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为官应不应酬直接关系到其上升和发展的空间。吃请历来是中国官场上的公关秘笈与通行证,再硬再铁的制度也会在觥筹交错中被酒精泡软,再严格再完善的规则也可能被无孔不入的人情关系扭曲腐蚀。2006年3月14日,又有121名民营企业老板拿着结业证走出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这已是该校对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65"期民营经济理论和实务培训班"。数据显示,仅针对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训已办60多期,有近万名学员。除了学习课程之外",结交朋友"被许多学员视为收获之一。新疆某水泥制品厂厂长说,北京之行让他结识了一帮朋友",以后到外地办事就有熟人了"。因此,关于熟人问题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在市场和官场中奔波于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人们,无论怎样紧张疲惫,一旦回到亲朋好友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中,便会感到轻松与安全,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以朴素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原初本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要求。那么,如何通过扎扎实实的政治文明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转变、从熟人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从熟人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变,为此,本刊特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内涵、演变、流行、影响、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旨在让大家从中受到启迪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为官应不应酬直接关系到其上升和发展的空间。吃请历来是中国官场上的公关秘笈与通行证,再硬再铁的制度也会在觥筹交错中被酒精泡软,再严格再完善的规则也可能被无孔不入的人情关系扭曲腐蚀。2006年3月14日,又有121名民营企业老板拿着结业证走出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这已是该校对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65"期民营经济理论和实务培训班"。数据显示,仅针对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训已办60多期,有近万名学员。除了学习课程之外",结交朋友"被许多学员视为收获之一。新疆某水泥制品厂厂长说,北京之行让他结识了一帮朋友",以后到外地办事就有熟人了"。因此,关于熟人问题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在市场和官场中奔波于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人们,无论怎样紧张疲惫,一旦回到亲朋好友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中,便会感到轻松与安全,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以朴素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原初本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要求。那么,如何通过扎扎实实的政治文明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转变、从熟人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从熟人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变,为此,本刊特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内涵、演变、流行、影响、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旨在让大家从中受到启迪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为官应不应酬直接关系到其上升和发展的空间。吃请历来是中国官场上的公关秘笈与通行证,再硬再铁的制度也会在觥筹交错中被酒精泡软,再严格再完善的规则也可能被无孔不入的人情关系扭曲腐蚀。2006年3月14日,又有121名民营企业老板拿着结业证走出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这已是该校对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65"期民营经济理论和实务培训班"。数据显示,仅针对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训已办60多期,有近万名学员。除了学习课程之外",结交朋友"被许多学员视为收获之一。新疆某水泥制品厂厂长说,北京之行让他结识了一帮朋友",以后到外地办事就有熟人了"。因此,关于熟人问题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在市场和官场中奔波于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人们,无论怎样紧张疲惫,一旦回到亲朋好友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中,便会感到轻松与安全,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以朴素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原初本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要求。那么,如何通过扎扎实实的政治文明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转变、从熟人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从熟人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变,为此,本刊特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内涵、演变、流行、影响、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旨在让大家从中受到启迪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潜规则下的熟人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为官应不应酬直接关系到其上升和发展的空间。吃请历来是中国官场上的公关秘笈与通行证,再硬再铁的制度也会在觥筹交错中被酒精泡软,再严格再完善的规则也可能被无孔不入的人情关系扭曲腐蚀。2006年3月14日,又有121名民营企业老板拿着结业证走出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这已是该校对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65“期民营经济理论和实务培训班”。数据显示,仅针对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训已办60多期,有近万名学员。除了学习课程之外“,结交朋友”被许多学员视为收获之一。新疆某水泥制品厂厂长说,北京之行让他结识了一帮朋友“,以后到外地办事就有熟人了”。因此,关于熟人问题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在市场和官场中奔波于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人们,无论怎样紧张疲惫,一旦回到亲朋好友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中,便会感到轻松与安全,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以朴素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原初本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要求。那么,如何通过扎扎实实的政治文明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转变、从熟人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从熟人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变,为此,本刊特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内涵、演变、流行、影响、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旨在让大家从中受到启迪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三清言 《群众》2014,(2):70-70
<正>"找熟人才能办成事"、"看脸色托关系不好受"……在各地最近召开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吐槽",引起广泛共鸣。如今,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仿佛不这样做,就不踏实、不安心,就会很焦虑,这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办事找人"俨然成了一种"潜规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例如,开车违章被交警拦住,就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找熟人疏通关系;孩子上学、就业,就拿着礼物礼金到处求领导、托朋友;遇上生病住院,还得找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的社会信任也正在经历转型,主要面临着三种由内到外的转变,即从户口所在地内流动到户口所在地外,从计划体制内转移到市场体制,从熟人圈内延伸到熟人圈外。由于"三内"向"三外"  相似文献   

7.
初到英国时,对英国人有两个印象:一是对陌生人不热情。如果没有朋友或熟人引见,英国人很少主动接近你。二是与人交往不困难。无论你到哪里办事,或是工作上与人交谈,对方一定会认真对待,不必担心有谁糊弄或欺骗你。这听上去有些相互矛盾,记者也曾感到困惑。时间久了,记者慢慢悟到,英国人的不热情是因为还不了解和不信任你。  相似文献   

8.
被妖魔化了的“陌生人”贺新:今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寇教授,对此,您怎么看?“陌生入社会”又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寇东亮: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这种转型具有客观必然性与历史合理性,但人们对这种转型也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拒斥甚至否定。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中。对多数人来说,“熟人”因知根知底,便认为是可亲可信的,而“陌生人”因其来历不明或形迹可疑而被不少人视为潜在的“坏人…敌人”,则是可疑可怕的,甚至被视为可怕的“妖魔”。多数人总是以防范的心态面对“陌生人”,告诫自己或劝诫亲朋好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和陌生人交往”。另有一部分人则信奉脸厚心黑、情感冷淡、道德冷漠、为人冷酷等,通过瞒、骗、欺诈等手段,伤害或损害“陌生人”。  相似文献   

9.
几又 《创造》2014,(2):65-65
正一些人把官场饭局学问化,实际上混淆了腐败现象与一般社会礼仪文化的本质区别。吃饭,在官场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请谁吃?去不去?吃什么?这里面都大有学问:从座次的讲究,到桌布和花的摆放,到上主菜的时机,再到喝酒的奥妙,说话的时机,办事的技巧……官场饭局有点像第二办公场所。《廉政瞭望》杂志近日刊文指出,我们今天必须正视和做出改变,真要刹住公款吃喝风气和饭局潜规则,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熟人好办事”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这“熟人”无疑包括很多,诸如战友、同学、校友、同事、邻居、亲戚、朋友等等。为什么说“熟人好力、事”?因为生人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熟人办事“接待热情、手续简单,税费少交。”譬如拿个执照办个什么证的,有熟人在,原本要跑五六个来回要盖六七个公章的,现在只需打个电话或写个条子;按规矩要交千儿八百的.熟人可以只交五百甚至不交也行。诸如此类大事小事,让人受益匪浅,于是呼“熟人好办事”大行其道。俗话说,向阳花木早为春,近水楼台先得月。“熟人好办事”…  相似文献   

11.
网络是基于现实社会的一种投射,换客游走于网络与现实的特点为现实社会信任生产与再生产机制提供了分析视角。网络与现实社会均携有熟人社会特质与陌生人社会质素的悖逆症候,信任的生产出现了向现代质素如规范、制度等借取的倾向,同时保有对传统社会"关系"的路径信赖。  相似文献   

12.
熟人社会和半熟人社会是农村人际信任运作的重要场域.在半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和中间组织不仅构成了人际信任的二元化运作机制,而且还建构起人际信任发展的四种理想模型,并规范着农村社会信任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在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土地改革的实施和农业税的废除后,逐渐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法律逐渐成为规范社会的主要力量。但是,法律并没有在任何由其规范的社会环境内实现法律秩序,周口平坟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影响农村法律秩序的形成有内在和外在因素,政府在行政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是传统熟人社会与现代陌生人社会下两种不同的信任模式。人际信任主要是通过熟悉度、道德舆论、良知、信念等非正式制度维系,制度信任主要通过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等正式制度维系。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现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基础需要从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转变,即从文化约束转向法理制度、人格品质转向制度契约。当前社会信任体系的构建,需要在中国传统的人际信任基础上,顺应现代社会中制度信任建设的缺失,加强社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非正式控制力的减弱和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给人们带来心理压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社会安全隐患。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社会成员对治安保障的需求和期待,自力救济就会成为其解决纠纷的首选项。以自力救济现象为切入点,从道德和法律层面阐释分析治安与信任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自力救济者与治安信任的动态转变影响着社会成员能否克服社会文化属性的焦虑并参与到社会治安的正向循环中来,进而协助政府排除社会治安风险,实现由和谐治安秩序的维护到治安信任的转变。对此,可从营造邻里文化氛围,夯实治安信任基础;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立警民和谐信任关系;整合社会治安信任资源,深化政务制度信任等方面探究符合我国治安现状的信任机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发生了从传统的"差序格局-伦理本位"到当下的"圈层格局-核心家庭本位"、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等转变。乡村结构表现为利益网络格局,而非简单的文化网络格局。乡村权力结构发生了从"权力的文化网络"到"权力的利益网络"的转型。乡村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转型促使乡村治理的转型,表现为治理主体多元化和组织基础利益网络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现代社会的转型之中,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社会伦理道德意识也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亲近性道德向现代陌生人伦理的转变.由于传统熟人社会的道德体系式微和现代社会的公共道德的缺位,再加上缺乏有效行政监管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为保障食品安全,我们必须在公平的原则下,建设以诚信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的现代陌生人的社会伦理.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家、《信任论》一书的作者郑也夫日前指出,人类社会的信任包括人格信任、货币信任和专家信任三个系统。人格信任是建立在熟人基础上的,货币信任就有很大不同了,被信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码子、代码。人的范围太小,不靠代码是不可能扩大交往范围的。专家信任是信任科学、信任文凭、信任专家的评价,信任这三者的结合。专家系统如果也腐败了,发劣质文凭、劣质职称,  相似文献   

19.
<正>我曾说过中国官场多演员,而官场中人表演最出色的又数贪官,他们能将假话说得跟真话一样富有感情。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受贿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主持修建的高铁有段时间事故不断,最近他托人带话给自己的女儿,嘱咐她"千万不要从政"。显然,刘志军认为是现在的官场环境害了他。被人讥称为"许三多"(钱多、房多、女人多)、贪腐金额过亿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则觉得自己的垮台是因为朋友不仗义。他在忏悔书中说:"我总以为朋友靠得  相似文献   

20.
<正>"信任"含有"相信并加以委任、委托"的意思。社会学家卢曼认为信任能够减少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人际的信任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度和感情联系的基础上。正是基于过去彼此之间的良好互动,人们才能够在面对不可知并充满风险的将来时,相信被信任的对象能够承担他所被托付的责任及义务。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信任对于社区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将"信任"概念引入到自然灾害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