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在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中存在三大认识误区,一是生活话语、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三个语境的混淆不清,二是在方法上存在夸大普遍性忽视个别性的倾向,三是夸大人类性忽视阶级性.为此我们应当严格区分三个语境的"普世价值",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普世价值",并注意其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普世价值:一种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界有关"普世价值"争论的考察表明:作为一种类存在物的人类共同追求,"普世价值"是内在地植根于人们头脑中的价值认同,是具有相对自主性的抽象的、观念存在物.这种内含于人类思维中具有某种共性的价值观念,需要籍以现实实践即具体实在物的活动来加以体现.就当前中国而言,对待"普世价值"的态度应该遵循"普世价值是观念导向、特色价值是行动指南"的原则,将"普世价值"理念内在地融贯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保障.  相似文献   

3.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9,25(4):73-80
最近,"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盛行.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理论分析表明:价值观念从来都是具体的,因人而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抽象的价值独立存在;价值的内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而没有永恒的价值.关于"普世价值",有一些观点需要澄清:不能把客观事物中的共性当做价值观念的"普世性";不能把某一个阶级的价值观念当做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能把自己或者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具有的伦理道德观念称为"普世价值";不能把人类生理上的共同点当做人的本性,进而推论出价值的"普世性".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普世价值"的目的,是想改变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恰恰是在指导思想上反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普世价值"?这大概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概括起来说,"普世价值"的主张大致如下:一是存在"超阶级、超国家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观念;二是这些价值观念的内容,是西方主张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三是"普世价值"覆盖广泛,不仅"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是学习普世价值的结果",甚至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不断认识和实践"普世价值"的过程,如此等等。对此,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眼光,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作为寄托着人类价值追问和价值理想的一种社会思潮,"普世价值"不仅专注于绝对的、神圣的和恒在的理念世界,更攀附于现实当中的话语体系构建,以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为话语核心,充当着西方争夺话语主导权和意识形态扩张的思想先锋。"普世价值"在中国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国家独立的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破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及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国家认同。认识与消解"普世价值"的话语霸权及其现实危害,不仅需要构筑社会主义的"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更需要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来解构和取代"普世价值"话语范式。  相似文献   

6.
所谓"普世价值"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有个别人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唱反调,发表<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文章,又有人呼应写出<普世价值: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以下简称"普文"),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公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制造舆论的地步.他们提出,我国改革的性质属于"民主革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我国1953年以来的"专制主义制度",实行宪政,继续"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的未竟事业";要把西方的"普世价值"作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认为"普世价值"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人性".这是不能容忍的.  相似文献   

7.
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的“普世价值”作为西方国家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武器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普世价值”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领域的指导地位、冲击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阻碍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消解了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感召力。面对“普世价值”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形成的危害,应敢于抵制“普世价值”、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意识形态竞争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价值观自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打破西方迷信。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极具虚伪性、迷惑性和荒谬性的错误思潮,"普世价值论"近年来沉渣泛起、招摇过市、甚嚣尘上,极尽思想渗透和政治干涉之能事,给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消极影响。对这种错误思潮的欺骗性和危害性,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敌对势力在那里极力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这些人是真的要说什么‘普世价值’吗?根本不是,他们是挂羊头卖狗肉,目的就是要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最终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7)
正经过一段时间的批驳,许多人对"普世价值"的本质有所认识,但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的背后,涉及若干重大政治原则和理论是非。为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重大政治原则和理论是非上保持清醒头脑,有必要进一步对"普世价值"进行剖析。一、"普世价值"论争的本质论争本质在于:不是有无共同人性、有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抽象争论,而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是否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中国是否要搞"全盘西化"的重大政治原则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念在我国思想理论界造成了不小影响。受此影响,有人声称"改革开放成就是学习和实践普世价值的结果",有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普世价值"混为一谈,甚至危言耸听地说"拒斥普世价值,将失去做人类社会正常成员的资格"。其实,对是否存在"普世价值"、何为"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实质等基本问题,一直充满争议,需要进行深入辨析。"普世价值"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许海 《前线》2017,(6):70-71
<正>近年来,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念在我国思想理论界造成了不小影响。受此影响,有人声称"改革开放成就是学习和实践普世价值的结果",有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普世价值"混为一谈,甚至危言耸听地说"拒斥普世价值,将失去做人类社会正常成员的资格"。其实,对是否存在"普世价值"、何为"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实质等基本问题,一直充满争议,需要进行深入辨析。"普世价值"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有关"普世价值"的争论,近年来延续不绝。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者认为,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怎么能否定呢?我们不是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我们不也讲人权吗?进而提出,谁否定"普世价值",谁就是站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对立面。这种观点容易引起思想混乱,颇有澄清的必要。澄清"普世价值"的是与非需分清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宣扬和推行"普  相似文献   

13.
钟君 《理论导报》2014,(8):18-20
正(接上期)三、中国梦不是"普世价值"梦西方"普世价值"打着"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幌子,宣扬这些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这种"普世价值"不过是人们的美好幻想而已。价值和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价值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具体到社会生活中,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的实际满足关系。一个事物作为客体能满足主体的利益需要,我们就可以说,这个  相似文献   

14.
侯惠勤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撰文指出,如何看待"普世价值"?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以下三点是基本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并不笼统地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但指明它的基础在于人类共同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丰富且深刻的意识形态价值意蕴。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超越了“资本中心论”的意识形态偏狭;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揭批了“普世价值论”的意识形态虚伪;以凝练价值共识、传播中国价值,批驳了“中国威胁论”的意识形态歪曲。从价值立场、价值实践和价值传播三重维度深入理解和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意识形态价值意蕴,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化傲慢与偏见的最新版本莫过于"普世价值"说了。资本主义文化价值普世主义的内在意图与外在努力在于宣扬并力图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永恒的最为美好的社会制度。这当然是一种意识形态偏见与文化陷阱。马克思恩格斯第一个科学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及其文化价值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暂  相似文献   

17.
谢晓光 《红旗文稿》2013,(15):23-26,1
"普世价值"的争论所体现的深层政治意蕴,是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关键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未松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它的本质目的是促使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趋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一些人宣扬西式"普世价值",企图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引入西方"民主化"陷阱。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止步,在各种意识形态网罗编织的精神世界中,像普世价值这样的命题及其本质的勘定非常复杂。意识形态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为普世价值巧妙地戴上淡化意识形态、宣扬意识形态终结的面具,提供了铺垫与可能。普世价值萌生并隐现于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之中,主张超越意识形态的虚幻性,淡忘甚至刻意改变不同意识形态营垒之间的对抗实质。普世价值是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当代产物,体现了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意图。普世价值的泛滥,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论题,亦由此开启了主流意识形态复兴的固本之路、创新之路、反思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李文阁 《求是》2014,(4):54-56
<正>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是思想理论领域的一个热点。经过争论,人们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对于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如何看待"普世价值"这个概念,在何种意义上看待人类共同价值,对自由、民主、人权应该怎么看,等等,仍然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些看法。"普世价值"这个概念"普世"(ecumenism)一词源自希腊文oikoumene,意指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最早是由基督教东、西两派为争夺在整个罗马帝国的影响力而提出和使用的。近代以后,基督教的影  相似文献   

20.
论资产阶级实行思想统治和价值渗透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讨论中,一些热衷于推销西方"普世价值"观的人,采用的是抽象掉一切具体性的手法,而这种手法,本质上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实行思想统治和价值渗透的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