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5年12月14—15日,第5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这是东盟接纳越南以后的首次首脑会议,是东南亚10国(包括非东盟成员国)首脑齐聚一堂的首次会晤,也是东盟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会议背景 东盟成立28年来,历次首脑会议均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旨在确定东盟中长期发展方向。1976年巴厘会议是在越战结束、印支3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久召开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4-5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包括第八届“东盟首脑会议”、第六届“东盟加三首脑会议”、四个“东盟加一首脑会议”,其中前三个“10+1”已开到第六届,而“东盟与印度首脑会议”则是首次举行。此外,还包括第一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首脑会议”,以及由朱镕基总理主持的中日韩首脑会晤。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纵横》2009,(4):112-112
1日,为期两天的第14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海滨小城华欣闭幕。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以及作为共同体三大支柱的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相关文件。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其成员国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五国,1984年1月,文莱获得独立并宣布加入东盟。东盟是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自发表了《曼谷宣言》以后,东盟的合作起初常常表现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经济上真正的合作还是在1976年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一届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后才开始。东盟各国大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在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上困难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93,(3)
1991年10月,东盟六国在吉隆坡召开部长会议,会议讨论了泰国提出的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菲律宾提出的签署“东盟经济合作条约”和印尼提出的制订“统一贸易关税计划”等建设,确认了“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可行性。1992年1月27日,东盟又在新加坡举行第四次首脑会议,批准了“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本文拟对此作一基本评介。  相似文献   

6.
东盟成立以来 ,“不干涉内政原则”一直是东盟的基本准则。它是维护和促进东盟团结稳定 ,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基石 ,但从亚洲金融危机 ,印尼森林大火等事件以来 ,这项原则受到重大挑战 ,在内部问题和外部压力下 ,东盟内部要求改革的呼声不断增强 ,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先后提出“建设性干预”和“建设性参与”的主张 ,引起地区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影响。 1998年东盟首脑会议决定采用“加强相互影响”的方针 ,标志着东盟在新的形势下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不干涉内政原则受到重大挑战一、东盟的扩大。东盟的扩大使东盟成员国的团结受到削弱 ,不…  相似文献   

7.
东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在最近四、五年中主要由于放宽政府管制、以出口为导向和外资的流入而取得了创纪录的增长率。不久前它们又商定了将加快这一增长进程的国家间体制安排。其中的一项安排是,1992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在今后15年内建立一个东盟自由贸易区。另外一项安排是建立亚区域经济圈,即东盟国家通称的“增长三角区”。  相似文献   

8.
11月29-30日,东盟与中、日、韩、印、澳、新西兰16国领导人举行系列首脑会议。其中,第十次东盟首脑会议通过的《主席声明》,宣布"同意将'东盟+3'峰会改为'东亚首脑会议'(East Asia Summit),并于2005年在马来西亚举行首次会议"。"东亚首脑会议"的启动标志着东亚合作进程又迈出实质性步伐,但其进程也将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据泰国民族报报道 ,日本和东盟将成立专家小组 ,讨论成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关问题。根据报道 ,日本和东盟 10国将在暹粒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同意启动政府间的经济专家小组的运作。专家组将搜集整理有关的建议 ,并提交经济部长会议 ,讨论结果随后将在秋季文莱举行的日本—东盟首脑会议期间进行通报。设想中的自由贸易区包括关税减让 ,提供投资便利以及协调双方的国内规则和体系。拟议中的合作范围十分广泛 ,从贸易、投资和信息产业 ,到环境和能源合作、增强竞争力政策、协调工业标准和专利政策等。日本期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能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以东盟为首的地区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历届东盟外长会议、东盟首脑会议和各种专业性会议上,会议组织者和与  相似文献   

11.
何德勇 《东南亚》2009,(2):27-3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分享东盟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印度积极发展与泰国的关系,两国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印度发展与泰国的关系只是印度东进战略的一个部分,但泰国却是印度进入东盟的桥梁,印度欲通过发展与泰国关系,对东盟施加自己的影响。本文对印度提出“东向政策”以后印泰关系的发展历程、原因及前景做了阐释,并对印度发展与泰国关系对中国的影响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琴 《东南亚》2007,(2):28-33
2005年12月13日,在第九次韩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韩国总统卢武铉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泰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关于落实韩国与东盟全面合作伙伴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06年7月,文莱、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盟5国与韩国实施减税措施(泰国暂时未加入货物贸易协议),而其他东盟4国将于较晚时期执行。《韩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它表明韩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也使东亚区域一体化呈现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陈枫 《亚非纵横》2002,(3):34-37
亚欧会议是由10个亚洲国家和欧盟15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参加的一种非机制化的非正式政府间论坛。这10个亚洲国家是印尼、泰国、新加坡、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原东盟7国)和中、日、韩3国。除首脑会议以外,还有成员国外长和欧盟委会员负责外交事务的两名委员组成的外长会议、经济、财政和科技等部长会议,高官会议(SOM)、高官贸易和投资会议(SOUTI)及其他后续行动。首脑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1997首届亚欧外长会议召开,此后每两年举行一次(2001年起改为每年一次),其他部长级会议等则定期和不定期举行。  相似文献   

14.
大国竞相拓展与东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0月,东盟与中日韩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后,各国对东盟的关注增加。在亚太的外交博奕中,中、美、日、俄、印等纷纷拓展与东盟的关系,各有突破,形成了亚太外交舞台上的“东盟热”。  相似文献   

15.
30多年来,东盟作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区域性组织,在本地区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盟目前共有9个成员国,今年12月份,东盟将在越南召开非正式首脑会议,讨论柬埔寨入盟以及东盟未来的发展等问题。届时如果柬埔寨的国内局势能够趋于稳定,柬将有望成为东盟组织的一员,东盟成员国也将扩大到十国。东南亚十国联盟的最终形成,标志着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已迈出了重要一步。但由于东南亚各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极不平衡,加之来自西方的各种压力,东盟的一体化进程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障碍。尤其是1997年席卷东南…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东盟核心国家之一,泰国近年来一直积极推进东盟一体化进程。对于即将建成的东盟共同体,随着时间的临近,泰国一些政要及专家已经开始思索泰国将如何应对的问题。本文编译了近年泰国政要及专家对泰国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后如何应对的看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泰国加入东盟一体化后对自身角色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竞争政策①提出的背景1992年在新加坡召开的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上,东盟各国签订了《新加坡宣言》和《东盟加强经济合作的框架协定》,宣布从1993年1月1日起15年内(即2008年之前)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三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对东盟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盟宪章>.宪章就东盟的战略目标、原则、地位以及构架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相似文献   

19.
第八次东盟首脑会议刚刚落下帷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钅容基会前对柬埔寨进行了正式访问 ,紧接着参加了在金边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首次首脑会议和东盟与中国“10+1”会议。朱钅容基在柬埔寨停留的短暂4天里 ,加强了同柬埔寨和湄公河沿岸五国的关系 ;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些动作凸现了经济腾飞的中国 ,正在从双边、多边关系和区域关系等多个层次上加强同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 ,并以此增进同东盟的政治互信。东盟希望中国的经济腾飞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机会 ,但一些国家却依旧对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存在莫名的担忧 ,甚至将中国视为…  相似文献   

20.
试析小泉执政以来的日本——东盟经济合作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立足于小泉执政以来的日本对东盟经济政策,探讨21世纪初日本-东盟经济关系的新走向.在回顾小泉东盟五国之行和东盟-日本首脑会议的基础上,分析小泉所提倡的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东盟各国对日新自由贸易协定的反应,阐述了制约日本-东盟全面经济关系发展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