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熊和棕熊的胆汁干品称为熊胆,是中医主要动物药材之一。为保护该药资源,解决药源不足的问题,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熊胆汁采集试验研究。我们于1989年元月进行了棕熊胆囊插管连续采集胆汁的试验。(一)试验材料1.实验熊:健康雌性棕熊1只,3岁,体重140kg。2.熊笼:供饲养和采胆汁的两用熊笼长1.7m,宽1.2m,高1.2m,系用三角铁和φ16mm钢筋焊接制成。笼的一侧设制一个能向上抽提的闸门,另一侧的门按装在两根滑杠上。滑杠向笼内推动,可  相似文献   

2.
我们继对大熊猫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廉维等,1987)之后,用小黑熊作为大熊猫输血的前瞻性研究实验模型,进行了接受绵羊血的输血试验。 (一)试验动物 受血动物:小黑熊,2岁,雄,体重25kg。自捕进动物园3个月以来一直有全身震颤、食欲不佳、精神萎靡等表现,但未确诊。供血动物;绵羊2只。 (二)试验项目和结果 1.小黑熊及绵羊的红细胞抗原测定:将小黑熊红细胞、1号绵羊红细胞和2号绵羊红细胞经温盐水洗涤后配成5%悬液,与人类ABO系统、Rh系统、MN系统反应。结果小黑熊及绵羊红细胞均与ABO系统抗血清强凝集;当与Rh系统抗D血清反应时,小黑熊红细胞凝集而绵羊红细胞不凝集;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与眠乃宁复合麻醉黑熊兰岷剑,杨世奎,孔令禄,邓颖红,杨志勇,陈红(四川省中药材公司鹿场都江堰市611830)我场自1985年至今饲养黑熊450头,开展活熊胆囊造瘘引流胆汁的工作。其间对黑熊进行腹部手术、人工采精、授精、体格检查、采血、输液时的麻...  相似文献   

4.
熊胆是一种珍贵的中药,用于治疗惊风、抽搐、目赤肿痛及肝胆疾病有显著疗效。近年来,一些地区开展人工养熊及活熊人工引流胆汁,试图解决熊胆的药源。为检测人工引流熊胆汁的质量,我们对引流胆汁进行了细菌分离和微生物学检验。(一)材料与方法1.胆汁采集:通过引流管无菌采取胆汁于消毒瓶内,立即送到实验室进行分离细菌。2.培养基:乳糖增菌液体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N.A.C鉴别培养基及各种生化反应培养基。3.实验动物: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成年豚鼠和小白鼠。  相似文献   

5.
(一)灵脱(Rintal)系联邦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畜用广谱驱胃肠道线虫药物。1985年12月,我们在鄂温克旗兽医站选择当地东部自然放牧的瘦弱绵羊7只,粪卵检查寄生虫种类后,分成3个组。各组动物数和投药剂量分别为:Ⅰ组3只,5mg/kg;Ⅱ组2只,8mg/kg;Ⅲ组2只,不给药,作为对照。 (二)投药方法,按估测体重和组别计算,并称取药物9.8克(本次试验的5只羊均估为每只30公斤)。然后将全部药物放入量筒内,加水至62毫升,充分振荡溶解。用去针头注射器抽取药液。Ⅰ组每只羊10ml,Ⅱ组每只羊16ml,注入羊只口腔。  相似文献   

6.
就眠乃宁用于3种熊科动物(黑熊、棕熊、马来熊)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眠乃宁对熊科动物有较好的镇痛、麻醉和肌肉松弛作用,效果确实,且安全范围大,适合于熊科动物的麻醉、保定.眠乃宁对3种熊科动物的麻醉其诱导期差异不显著(P>0.05),而麻醉剂量在黑熊与棕熊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双峰驼21峰,其中母驼8峰,骟驼13峰,年龄12~20岁,膘份中上等,体重386~650公斤。全部试验驼意识清楚,反应正常,肌肉紧张有力,健康无病。 2.药品:2%的2.4~二甲苯胺噻唑,丹东兽药厂试产。 3.试验方法: (1)给药途径: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8.
将 32只性成熟的雌性小白鼠分为 3组 ,试验Ⅰ组饲喂含 5 0 g/kg催情快散的饲料 ,试验Ⅱ组饲喂含 10 0 g/kg催情快散的饲料 ,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催情快散的普通小白鼠饲料。试验第 7d ,试验Ⅱ组有 10只小白鼠发情 ,试验Ⅰ组有 8只小白鼠发情 ,而对照组仅有 2只小白鼠发情 ;第13d解剖全部小白鼠。结果 ,试验Ⅱ组有 9例小白鼠子宫角、子宫体增粗 ,试验Ⅰ组有 7例 ,而对照组仅有 1例。取出子宫卵巢称重 ,试验Ⅱ组和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试验证明催情快散对雌性小鼠具有催情作用。  相似文献   

9.
1987年,我们对活体引流熊胆汁中细菌进行分离,证实绿脓杆菌是引起引流熊发生胆囊炎的主要病原菌。后来对我省一些养熊场做调查,从采自患胆囊炎黑熊的222份引流胆汁中分离出绿脓杆菌191株,检出率为86.04%。在本试验中,我们按国际分型系统(IATS)和中国分型系统(CHN)对上述地方菌株进行了血清学定型。  相似文献   

10.
将变异黄芪(Astraglus variabilis bunge)中毒的13只绵羊分3组进行了治疗试验,第Ⅰ组为实验性变异黄芪中毒病羊2只,第Ⅱ组为变异黄芪自然中毒病羊6只,第Ⅲ组为对照组包括实验性中毒病羊2只和自然中毒病羊3只.对试验Ⅰ组和Ⅱ组羊每日灌服复方芪草汤1剂,喂以青干草及红豆草,自由饮水和活动;对照组羊仅给以相同的饲草和饮水;对Ⅰ~Ⅲ组羊进行临床、实验室、心电图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Ⅰ组和Ⅱ组病羊在服药次日即表现出食欲增加,第5 d临床症状开始减轻,第8 d症状基本消失;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趋向改善.  相似文献   

11.
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熊饲养场,于1990年9月有4只黑熊先后发病,其中1只出现咳喇、呼吸困难和渐进性消瘦,于10月3日死亡。经尸体剖检和病原菌检查,确诊主要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感染致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的人工养熊业蓬勃兴起,通过熊活体取胆,以解决中药制剂对熊胆的需要。但在活体取胆过程中存在着绿脓杆菌感染问题,可继发败血症造成采胆汁熊死亡。在本场所养的130头取胆熊中,1988年9月~1989年12月先后死亡8头,死亡率6.15%。为了弄清采胆汁熊的死亡原因,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一)流行情况 我场自1985年初开始养熊,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同温度的加温方法,为探求猪水泡病病毒的热致死点,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1.第一次试验:将猪水泡病病毒株湘3号F_(4~6)鼠毒(系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鼠毒之混合物,每代取死鼠2~3只)做成1:10的无菌浸出液,接种乳鼠。 2.第二次试验:以湘3号毒株F_(5~7)鼠毒(系第五代、第六代和第七代鼠毒之混合物,每代取死鼠2~3只)做成1:20的无菌浸出液,接种乳鼠。  相似文献   

14.
将120只52周龄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Ⅰ~Ⅲ组为试验组,第Ⅳ组为对照组.Ⅰ~Ⅲ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Ⅰ~Ⅲ号中药方剂的饲料,Ⅳ组只喂基础日粮,饲喂6周后,观察Ⅰ~Ⅲ号中药方剂对蛋鸡抗氧化作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26.24%和14.63%(P<0.01);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升高39.16%和36.25%(P<0.01);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28.75%和15.26%(P<0.01),且心、肝、肾组织中SOD、GSH-Px活力、MDA含量也有一定变化.Ⅰ、Ⅱ组鸡的产蛋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68%和11.35%(P<0.01).结果表明,Ⅰ、Ⅱ号中药方剂可以提高鸡的抗氧化能力和生产性能,而Ⅲ号方剂在所测诸项指标方面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对一黑熊应用广谱抗菌素引起的真菌感染,采用新鲜黑熊粪便过滤液一次性直肠灌注的方法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发病情况及诊断 1988年7月,我们在长沙市郊对一头2岁半、雄性、体重100kg的黑熊做胆囊造瘘手术,术前一天下午用白糖水调灭滴灵1.4g一次空服,术前1小时用氯霉素1g、庆大霉素32万单位肌肉注射。手术后用氯霉素1g、庆大霉素3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共4天,然后改用青霉素240万单位、链霉素1g肌注,每天3次。手术时用静松灵、氯氨酮复合麻醉,手术采用无菌操作,1小时手术完毕,麻醉及手术均正常。术后第6天,患熊出现厌食,喜欢水,大便每天1~2次,量少、软或稀,棕褐色,共持  相似文献   

16.
熊胆(Fel ursi)是我国传统稀有珍贵中药,在祖国医药学中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退热清心,平肝明目,解痉,杀虫等功效;历代医家广泛地应用于各科疾病。熊胆系棕熊(Ursus artos L.)或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胆囊及其含胆汁的干物质。长期以来靠猎杀野熊取胆的方法获得药源,不仅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且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工作者与有关科技人员协手,开展了驯养野熊及从活熊胆囊抽取胆汁(即引流熊胆)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仅就引流熊胆研究及熊资源的合理利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实验动物 为我园饲养的梅花鹿,共21头,其中公8头,母13头。分为两组,第1组4头公的6头母的;第2组4头公的7头母的。平均个体无大差异。 实验用料及方法 第1组用Ⅰ号料(玉米62,麸皮15,豆饼20,石沫2,食盐1);第2组用Ⅱ号料(玉米28,麸皮31,豆饼33,高粱5,骨粉2,食盐1)。各饲养1年,青草足量供应,每头鹿平均每天供应1.25公斤。 结果 第1组动物食欲不振,食量小,公鹿产茸细,畸形多,4头共产二叉鲜茸1.6公斤,嗜毛严重,毛不顺,毛色不光泽,整体消瘦,6只母鹿屡配不孕,无一头繁殖。第2组动物膘肥体壮,毛顺有色泽,茸粗壮,产量高,4头公鹿共产两叉鲜茸2.5公斤,无异嗜现象,7只母鹿共生4头仔鹿。其中我们还每组各解剖1只年龄较大鹿,第1组的骨骼表面较粗糙,第2组的骨质坚韧光滑。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1985年初将保定1号应用于鹿科、熊科动物,多次实践证明该药具有作用快、用量小、使用方便、安全范围大,并有专一性解救药等优点,对这些动物的保定效果确定。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梅花鹿14只、黇鹿1只和棕熊1只。 2.药物:由北京科技协作中心精细化学分部提供。保定1号,每ml含新保灵1.85mg和盐酸氯丙嗪15mg,为灭菌水溶液;回苏1号浓度为2%,是新保灵的专一性解救药,本制剂、4ml回苏1号可使1ml保定1号保定的动物迅速恢复。 3.方法:依剂量、体重准确吸取药量,用麻醉枪注射于臀部肌肉。动物倒地后进行呼  相似文献   

19.
将 1日龄艾维茵肉鸡雏 2 0 0只随机分为 4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Ⅳ组为试验组 ,分别饲喂不同日粮 ,Ⅰ组 :基础日粮 (含Zn 10 0mg/kg) ,Ⅱ组 :基础日粮 Zn 1 4 0 0mg/kg ,Ⅲ组 :基础日粮 Zn 1 90 0mg/kg ,Ⅳ组 :基础日粮 Zn 2 4 0 0mg/kg ,试验期为 7周。结果发现 ,日粮高锌可导致雏鸡红细胞C3bRR花环率降低 ,ICR花环率升高。Ⅱ、Ⅲ、Ⅳ组C3bRR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下降 (P <0 .0 1) ,Ⅲ、Ⅳ组第 5和 7周龄时也极显著低于Ⅰ组。Ⅳ组ICR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5 ) ,Ⅱ、Ⅲ组ICR花环率也有所升高 ,但与对照组比较 ,仅Ⅱ组于 5周龄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在甘肃省中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下,我们对病模山羊的胃电图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试验山羊源于市场,公2只,母11只。每天均喂青草,饮水不限,先健康观察1周后,随即转入正式实验。 2.试验器材:EGG-2B胃电图仪1台,合肥兴华仪器厂产;ZC-1AgCl圆盘蝶状电极3对,浙江大学产;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棉球、橡皮膏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