤案件的办理中,存在案件事实认定难、嫌疑人无法到案、和解诉讼程序有缺陷、诉讼周期长等困境。解决此困境,应加强侦查引导、落实侦查监督权,谨慎选择轻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规范刑事和解的诉讼程序,加强当事人对轻伤害案件的诉讼参与,认真评估轻伤害案件的信访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案件的办理质量及效率,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争取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的信访部门是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访部门担负着双重职能,他既要负责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同时它又是检验和复查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是否依法、合法和准确,从而达到弥补失误,纠正过错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信访部门起到了化解矛盾,密切警民关系等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信访部门经常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阻力,有些问题甚至超过了信访部门自身的解决能力。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信访办公室,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在分局党组强有力的支持下,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自1996年以…  相似文献   

13.
从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的执法实践看,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类行政案件已成为当下西湖区的多发性行政案件.此类案件取证难、调解难、处理难,其大量积压,既没有解决隐藏在案件背后的矛盾纠纷,又影响基层派出所正常工作,还使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降低.办理此类案件,一要强化证据意识和与当事人沟通交流意识;二要行政复议调解与行政调解相配合;三要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联动;四要创新社区管理以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妨害公务案件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各级人大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其职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由于此类案件既关系到法律的严肃性又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往往会造成群众围观,影响面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极坏影响,同时会降低公安机关的威信和公安队伍的形象。这类案件使民警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伤害,严重挫伤民警的积极性,影响了公安机关正常执法。本文对我县2002年发生的14起妨害公务案件形成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与读者交流探讨。一、妨害公务案件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非正常死亡案件逐年增多。非正常死亡案件发案量大、社会影响力大。非死案件办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着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为规范非正常死亡案件办理程序,及时化解矛盾,防止因各类不稳定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发生,开展非正常死亡案件办理工作中的执法规范化问题研究势在必行,以此形成一整套规范完整详细的非死案件办理规范化流程,是当前公安机关提升执法能力,规范公安执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公安信访工作法制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英 《公安学刊》2002,(6):137-13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现,公安机关受理的来信来访案件大量增加。在公安机关的信访工作中,“不法性”问题较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来信来访程序不合规范。二、信访处理缺乏透明度。三、访与被访人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要从六个方面来实现公安信访工作的法制化: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上访。二、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处理信访案件。三、惩处违法上访,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四、创新运作机制,着力解决涉法信访。五、完善立法体系,健全信访法律法规。六、畅通监督渠道,提高依法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福建省福清市院通过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处理轻伤害案件,在促进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区别对待,界定宽严标准,统一执法尺度。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轻伤害案件的办案机制,出台《关于处理轻伤害案件的规定》,统一了政策界限和执法尺度。并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由纠纷伤害形成的信访问题的原因作了一般性的总结,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预防和处置纠纷案件时,公安机关应抓好的三个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9.
将听证制度引入涉法信访案件处理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公安信访案件的结服率。通过听证可以检验调查处理结论是否正确合法,培养办案民警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时限意识、程序意识,节约有限的公安信访资源。公安机关应尽快出台涉法信访案件听证制度的法律规定,做好涉法信访人的法律宣传工作,依法维护信访秩序。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21日,安徽省公安机关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工作以来,截至7月7日,共接涉及交警的信访案件672件,占接访总数的7.7%。这说明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本文从交通事故信访案件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针对性建立源头控访长效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