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3,(2):12-17
正当美国因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 而遭到世界各国人民谴责的时候,美国 国务院于北京时间4月1日发表了2002 年《国别人权报告》(下称《报告》)。《报 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而对 美国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却讳莫如深、 只字未提。鉴此,有必要将2002年美 国侵犯人权的事实公诸于众。  相似文献   

2.
《楚辞·九辩》:“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王逸《章句》曰:“恃怙众士,被甲兵也。”洪兴祖补注曰:“耿,明也。逸以介为介胄。”朱熹《集注》曰:“负,恃也。左右,侍臣也。耿介,亦刚勇之意也。”王夫之《通释》曰:“负,矜衒自负也。”符定一《联绵字典》及今版《词源》“耿介”条均以《楚辞》此句作例证,释为“甲胄明”、“引申有‘刚勇’义”。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谓“负恃左右狠戾刚愎的人”。马茂元《楚辞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通过各种方式选取官吏,对其任免调动有种种称呼,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任命官吏的总称是授。具体又分: (1)拜:由皇帝正式授与官职(多属初任),通常称“拜”。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 (2)除:皇帝再次任命官职称“除”。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相似文献   

4.
释“彭咸”     
屈原在《离骚》中两次提到“彭咸”:“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王逸《楚辞章句》注:“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自王逸注后,历代学者多从王逸说,虽也有学者对此说表示怀疑,但多语焉不详。钱杲之《离骚集传》说:“彭咸未闻。”戴震《屈原赋注》称彭咸“书阙不可考矣”,“一说即《论语》所称老彭”。俞樾《俞楼杂纂》二四《读楚辞》认为“彭咸即彭铿,铿咸双声字。”闻一多《离骚解诂》补充道:“铿咸不只双声,元音亦同,惟韵尾略异耳。”姜亮夫《楚辞今绎讲  相似文献   

5.
《卜居》是写楚怀王末期“屈原既放年三,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时的景况。屈原遭遇不幸,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实是一个重要原因。故于《卜居》内,屈原愤然曰:“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口足)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此“妇人”当指郑袖无疑。郑袖者,怀王之宠姬,为时人目为“幸夫人”(《战国策·楚策二》)。她是个权变而又愚顽的女人,是屈原的政敌。屈原把她作为自己主要对立面而加以指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卜居》里另两问,“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历来注家多以为指贵人、诸侯。其实“大人”可指女性,此处即谓郑袖;故五臣注:“云‘大人’,谓君之贵幸者。”(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对郑袖,屈原一称“大人”,乃揶揄之;一称“妇人”,更轻贱之矣。  相似文献   

6.
郑雯 《政策》2008,(9):27-29
随州曾都以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故里而称“古”,以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战国古乐编钟而称“奇”,以大洪山、桐柏山、鸡鸣山等众多风景名胜区而称“美”,以正在崛起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而称“新”……  相似文献   

7.
谈“啸”     
啸,《说文》曰:“吹声也。”《诗·召南》郑笺:“蹙口而出声也。”古人爱用啸声来表达悲愤哀伤的感情,《楚辞》里就有“临深水而长啸”的句子,《诗经》中也有“其啸也歌”。这在开始大约也和悲哀而叹息是一样的。所以《楚辞》里同时更多的是叹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抽思》);“思故旧以想象兮,长太息以掩涕”(《远游》)等等。历史上真正啸声大作,并把它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创造活动的,是魏晋时代。曹植“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杂诗》);嵇康“永啸长吟,颐性养寿”(《悲愤诗》);潘岳“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洛阳县作》);左思“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咏史》);陆机“隆想弥年月,长啸入飞飚”(擬古诗》)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  相似文献   

8.
荔枝,是中国名贵的果品之一,产于中国南方,特别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沿海地区,而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茂名,盛产荔枝,品种优良,享有“荔乡”之美誉。荔枝树为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果实呈圆形或心形,果皮具鳞斑状突起,呈鲜红或紫红色。新鲜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有芳香。特别是茂名的荔枝,果色鲜艳、果大浑圆、肉厚核小、肉质爽脆、清甜可口,在国内外享有很大声誉。据考证,荔枝在今广东地区培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帝王嫔妃皆嗜荔枝,而中国历代王朝大都建都于北方的黄河流域,因而很早便形成了从南到北“…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和元明戏曲的用语,往往可以互证。从前戴望舒先生写过《释“盆吊”》和《释“(扌朋)扒”》两文,就是用《水浒传》里的用语来解释《永乐大典》戏文《小孙屠》中的“盆吊”,“(扌朋)扒”二词,胠疑解惑,读之令人称快。现在就平日翻检所得若干元明戏曲(主要是元曲)中的用语,见于《水浒传》而相同或类似,可以互证的,略加条举,以当释例: (一)表壮不如里壮元罗贯中《风云会》剧三折滚绣球曲: “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妻若贤夫免灾殃”!《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武松再筛  相似文献   

10.
语曰“天高皇帝远“,这当然是事实。元末台州、温州、处州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明·黄溥:《闭中今古录》)官多如毛,吏治腐败,法纪荡然,民不聊生,最后只能是惟有一个反字了得。这是中国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的历史悲剧!而细察古今,则又不难发现:天高皇帝近,更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清中叶学者陈其言《庸闲斋笔记》卷八载谓:“黔中苗人称天子为‘京里老皇帝’,称大小官府皆曰‘皇帝’,其私称官府则曰‘朦’。粤西瑶人称官府曰‘瞎’。噫!‘朦’、‘瞎’之称,殆《春秋》一字之褒与?”这条史料颇为典型。“称大小官  相似文献   

11.
闲暇之余,喜读杂文。觉得《中国青年报》“求实篇”发表的两篇杂文值得玩味。一为奚川先生的《身轻身重》,一为文时夏先生的《“身轻身重”辩》,都写得文辞甚美,耐人寻味。古人称官吏为父母官,“明镜高悬、廉政为民”即是为官的高境界,此为为官之“重”;最耻者乃贪赃枉法、营营苟苟之辈,此为为官之“轻”。那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官”又应以何为“重”,以何为“轻”呢?《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共产党的“官”理应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重”,反之则“轻”。无“官”后何重何轻?…  相似文献   

12.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大力扶持生态产业发展。以漳州市推进“荔枝海”和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工作为例,要按照《九龙江流域(漳州段)产业布局规划》,加大对“荔枝海”、水仙花原产地和圆山风景区等独特生态区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5,(3):36-38
“九五”期间,我省积极组织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下称“两纲”)和《浙江省儿童少年事业发展规划》、《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下称“两规”),取得了明显成效。“两纲”、“两规”中所涉及的卫生方面的指标基本达标,全省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长沙古无“青阳”之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的名称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周成王时各地献方物,就有 “长沙鳖”的记载。《史记·越世家》云:“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索隐:“则犨、庞、长沙是三邑也。”正义:“庞、长沙,出粟之地。”光绪《湖南通志》称:“周始名长沙,春秋战国时为楚黔中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以原楚黔中郡东南部设立长沙郡,郡治设在湘县(今长沙市区)。西  相似文献   

15.
侗语当中保留有不少汉语上古音,特别是保留有齐语、吴梧古音者颇多,试录下列几条,供民族语文研究者作参考。 屋椽 侗语称屋像曰 (此侗音以侗语北部方言石洞话为准,下同)。 《易·渐》“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孔颖达《正义》云:“桷,榱也《释文》、《说文》云‘秦日榱,周谓之椽,齐鲁谓之桷’。”杨雄《方言》云:“周谓之榱,  相似文献   

16.
新书信息     
《小康》2017,(9)
<正>《斗而不破:中美博弈与世界再平衡》作者:周文重定价:58.00元前中国驻美大使、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力作,曝光中美重大历史事件细节,剖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症结,现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作序推荐。《独白者》作者:向林(司徒浪子)定价:39.80元独一无二的心理学破案推理小说。心理学博士沈跃卷入“首富车祸案”,以首富之死为线索,运用微表  相似文献   

17.
何物闪光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一些天文爱好者称,日前在北美夜空观察到一道神奇的闪光。而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证实,这是由于美“发现”号航天飞机向太空倾倒宇航员尿液所致。  相似文献   

18.
读了《求索》1981年第2期陈望衡同志的《简论自然美》,我认为他没有划清美和美感的界限。 当他写到“自然美的形式美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时,就把美感当作自然美的属性了,他说:“我们判断一个自然物美不美,常常考虑它的形式美不美,而对它的内容是否‘美’,则摆在次要地位。”所谓“判断”、“考虑”,实际上就是一种美感。而当他以蝴蝶佐证他的观点时,使用的材料仍然是人们对蝴蝶的美感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往治史学者大都认为:唐初曾设史馆修五代(梁、陈、齐、周、隋)史。〔注〕对此,我以为很值得商榷。《旧唐书·职官志》说:“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新唐书·百官志》也云:“贞观三年,置史馆于门下省,以他官兼领,或卑位有才者亦以直馆称,以宰相莅修撰。”《唐大典》则更明确指出:“贞观初,别置史馆于禁中,专掌国史。”(卷九)以上史料说明,史馆“专掌国史”,宰相亦“监修国史”。所谓“国史”,即本朝史,也就是唐的当代史。  相似文献   

20.
“将军诗人”是对陈毅的美称。这一美称最早出自郭沫若1955年5月《赠陈毅同志》的诗:“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既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元帅,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了大量诗词,现尚存700余首,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毅诗词选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