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大爱当宽严     
早上6点半起床晨练,上午8点半到12点半训练,下午3点到晚上7点训练,晚上8点半看技术录像。这是北京花样游泳队领队黎晓红每天的日程安排。自从1987年黎晓红担任领队以来,就一直坚持和队员们一起训练、学习和生活。她说:“和队员、教练杲在一起,我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1日,德艺双馨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人生剧目圆满落下帷幕。她80岁寿辰时,做客某电视节目,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唱起戏来中气充沛,字正腔圆。主持人问她养生之道,她风趣地吟诗作答:“早晨练功微出汗,水煮青菜好通便。切忌绕着银钱转,笑口常开金不换。”这就是常香玉老人的“保健四宝”。早晨练功微出汗。从艺之人每晨练功不足奇,奇就奇在一辈子把练功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常吞玉练功讲究质量,直到练至体内排出汗液,这样“常欲小劳”是有益身心的有氧代谢运动。  相似文献   

3.
清晨,记者在永城市人民广场看到来这里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花坛边,树林中,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打拳,有的在舞剑,有的在跳舞,到处呈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洋溢着文明而祥和的气息。显然,晨练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永城清晨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晨练风波     
张付忠 《党课》2013,(19):94-96
邱某住所附近有一小区,该小区内环境优雅,各项健身设施齐全。因此,邱某经常到该小区锻炼身体。虽非小区住户,出入小区、使用健身设备时也未曾被小区物业拒绝或制止。如此两个月之后,邱某在一次照常晨练过程中,使用该小区的上肢牵引器时,  相似文献   

5.
体外种器官     
池晴佳 《党员文摘》2007,(11):43-44
凯特林是一个16岁的漂亮女孩,然而她却有一个十分羞于启齿的习惯——每天带着尿布上学。原来,凯特林刚出生时就患上了“脊柱裂”这种先天缺陷疾病.她的膀胱也因此发生病变,常常会发生尿液渗漏。  相似文献   

6.
冬日的早晨,天亮得总是特别晚。朱梦茹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匆匆洗漱一番,便背上书包往学校赶。她曾是班里的生活委员,虽说为了不影响学习,班主任已经不让她任职了,但她还是保持着早早到校的习惯,每天为大家打扫好教室卫生,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沽的学习环境。当问起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她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08,(3):53-53
大多数爱锻炼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但是清晨并不是适宜的锻炼时间。首先来看看外界因素:一是植物在夜间也吸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树木多的地方,早晨集聚的二氧化碳较多。二是夜间逆温层出现较多,致使清晨空气不佳。在夜间,风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富锦市副市长胡佳云上下班坐“倒骑驴”,车费是一元钱。就是去下属单位办事也是经常坐,这已是她在市妇联、市监察局和市纪检委等部门工作时养成的习惯。对此有人不理解,褒贬也不一。她倒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特别,她说,富锦市区并不太大,无论到哪儿,坐上三轮车10分、20多分钟也就到了,很省事。她很自然地对市政府管车人员说,我用车会通知你  相似文献   

9.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凭着自己的努力拼搏,王相玲从一名农村代课教师,奋斗到濮阳市财政局局长时,已经是1999年,那一年她48岁。7年后,她的仕途达到巅峰,当选为濮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管工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劳动保障、电力、铁路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从众与妥协     
有一次.我带领一个日本主妇团体到中国旅行.在确认第二天早上有多少人愿意去看当地市民晨练的时候.三分之二的人举手表示愿意去。可能是领导觉得这项内容影响当天后面的行动.似乎不太赞成,但是,她并没有直言反对。  相似文献   

11.
胡强 《当代党员》2006,(11):47-49
为了村里的发展,她主动退出党总支书记的竞选;为了放不下的村务工作,她隐瞒白血病病情长达一年半;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身患重病的她始终坚守抗旱救灾第一线……被医生宣布只能活7个月的北碚区复兴镇双龙村党总支副书记张英只有一个心愿,当生命就要结束时——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3日清晨7时,阴雨绵绵。玉屏自治县田坪镇镇长姚伟像往常一样,开始一天的晨练。"时间紧迫,每日晨会取消,直接到村里开展工作。"7点在职工食堂用过早餐,姚伟便开车前往位于镇西北部的岩屋口村,走访查看建档立卡贫困户"3+2"落实情况。岩屋口是深度贫困村,平均海拔在600—950米之间。汽车行驶在宽阔平整的农村公路上,姚伟介绍着岩  相似文献   

13.
出生在酒泉市肃州区金佛寺镇二坝村的茹晓燕,3岁时父亲就撒手人寰,留给她的是患病多年的母亲和一贫如洗的家。晓燕7岁时,母亲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恶化,关节变形,再也无法下地干活儿,从此,懂事的她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家务。2008年8月,学校布局调整后,茹晓燕决定背起妈妈上学。在亲戚的帮助下,她在酒泉三中附近租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和妈妈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王玉龙 《党史纵览》2010,(11):27-28
作为一名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一直以坚忍、智慧的形象享誉国内外。7岁那年,她依依不舍地离开家去中西女塾上学时不曾哭泣:14岁.她携妹妹宋美龄离开亲人赴美留学时不曾哭泣:在广东军阀陈炯明叛乱期间,叛军的子弹两次掠过她的鬓角.她没有哭泣:孙中山逝世后.她也没有哭泣。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也有十分柔情的一面。她曾有过4次不为人知的哭泣……  相似文献   

15.
彭靖 《廉政瞭望》2009,(2):50-51
朱华珍五十出头,短发,微胖,最大的特征就是她那爽朗的笑声。25年的经商之路,似乎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上到河南省副食品行业商会会长,下到公司员工、分销商,都习惯叫她一声“朱大姐”。这声“朱大姐”不止是一种亲昵,更是一种尊重。如果从社会标签上解读,这位“朱大姐”是河南信阳固始县某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固始县副食品行业商会会长,  相似文献   

16.
以案说法     
《共产党人》2009,(15):48-48
自来水井盖“惹祸”,谁为伤者“买单”?高某夫妇在固原市打工谋生。2008年1月7日下午,怀孕已8个多月的高某在丈夫的陪同下到该市某超市购物后,走到超市门口的人行道上时,高某突然感到脚下一滑,还没有反应过来,人就已经倒在地上,一重物砸在她隆起的腹部,使她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原来,高某踩翻了人行道上的自来水井盖,井盖重重地砸到她的腹部,致使她受伤。在医院治疗时,因砸伤导致羊水破裂,造成即将降生的婴儿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17.
八道河子是吉林省桦甸市西北部的一个新兴乡镇。每天凌晨3点多钟,一位穿着朴素、身材矮小、精神矍铄的八旬老人走出家门,沿着街道时跑时走地做着晨练。他就是镇上家喻户晓的王玉金老人——一位从要饭花子变成百万  相似文献   

18.
从小,她就喜欢吃父亲做的饭菜,并且习惯了父亲每餐都将最好的食物推到她面前。后来,她参加了工作,已经退休的父亲仍每天为她送来午餐。同事们都说她好福气,可已习惯于接受这宠爱的她,却将这关怀看作是极寻常、极普通的事情。 他出现于她的生命里,始于一份午餐。  相似文献   

19.
生母:万氏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乳名冬儿,是淮安府清河县(今淮阴市的市区及周围一带)知县万青选的女儿。她排行12,因此,娘家人都习惯地称她十二姑。万氏个头高高的,身材匀称,美丽,聪明,心地善良,性格豁达开朗,且敢于同封建的陈规陋习作斗争。在那盛行妇女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的时代里,她坚决不肯裹脚。万知县十二分疼爱她的这个争强好胜的女儿,在她稍稍长大时,就经常带着她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万知县特别疼爱冬儿,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处理政事,常常把她带在身边。由于从小在万知县身边耳儒目染,冬儿长大后,很会为人处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12日晚上7点,随着《江南style》旋律的响起,成都沙湾路金牛广场上,踩着音乐的节拍,一群老年人跳起了时髦的骑马舞,56岁的王金仙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当记者问她为何这么悠闲时,她拍了拍记者的手,笑着说:“这都是因为社会保障好啊,没有后顾之忧我才有闲情去亭受余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